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 庚字卷 醉裡挑燈看劍 蕭牆(1)(1 / 1)

數風流人物 瑞根 1583 字 2個月前

第1051章庚字卷醉裡挑燈看劍蕭牆(1)

從盧龍出來幾十裡地,馮紫英一行人就能感覺到情形的變化,雖然並不明顯,但是馮紫英這幾個月來也來過榛子鎮這邊幾次了,對這邊情況並不陌生。

進入深秋的冀東大地顯得有些空曠而蕭索,加上堅壁清野的政策,使得原本繁盛的榛子鎮都空無人煙。

馮紫英還有意逡巡了一圈,往日偌大榛子鎮人口大概在七八百戶,兩三千人左右,客棧、飯館、鐵匠鋪、木匠鋪、泥瓦鋪、南貨鋪、糧鋪、油鋪一應俱全,南來北往的商旅絡繹不絕,車馬川流不息,尚未靠近鎮子,就能感受到那份熱鬨景象。

不過現在整個鎮子不過區區幾十戶人,堅壁清野的政策仍然在繼續,在沒有官府發出通告蒙古人退走之前,也隻有一些膽大或者無牽無掛者才敢冒著性命危險回來討生活。

榛子鎮位於開平中屯衛的北麵三十裡地左右,和開平中屯衛來往密切。

隨著堅壁清野政策的執行和戰事的爆發,開平中屯衛的屯兵也迅速向西轉移,轉移到了西麵寶坻境內梁城所。

那裡是一處重要的軍屯物資重地,由於地理位置偏南,薊鎮軍在這裡駐紮兵力雖然隻有一個營,但是還有備兵營一營也放在這裡,加之城高牆厚,潮河環繞,地勢低窪複雜,沼澤遍布,這種地理環境其實很不利於蒙古馬隊的行進和駐留。

梁城所城又有水門直通潮河,可以通過船運與外部通聯,即便是被蒙古人圍城,也能不虞封鎖,所以梁城所也成為京畿東南僅次於天津衛的一處要地。

馮紫英馬隊一行進入榛子鎮時,就引來了躲藏在鎮子屋宅裡隱蔽的目光窺伺,能夠在這個時候大股馬隊大搖大擺地出現在這一區域,除了官軍外也就隻有蒙古人的騎隊了。

前幾日馮紫英和宰賽便在這裡會晤,那個時候馮紫英就讓吳耀青對這一區域進行過一次秘密搜查,榛子鎮裡還是陸陸續續潛回來沒有遵守官府命令的幾十戶。

馮紫英起初也沒有在意,一直到吳耀青秘密向他彙報說這些潛回來的人中有幾戶都是和白蓮教有瓜葛的,這才引起了他的警惕。

白蓮教的威脅始終縈繞在馮紫英的腦海中,讓他半點不敢輕忽。

臨清民變中白蓮教不過是小試牛刀的引導了一下,就掀起了滔天巨浪,如果當白蓮教成為主導者時,他不知道這種在宗教狂熱的煽動下,會爆發出什麼樣的力量,但是他知道當下的大周是真的隻能吃補藥,不能吃泄藥了。

灤州一直是馮紫英要求吳耀青他們監控的重點。

從各方麵顯現的情況來看,白蓮教在永平府的泛濫情形要比山東那邊更嚴峻,起碼要比東昌府那邊更危險,為此馮紫英還給自己嶽父沈珫去信,詢問東昌府那邊的東大乘教活動情況,沈珫的回信提到東昌府諸州縣情況尚可,但是在魯南那邊據說情況就比較複雜了。

永平府幾乎每個州縣都有白蓮教的蹤跡,但是州縣衙門對於白蓮教的認識都明顯有些輕忽懈怠,但也的確有些處置上的難度。

尤其是一些還隻是淺表層次的信教者,這個時代沒有太多的教化手段,單靠農村中的鄉紳和宗族勢力很難對這類本身就稱得上是受壓迫者的群體產生多大的影響,甚至可能使他們更為抱團,更具有滿足感。

好在馮紫英以同知身份的提醒和督促,也使得各縣都開始或多或少的行動起來,尤其是要求對那些跨鄉跨縣的流竄傳道者一旦發現,堅決抓獲嚴懲,這在一定程度上稍許遏製了這種勢頭的蔓延。

一直到出了榛子鎮,馮紫英都還忍不住回過頭去看了一眼。

似乎是感受到了馮紫英某種擔心,吳耀青催馬趕了上來,“大人不必過分擔心,榛子鎮雖然有白蓮教活動,但是這裡有巡檢司,巡檢司的趙大人還算是比較得力,我已經和他交代過,他會上心的。”

“但願吧。”馮紫英不置可否,他對下邊這些官吏的敬業心還是有些懷疑的。

吳耀青笑了笑,“趙大人的妻族便在這榛子鎮上經營糧鋪,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白蓮教這些一旦起事會帶來什麼。”

“哦?”馮紫英點點頭,這倒是真的,隻有和自身的利益綁定,這些家夥才會有熱情。

楊嗣昌和鄭崇儉都對這個經常出沒於馮紫英身旁的男子很好奇。

先前他們以為這個容貌氣度都很平常的男子是馮紫英長隨一類的人物,或者是馮紫英父親安排給他的仆從,但是見到馮紫英和他之間的談話又不像是那種純粹的主從交談,尤其是馮紫英在和他交談時都十分認真仔細,這就讓他們很好奇了。

像這種場合下,對方卻主動上來向馮紫英彙報什麼,雖然因為距離和騎乘馬行的緣故,聽不太清楚,但是從馮紫英神色變化也能感覺得出來,馮紫英對他的話很重視。

吳耀青也很知趣,說完之後便悄然退下去,楊嗣昌這才問起:“紫英,你這個長隨好像很有些本事啊,我看你有什麼問題似乎都要招他來詢問?你請的幕僚?”

和楊嗣昌他們在京中為朝官不一樣,馮紫英已經算得上是一方大員了,在永平府這個百萬人口的大府裡邊,那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有幕僚,甚至幕僚團隊,都不奇怪。

像楊嗣昌這類年輕官員,在朝廷六部或者都察院中,也多半是以辦事為主,真正要說籌謀定策的情形很少見,所以基本上沒有誰會去請幕僚,倒是親隨有一二比較多見,但是親隨就談不上替主人出謀劃策了,更多是替主人跑腿辦些雜務。

“文弱,我不過是一介同知,哪裡需要請什麼幕僚?耀青是我嶽父昔日的隨員,後來我嶽父過世之前,便將他交代於我,幫著我辦些事情罷了。”馮紫英輕描淡寫地道。

楊嗣昌一愣之後便反應過來馮紫英口中所稱的嶽父並非沈氏女之父現在東昌府知府沈珫,而是林氏女之父前兩淮巡鹽禦史林海,兩淮巡鹽禦史執掌兩淮鹽政,的確有資格養一幫子幕僚隨員,這應該是其中極為得力者,方才會托付給自家女婿。

楊嗣昌笑著點頭:“還是紫英好啊,兼祧三房,嶽父們便是有什麼好事,都能想著紫英。”

“文弱說笑了,令尊現在巡撫鄖陽,想必才會需要一個真正的幕僚團隊,荊襄流民的治理可不簡單,尤其是現在西南亂象已現,朝廷讓鶴公巡撫鄖陽也是未雨綢繆啊。”

馮紫英巧妙地把話題拉到楊鶴身上,楊嗣昌便沒有再深問,反倒是替自己老爹擔心起來,“紫英,播州那邊仍然蟄伏不發,但內裡和周邊土司來往越發密切,職方司估計也就在近期就會有動作了。”

楊嗣昌有些沉鬱的語氣顯示出他對西南局麵的不看好,“耿大人在重慶那邊編練民壯新軍,希望兵部能為其提供火銃,紫英,聽說佛山莊記在永平這邊開礦冶鐵,又與兵仗局和軍器局合辦火銃工坊製作火銃,不知道進展如何?”

楊嗣昌的問話讓馮紫英還不好回答,這不是秘密,但是目前對兵仗局和軍器局的說法是還在籌辦,但實際上前期已經試生產出一部分火銃,主要是供給新軍以及抵消當初莊記承諾給遼東方麵的火銃。

沉吟了一下,馮紫英這才回答:“文弱,不瞞你說,莊記這邊等到蒙古人退出邊牆,便能生產火銃了,前期數量和質量肯定有些問題,但是放在明年,肯定就能正常下來,隻不過楚材兄那邊恐怕是來不及了,但火銃來不及,軍中兵仗局和軍器局還有部分刀槍,我以為兵部可以先行運往重慶,若是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登萊軍上,我擔心會出問題。”

楊嗣昌一凜,“紫英之意……?”

“我沒其他意思,登萊軍初成,兵員皆來自山東和徐州,未必能適應西南山地和氣候,而且有未經戰陣,莫要又成為另外一個京營,那就真的是笑話了。”

馮紫英的解釋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但實際楊嗣昌總覺得裡邊還有未儘之意,“王子騰乃是宿將,這些情形他們考慮得到吧?而且登萊軍已經在湖廣駐留經月,要說氣候適應也差不多了吧?”

“但願吧,我倒是建議兵部要考慮周全一些,三邊之兵是否可以調動?若是甘肅寧夏那邊不好動,但榆林和固原的兵呢?”

馮紫英也不爭辯,對王子騰的登萊軍他一直持警惕態度,總覺得對方如此爽利的就去了湖廣,怕是存著某些心思,但具體會有什麼問題,他也說不出來,但賈元春……

“固原鎮的兵?”楊嗣昌遲疑了一下,“固原鎮兵力單薄,本來就是作為榆林和寧夏二鎮的預備隊,……”

“既然是預備隊,那為哪裡預備不一樣?拉到西安、鄖陽一線,也不過多費些糧食,總勝過一直呆在固原吧?”馮紫英反問:“文弱,你該向柴大人建議一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