瑤池殿內。
湯池中央的玉蓮不斷湧出溫泉水,發出一種規律而頗為悅耳的咕嘟咕嘟聲。
看過陛下寫著大寫數字的帕子,薑握不由再次想起了,這些年她一直記得的一件事情。
隻是,想說的話太多,該從何跟陛下說起呢?
於是在聖神皇帝眼裡,眼前人是倏爾垂眸陷入了深思,看起來極為專注。
以至於想要上前端走空玻璃杯的宮人,都被皇帝抬手製止。不讓人靠前不說,反而令所有溫泉宮的宮人都自殿內退了出去。
皇帝隻靜靜地等著。
一時室內隻剩下水聲。
直到薑握基本整理過了思緒,準備開口之前,就伸手去桌案上的匣中,欲也取一支眉筆來寫給皇帝看。
然而碰到的不是木匣,卻是溫熱的手上肌膚。
是聖神皇帝將眉筆和一方新的帕子直接遞到了她的手裡。
此時腦子裡滿滿都是數學的薑握,到底還是分出了一絲毫不相乾的‘語文想法’——
那句‘溫泉水滑洗凝脂’描摹的真是一點不錯。
她接過皇帝手裡的帕子和筆,閉了閉眼睛,重新專注於數學。
*
中國古代的算學水平一度是很高的。
後世人總結過,一套成熟好用的數字體係,重點是什麼?
較為公認的一條,便是位值計數法。
何為位值計數法(位值係統)?
就是一個數字的大小,不光由數字本身決定,還由它所在的位置的決定。
用文字描述起來似乎有點複雜,但若是舉例來說,就很容易理解了:比如八十九,在每個華夏人眼裡,都代表八個十和九個一。
但若要用也頗為常見的羅馬數字表達89,可就費勁了,會是‘LXXXIX(L=50,X=10,IX=10-1,所以是50+10+10+10+(10-1))’。沒有位值計數,隻能用加減法來代替。
由此可以想見,要是表達一個大數目,羅馬數字得有多長多複雜。
而華夏的個十百千萬,是建立了位值係統的。
所以,華夏的數字係統,在很長時間內是很先進的,而且其算數能力,絕對也是世界頂尖。
但……
較之阿拉伯數字,又有一些很重要的缺點——
其一,自然是不夠便利。
說來,薑握接過聖神皇帝遞過來的眉筆,首先在帕子上寫下的,並不是阿拉伯數字,而是,一個直角三角形。
“陛下還記得勾股定理嗎?”
當真是數十年前的記憶席卷而來。
薑握想起了當年太史局內李淳風的課堂。
欲學曆法、星象,術算是最需要打好的根基——
數十年前,李淳風滔滔不絕講了兩刻鐘後,停下來環顧屋內的太史局新人們,問道:“……這就是九章算數中的勾
股之理,都明白了嗎?”
隨著李淳風的提問,屋內一片窒息般的寧靜。
彼時還是薑沃的她小幅度回頭,就見諸人臉上寫滿了懵懂,充滿了未被數學汙染的純真。
當時她就在想,真的不怪同學們第一次聽不懂的。
她垂頭望向眼前的《九章算術·勾股》的課本:“短麵曰勾,長麵曰股,相與結角曰弦。”*
這其實還好理解。
主要是接下來:“勾自乘為朱方,股自乘為青方,令出入相補,各從其類因就其餘不動也,合成弦方之冪……”*
很多人當場被繞暈。
而且,這隻是描述勾股定理而已。若要論證勾股定理,就更麻煩了。
而直到清朝,華夏的數學家們都不得不用文字來描述和論證數學。
比如清朝的戴震的《勾股割圜記》來論證勾股定理,就要用大段大段的詰屈聱牙文字:“割圜之法,中其圜而觚分之,截圜周為弧背,縆弧背之兩端曰截圜徑得矢……”*以下,貨真價實地省略上千字。
早些年,她的作息和精力還沒有調節好的時候,偶爾也會情緒浮躁失眠。有時候她讀讀這些文字版數學書,比起後世的數學,真是殺傷力倍增,屬於治療失眠的良藥了。
而這樣高的閱讀和理解門檻,除了真正的天才,有多少人能夠理解,這些後世小孩子們都能耳熟能詳的數學定理呢?
薑握想,當年師父覺得她是在算學上理解的很快,其實也隻是,她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早就理解了這些概念而已。
如果她不提前知道勾股定理,李師父那段話(主要是李淳風雖是數學天才,但不算很好的數學老師,他的講課有時候難上加難),落在她耳朵裡,可能也是‘沙沙沙……你們明白了嗎?’。
就算能弄明白文字版數學知識的人,就像周元豹,以及太史局許多人一樣,到底明白了,還當了太史局的官,但要費很多力氣。
薑握看著紙上的三角形。
而用數字和數學公式,不用文字來描述,就能讓更多人更好理解。
除了便利外,使用阿拉伯數字和公式,還有一樁好處,甚至,在薑握看來,比便利還要重要。
*
跨越漫長的時光,薑握再次寫下了阿拉伯數字。
寫的是後世小學生都會的加法題目,29+16,但沒有心算直接出結果,而是列了豎式——
沒錯,這就是數字和公式的另外一個極大的優點:可以保留運算的過程!
其實華夏民族的算數能力,一向是很強的。
此時雖還沒有後世常見的標準算盤,但自東漢已經有了算盤的雛形基本款,以及現在最常用的‘算籌’。
許多人不需要懂太多數學的理論知識,隻需要用算籌、算盤用於日常算數。
然而,在這之中就有一個大問題。
算籌擺完,算盤複位,皆是水過無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