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大兒子的發財路線(1 / 1)

第165章 大兒子的發財路線

鄧允衡回來後,沒過多少天,鄧昌福家便高高興興的辦起了滿月酒。

作為那耶村有史以來誕生的第一對雙胞胎,鄧昌福家辦的這場滿月酒自然引起了上下二三村的議論。

鄧世榮作為媒人,這場滿月酒自然少不了要請他。

喝完滿月酒後,鄧世榮又收到了鄧昌福家特地送來的一隻十幾斤重的豬臀。

如今的媒人跟後世的媒人不一樣,後世的媒人在拿到謝媒禮後,基本就跟新郎新娘劃清界線了。

但現在這個年代不一樣,媒人撮合的新人,在生第一胎的時候如果不辦滿月酒那就算了,要是辦滿月酒的話,那就得再給媒人送上一隻豬臀,才算是徹底完成了謝媒。

往後不管再生多少胎,辦多少場滿月酒,都不用再給媒人送豬臀了。

當然,這種事情主打的就是一個人情味,所以鄧世榮這個媒人在鄧昌福家辦滿月酒之前,已經給他們夫婦送了一隻雞和一塊布過去,倒也沒占多少便宜。

不過,有係統的十倍獎勵在,十幾斤的豬臀瞬間變成了百幾斤,肯定是大賺的。

……

一九八一年六月廿三,星期五。

一大清早,鄧世榮便和二兒子一起坐上了前往縣城的班車。

這次父子倆去縣城,主要有兩件事:

一,查高考分數。

這個年代查高考分數,可不像後世那麽簡單,隨隨便便在網上一查就能查到,現在是要到縣教育局去查才能查得到。

當然,這個不用學生自己親自到縣教育局查,一般都是由各班的班主任過來查,想知道自己高考分數的學生,到時直接回學校詢問班主任就知道了。

二,請劇團。

要是查到高考分數,確定可以上北大了,鄧世榮就打算去縣劇團打聽一下,看看要花多少錢才能請縣劇團的成員到那耶村去演一場劇。

提到戲劇,就不得不提一下博白縣的其他民間藝術,比如山歌丶木魚丶竹馬丶麒麟丶舞龍舞獅丶木偶戲丶雜技等等。

山歌就不用多說了,這可以說是廣西的招牌了。

在民國時期,博白縣就有民間藝人經常擺歌台對歌,成千上萬的群眾聚集觀賞。

在50年代,博白縣的文化部門普遍利用山歌形式,廣泛開展政策宣傳活動。

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期,每逢參觀學習或會議之前,都唱山歌。

可以說,山歌在博白縣是深入人心的。

木魚,則是介於山歌和快板之間的民間曲藝形式。

竹馬和麒麟,都是縣內民間歌舞藝術,起源於明末清初。

舞龍舞獅就不用多介紹了,都懂。

木偶戲,是在清朝同治年間傳入博白縣的,主要是杖提木偶。

木偶頭部和手掌用木製成,木偶的嘴和雙眼能動,用竹枝操縱,行當齊全,演技豐富,生動逼真,是老人和孩子們的最愛。

雜技,在博白縣又被稱為大力戲,解放前那些走江湖的賣藥者,都是先耍一段雜技和魔術把觀眾吸引來才開始才賣藥。

而在這麽多民間藝術中,鄧世榮卻-->>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