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太子
嫡出公主出降,自然不是簡單的事。
從六皇子將她送到了韓躍跟前起,儀仗慢慢動起來。
公主被扶著上了公主鑾駕。
韓躍前麵騎馬。
儀仗,行幕,步障,水路。這些是親王與公主出行都少不了的,如今大婚更是少不了。
又有侍衛沿途護送,需要八十八人。
這還不算太監宮女嬤嬤等,來回得有三百多人。
侍衛們要用掃具,鍍金鍍銀水桶,在鑾駕前麵灑水,意思是淨街。
要侍衛中官職最高的三十六人抬著鑾駕。
又有幾十個宮女打扮齊整,甚至盛裝,捧著公主的一部分嫁妝。
鑾駕前後皆要用紅羅銷金掌扇,而公主的鑾駕更是華麗無比。各種鑲嵌與金箔包裹。
到公主府時候,前後皆有十二人,掀簾子的,打勾子的,扶著人的。
然後扶著蓋著蓋頭的公主下來鑾駕,又有兩個人為公主拉起太長的裙擺。
如此才可進府成禮。
掀開蓋頭的時候,二公主仰頭笑起來。
韓躍也大紅衣袍,喝了不少酒,臉色紅潤。
如今見二公主笑,他也笑。
喜娘們還在,規矩還沒走完。
於是也不好說話,等規矩走完了,客氣來鬨洞房的人也走了之後。
韓躍道:“姌兒好美。”
“真的?那你會不會到了牙齒掉光時候還記得?”二公主問。
“會吧,不過那時候可能記得的太多,就會亂了。”韓躍笑道:“我肯定記得姌兒被我親一下時候什麼樣,梳著婦人發髻又是什麼樣。跟我吵架時候什麼樣。做了娘以後什麼樣。長皺紋以後什麼樣,都要記得。”
韓躍說的認真,二公主臉紅的不行。
“你這個人。”她羞赧。
“姌兒餓不餓?我們用點東西吧。”韓躍牽著她的手。
二公主點頭。
於是,小兩口先對坐用膳,喝了幾杯酒。
過後,便是洞房花燭。
水乳交融,自然彼此滿意非凡。
次日一早,按理是要去韓家認人的。
不過因為二公主特殊,就是韓家長輩來公主府,她再去見禮認人就是了。
這一來,裡子麵子都有了。
她也沒耽誤,一早起預備了給韓家晚輩的東西,就梳洗打扮穿著一身正紅裙裝去了前頭。
韓家人見了她,自然客氣,誰敢受二公主的禮?這可是皇上唯一嫡女呢。
二公主也客氣,韓躍說親戚,她就客氣叫人然後敬茶。
總共能喝她的茶的也沒幾個人。
韓將軍送了一套新打的首飾,貴重是貴重了,不過公主自然也不稀罕。
隻是個意思。
二公主珍重收起來了。
等長輩都給了她東西之後,她又給晚輩東西。
每人都有紅包,然後是一些小玩意,女孩子就是漂亮首飾,男孩子就是筆墨紙硯。
自然都是極好的。
如此這般,皆大歡喜。
就在公主府擺宴,大家熱鬨了一番,公主再親自送人出門。
韓家人對公主的印象也極好。
三朝回門,太極宮設宴。
公主先去後頭見皇後。
皇後見她麵色紅潤,眼裡都是笑意,就什麼都不問了。
她這一生嘗不到喜歡,不過自己的女兒完滿了也就好了。
席間,皇帝倒是問了韓躍幾個問題。
韓躍直言今年要參加春闈。
“兒臣本已經預備多年,隻是之前家母過世,需要守孝。如今孝期過了,也與公主成婚,該是建功立業時候了。”
他雖然是武將家的孩子,還得了武狀元的,可畢竟如今四海太平的,習武沒出路了。
他也正好文武雙全的,十幾歲就預備起來了。
皇帝果然滿意:“好,朕就等著你高中。”
“你們也不許因為他是駙馬就放水。屆時文章策論送上來,朕要是看著不好,你們就自己把烏紗帽摘了吧。”皇帝道。
幾個臣子忙應了。
心裡清楚,這皇上是要看韓駙馬本事了。
韓躍也生怕人放水,如今這樣,他也很是滿意。
夜裡回到公主府,韓躍道:“打明日起,我可就要好好閉門讀書了。若是沒有個像樣的功名,可對不住公主。”
“啊,那你最好再中個狀元,那我在姐妹裡可是最厲害的。首先我夫君最好看了。然後他還是個武狀元再加文狀元!我的天啊,想想就覺得美好。”二公主誇張道。
“就為這話,我也得發奮!必須叫姌兒做姐妹中最厲害的那一個。”韓躍笑道。
他也不提就算沒有我,你是嫡出公主,自然就是最好的這話。
這話是真話,可這時候說,不就是不解風情?
於是,接下來的日子裡,二公主和駙馬就一起讀書了。
天好時候出去走走,多數時候都在府中苦讀。
十八是公主大婚,二十的時候。皇帝就要起程去泰山祭拜了。
果不其然,名單裡皇子隻有一個人:六皇子。
這一年的正月二十六,皇帝與六皇子祭拜泰山。
回鑾已經是二月中旬,從二月起,朝中臣子每天都有折子敬上。
都是要求立六皇子為太子。
而皇上這,也終於明確表示朕認真考慮。
於是,接下來的兩個月,每天都有無數折子飄進內閣與太極宮,全都是誇讚六皇子德行出眾,人品貴重,出身也貴重的。
也有人盛讚景貴妃,說她乃嬪妃之表率。
如此這般,裴家與沈家再不動就顯得裝過頭了。
於是也隨大流上折子請立太子。
五月初一的時候,皇帝在早朝時候終於正式提起這個事。
他表示,既然眾位愛卿都看好六皇子,朕就該順應而為。
於是,終於命禮部,內事省,宗人府擬定一應立太子需要的東西。
正式開始將東宮開放,添置人手以及所有需要的一切。
這都是流程,立太子也好,以及當年皇帝繼位時候也是一樣的。
不能說上就上。
從去年起,皇帝就給了眾人信號,包括過年時候沈初柳的晉位。
以及送嫁二公主。
直到祭拜泰山的時候帶六皇子。
於是後麵就是群臣請立,這必須是要有的過程,史書上也會記載,慶元二十一年帝攜皇六子祭拜泰山,群臣請立皇六子為皇太子,帝準之。這樣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