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章 崇平帝:此為平虜策所言,朕如何不知?(1 / 1)

大明宮,內書房

崇平帝看向對麵的少年,目光溫煦中帶著親近,說道:「聽戴權說,你去了都察院?」

賈珩道:「昨個兒聖上吩咐臣去都察院輔左查桉,臣就過去看看,但不想許大人告了病。6???????9????????????s????????????????h????????????????u????????????????x????????????.?????c??????????o?????????????????m?????????」

崇平帝笑了笑,說道:「朕昨晚派人給他遞話,讓放了於德之子於縝,今早兒他告病的奏疏就遞到了朕桉頭。」

賈珩聞言,心頭微動,麵色沉靜看向那中年皇者,道:「聖上,昨夜之舉定有深意。」

崇平帝看了一眼賈珩,並未繼續提及此事,而是說道:「你看看這個。」

說著,從書桉之上取過一封奏疏遞將過去。

倒不是韓癀遞上的請罪奏疏,而是兩江總督高仲平遞交的奏疏,要在兩江之地試行一條鞭法,清丈田畝,嚴查托獻的土地,要求地方官紳補齊欠繳賦稅。

這個時候的官紳,也就是舉人階層以上有著免稅賦差役特權,很多普通百姓多是投獻至麾下。

賈珩閱覽完奏疏,目光閃過一抹思索。

不得不說,這位高仲平的確有著遠大的政治理想,一條鞭法,考成法儘數安排上,先試行兩江,那麽兩江功成,也就是推廣全國。

顯然給他一個兩江總督是不夠的,那時候就是載譽歸京,成為內閣首輔。

賈珩整容斂色,提醒說道:「聖上,變法革新一事,不可操之過急。」

「朕知道不可操之過急,但這一次機會殊為難得,正值北方大勝,朝中政局平穩,可以試行革新之策,當然,朕也是想聽聽你的意見。」崇平帝目光灼灼地看向那少年,清聲說道。

眼前少年在撫治河南時,就曾以雷霆手段平抑中原豪強,剪滅橫行不法的士紳大族,在中原之地至今仍有酷吏之名。

賈珩聞言,情知崇平帝已經對變法革新動了心思。

這就是一連串的對虜大勝給予了崇平帝道路自信,而且高仲平雖然離中樞多年,但也在影響著天子的治政之道。

事實上,哪怕是他在剛剛君臣際會之時,也曾提到挾軍事大勝之威行革新之策,現在倒不是他改弦更張,而是從他的節奏而言,不想這麽早與文臣官僚集團碰上。

因為他還沒有茁壯成長到那一步。

當然如果他站在天子的視角上,或者他拿的是天子的劇本,剛剛執虜酋大勝一場,不趁機變法圖強還趁著什麽時候?

如此一說,現在動江南一地倒也沒有什麽不妥,讓高仲平在前麵衝鋒陷陣就是。

賈珩道:「微臣以為,如實是可行,可將試行新政的地域暫限定於江蘇一省,而且微臣還有一些可完善一條鞭法的建議,比如攤丁入畝,火耗歸公,以及廢兩改元。」

一條鞭法如果不配合火耗歸公,最終徵收折色銀的成本還是會轉嫁到百姓的頭上。

值得一提的是一條鞭法是將田賦丶徭役兩項總括為一條徵收,不包括丁稅(人頭稅)。

封建時代,朝廷的稅收來源主要是田賦,但官府不論是迎來送往,還是修橋鋪路乃至河工水利,這些都需要百姓服著徭役。

此外還有其他雜稅厘金,現在一條鞭法就是賦役合並,而此外的丁稅,也就是人頭稅,後世喚作社會撫養費。

有趣的是,明代的丁稅也多為官員侵吞,同樣沒有入繳國庫。

不管怎麽說就一句話,按著田畝徵收就是財產稅意味濃鬱,田畝多的地主就要多交稅,然後由官府雇差役去做一些修橋鋪路的工作,某種程度上緩和了階級矛盾,縮小著貧富差距。

稅收本身就是國家機器調解貧富差距的有效手段,不能總是劫貧濟富。

但徵稅的難點在於讓官紳子弟,自己去征自己的稅。

「哦?」崇平帝聞言,目中見著疑惑,說道:「攤丁入畝丶火耗歸公,此為何意?還有為何隻行江蘇一省?」

果然,子玉也是有著革新之策的,當初初至內書房,與他縱論前朝之治政得失,變法革新之言,似乎言猶在耳。

賈珩道:「聖上,先說江蘇一省,江南地域廣袤,先前剛剛分置安徽,江南士人正是瞻前顧後丶躑躅遲疑之時,兩省之中江蘇一省尤為富庶,朝廷要行新政可先擇江蘇一省試行,如果成效斐然,再緩緩推延至南方幾省,也不用擔心精力不足,官吏陽奉陰違。」

一條鞭法清丈田畝,可以擴大稅基,而且此法有著平行時空曆史的成功可能,說明高仲平大概是能搞成的,那麽如果真的載譽而歸,進入內閣,他也需要考慮對朝政的影響。

換句話說,他需要插一手,遲緩崇平帝潛邸時的寵臣高仲平功成進入中樞,宰製天下的速度,再適時增加一些功成難度,更多凸顯自己的作用。

沒辦法,到了這個層次,不可能不爭權奪利。

現在天子對他言聽計從,但高仲平入京之後呢?

崇平帝道:「朕原本也無意大動乾戈,隻是既為兩江,也該一體,成效當更為顯著才是。」

賈珩沉吟了下,說道:「微臣以為,船小才好調頭,如果江蘇一省出現亂子,中樞也能及時應對,雷霆處置。」

崇平帝聞言,目光閃了閃,說道:「子玉是覺得一旦推行,會引發亂子?」

賈珩道:「聖上,微臣是擔心江南為財賦重地,如是新政出了差池,會影響到社稷安定,如是聖上覺得江蘇一省較少,可以將河南省域稅賦丁役按一條鞭法徵收,中原與江蘇兩地可謂一南一北,各擇一省,也可互相印證得失成敗,總結教訓,明年或後年再逐步推行至江南乃至全國。」

那時候不論是江蘇還是中原,一旦鬨將起來,就能以重兵鎮壓。

反之四處鋪開,推行此策的能臣乾吏還不齊備,就容易好事變壞事。

而河南方經大亂不久,成效定在江蘇之上,那時候更能暴露江蘇士紳因一己私利抵抗朝廷國策的醜陋行徑。

崇平帝思量了一會兒,倒也察覺出一些妙處,點了點頭道:「子玉此法甚好,一南一北也可堵江南士人之口,隻是河南方麵,河南巡撫史鼎可能施行?」

賈珩道:「河南之地蒙中原離亂,百廢待舉,也不像江南那般富庶,先前宗藩也被壓製,清丈田畝,推行一條鞭法,反而阻力小上許多。」

崇平帝點了點頭,問道:「子玉方才提及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又是何意?」

賈珩又道:「高總督行一條鞭法,無非是節省徵收之中的浮費,但不能不慮地方差役胥吏,往往托詞徵收折色銀熔鑄解運至爐應有火耗,而再增浮費,況且都收稅銀,銀子數量不多,又致穀賤傷農,朝廷一旦鋪開施策,需要考慮因地製宜,實物與折色並重,如一條鞭法都征銀兩,也不利於國家儲囤糧秣丶救災備荒,是故欲解此弊,朝廷一來火耗歸公,二來可逐步廢兩改元,以銀元代替銀兩,使之可便利承兌百姓手中的銅錢,再以收攬中樞,購買糧秣,自成循環。」

現在的幣製,主要還是金屬製錢,貫鈔丶銀票在平常百姓中基本用不到。

崇平帝沉吟說道:「好一個火耗歸公!此法就可杜絕官府將田賦攤派至普通百姓頭上,好!」

賈珩緊接著說道:「至於攤丁入畝,就是將丁稅也儘數折抵至田畝之中,這樣廢除丁稅,可節省普通百姓生養開支,也為民心所向的德政。」

不收人頭稅,的確是一項德政。

崇平帝目光閃了閃,道:「這是合田賦丶徭役丶丁稅於一體,改以田畝而收,需得清丈田畝才是。」

迎著天子若有所思的目光,賈珩輕聲說道:「廢兩改-->>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