第 287 章 第二步:叛亂定(1 / 1)

第287章

光宅元年,四月底的大朝會上。

薑沃站在丹陛之下,看她家陛下釣了一個多時辰的魚——

人是有從眾心理的,當看到‘義正言辭’站出來請天後歸政的韓王李元嘉沒有被天後責罰;又看到數個朝臣站出來附議,也沒有如過去般被天後斥回,甚至天後臉上,還出現了若有所思的‘動搖之色’。

內心活泛起來的朝臣就更多了。

要不,也站出來附和一下?

這樣以後新帝登基,也能念我們的好。

而在丹陛下看著天後的薑沃,不由就想起了大型貓科動物:看似裝作若無其事的小憩,亦或是散漫優雅地慢走,其實都是在迷惑獵物,隨時準備一擊必中。

是令人驚歎而著迷的,集靈活、力量、速度與一身的最優秀獵手。

薑沃想起前世在病床之上,她能刷貓科動物記錄片刷一整天的時光。

現在要吸貓自然沒有那麼方便了,還好有陛下可以看。

*

而對天後來說,她一向是精力充沛過人,大腦是可以多線並行運算的。因此釣魚的同時,她還在考慮此次平叛的官員安排,對女官入三省六部的安排。

甚至在這幾件大事之餘,還能分出些精神來,觀察自家宰相——

嗯,看神情就知道,又走神了。

且不知道走神到了什麼高興的事兒,這麼嚴肅的商議平叛亂的大朝會上,她看起來似乎要笑了。

天後無奈。

待這一場大朝會結束前,天後起身,做出了最後的裁決。

“越王李貞,琅琊王李衝,自絕於國,豈可不平!”

當即詔令安西大都護李文成,冊中軍大總管,率兵十萬討越王李貞;王孝傑、郭元振為左右大總管,率兵三萬討博州琅琊王李衝叛亂。

說來,之所以兩路大軍的人數差距這麼大,倒不是天後不信文成的實力,而是因為一個最新的情報——

越王李貞號稱已經破魏、相兩州,得兵二十萬![1]

此戰隻能勝不能敗,且天後正好也想檢驗下大軍的服從性,於是大手筆直接派兵十萬。

說來,在定下兩路大軍的將領後,天後還下了個令許多朝臣有些意外的旨意:令鎮國安定公主為諸軍節度。

諸軍節度乃戰時特設的暫時性官位。一般會讓一位尚書(多為戶部尚書)來做,其職頗重:即兩軍調度、行軍路線、軍需、糧餉等事都要先彙於安定公主處,庶務她即可定奪,若是大事再由宰相和三省六部共議。

不過,朝臣們對安定公主的任命再意外,也意外不過韓王等人——

見天後雷厲風行,定下大軍平叛之事不說,更是連將領都選好了的,方才站出來,請‘天後無需派兵隻需還政’的宗親朝臣們愣了:那我們過去一個時辰,苦口婆心說的難道是廢話?

王神玉在旁看的都替他們脖子疼:你們說的

怎麼是廢話呢?你們說的全是呈堂證供啊。

**

四月末,大軍出征前夕——

“薑相,這檄文寫的不行。”

薑沃看著眼前說這話的人:駱賓王。

怎麼說呢,他倒是很有資格說這個話。

隻見駱賓王站在她麵前認真道:“薑相,雖說隻要參加過貢舉的人,都會寫戰前檄文、戰後露布與誡諭。但寫成的文,自有優劣之分。”

沒錯,會寫檄文的人很多。

因自漢以來檄文成風,凡有戰事必先有檄文聲討敵方,所以大唐的貢舉不但要考學子們寫‘章、表、箴、賦、頌’等朝堂常用公文,還要會寫‘檄書、露布、誡諭’等戰時公文。[2]

檄文乃戰前震懾、討敵之文,而露布則是戰後克敵、歌頌戰績之文。

會寫戰文,算是公務員必備技能。

而無論戰事大小,主將都會專門安排參軍幕僚寫文。

此時駱賓王就是來主動請纓的:“薑相,既然此番陛下是令李大都護率大軍平叛,那還是讓我去做參軍吧——畢竟上一回李大都護征吐蕃,就是我寫的檄文和露布。這也是我的老本行啊。”

薑沃看向駱賓王緩緩點頭:是啊,怎麼不算你的老本行呢。

之後還是應了:“好。”

駱賓王見薑相首肯,立刻歡喜告退,這就準備回去寫起來。

不過,說起檄文,告退前的駱賓王忽然想起另一件事,想了想還是回稟:“薑相,前些日子李敬業給我寄了封信。”

薑沃聞聲抬頭:“單獨給你寄信?我記得,當年你們在國子監還有幾分過節。”

說是幾分過節都淺了,當年在國子監中,李敬業這種頂尖官三代跟出身貧寒的駱賓王,曾經有段時間掐的像周王李顯的兩隻鬥雞。

駱賓王一臉‘對吧我也這麼覺得’的神情,對薑沃道:“他說自己是要去東海之上剿倭國海匪。寫信給我,是聽說我檄文寫的不錯,之前給李大都護寫的吐蕃檄文他見過。”

“覺得我配給他也寫一份剿海匪檄文。”

沒錯,李敬業在答應吳英掃平東海海匪後,還像模像樣準備給自己弄篇檄文。隻是遼東的文臣少,他看了幕僚送上來的幾篇,均覺得不滿意。

這時候他想起了從報紙上看到的,當年國子監同學駱賓王的檄文。

李敬業勉強認可:雖說那人不怎麼樣,但檄文寫的確實還不錯,很有氣勢,要不給他個機會為我掃平東海寫一篇檄文吧。

而駱賓王接到李敬業這封信的就無語了:你多大臉呢?你要我就給你寫啊?你知道我從前都是寫什麼戰場級彆的檄文嗎?

因此,這會子駱賓王就對薑沃道:“薑相,此事並無朝廷之令,我就沒給李副都護寫。”

他直接無視了李敬業。

不過駱賓王想想李敬業到底是英國公之孫,薑相又多年照拂英國公府,所以今日就打個補丁,免得將來李敬業在薑相跟前告

他的狀。

而駱賓王說完後(),就見薑相沉默片刻⒉()⒉[()]『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之後才似笑非笑搖搖頭:“我知道了。你不用理他。”

駱賓王行禮而去。

說來,駱賓王本就以文采著稱,從前也曾跟隨過文成寫檄文。因而此番依舊由他來做參軍,長安城中沒有一個人意外。

唯有薑沃,在看到駱賓王寫的‘平越王、琅琊王叛亂檄文’,真正刊登在報紙上將傳於天下後,頗為感慨。

這真是不一樣的一世了。

**

光宅元年。

五月中,中路大總管李文成,平定越王李貞的捷報傳回長安。

隨即,琅琊王兵敗的消息也傳回。

此時,距離三路大軍離開長安,不足一月——也就是說,減掉路上的時間,隻用了幾天就平定了叛亂!

長安城中朝堂大震。

怎麼可能!

其實絕大多數人,哪怕是宗親,見到天後當真開始調兵遣將,也覺得兩王叛亂能成,不,彆說能成了,能堅持一年半載不被剿滅的可能性都比較小。

但他們沒想到,兩王敗的這麼快,這麼摧枯拉朽!

直到兩王叛亂兵敗的詳細全過程傳入長安後,朝堂再次被兩王震驚了。

不過……

得知兩王戰敗的細節後,最破防的人還不是宗親,其實是李淳風和宰相辛茂將!

沒錯,最破防的,正是這兩個看起來與叛亂毫無關聯的人。

先來說李淳風——

薑沃很久沒見過自己仙風道骨的師父發這麼大的脾氣了。

她都怕大夏天的,師父氣暈過去,連忙上前遞上一杯消火的涼茶苦勸道:“師父,彆氣了。”

然而李淳風氣惱的連杯子都砸了:“越王、琅琊王!真是丟儘了太宗的臉!”

薑沃:……也是,到底事關太宗顏麵,師父破防也是難免的。

這事兒還要從越王李貞的身份說起:越王李貞,太宗皇帝第八子,也就是高宗皇帝序齒上一位的哥哥。他的兒子琅琊王,自然也是正兒八經太宗的孫子。

有這樣的身份,豈能不用?

故而越王謀反之時,還找人給他寫軟文來著,說他‘肖似父皇太宗文皇帝,英武善戰,必能匡扶社稷’。

結果……

且說,越王李貞號稱二十萬人馬,朝廷當然是不信的,這種號稱肯定都是有水分的。

哪怕他打著太宗的旗號起兵匡扶李唐,估計能聚攏個幾萬人也就不錯了。

但是,他們還是高估了越王李貞的能力。

直到文成到了前線,才發現,李貞號稱的大軍二十萬,其實是……七千人。

消息傳回來,文武百官都沉默了。

薑沃甚至想起了那個有點陰間的笑話:

月薪不足十萬。

那是多少?

三千。

七千對十萬,彆說對麵是帶著最先進火藥和

() 精兵的李文成了。

就算對麵隻是個尋常將領,如此大的兵馬差距,李貞想要贏,都得找個神棍跳大神,讓親爹二鳳皇帝附身才行。

然而,這是不可能的。

越王李貞,在麵對朝廷大軍時,甚至都沒有敢於一戰,直接‘大懼,閉門自守,並飲藥自儘’。

其餘手下自然兵潰如山倒。

率大軍奔赴前線,準備大戰一場的李文成:……

而在得知李貞自儘後,李文成越發遺憾。

需知她是想抓叛軍回京城獻俘的。

畢竟她之前與吐蕃的一戰,最後以吐蕃求和告終,而芒鬆芒讚當時還有用,得放他回去。故而那一戰,文成並沒有獻俘長安。本來她這次是想把越王李貞抓回去的(且到底是宗親,她也不好陣前自行誅殺)。

結果李貞沒有給她這個機會,當機立斷就送走了自己。

文成遺憾之餘,忽然想起了英國公李勣:我不會重蹈大將軍的覆轍,這輩子也抓不到重要俘虜吧。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