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漢陰(1 / 1)

將血 河邊草 1586 字 3個月前

漢陰,靜靜的坐落於漢水之畔。—{2}{3}{w}{x}]

漢陰不算大,人也不算多,但都很富足。

近在咫尺的漢水已經數十年不曾有過災患,位於蜀秦交界上的漢陰,就靠著它,養育了一代代的子孫。

這裡有著一片片的良田,種植的多為水稻,取水也分外方便,修成的溝渠可以從漢水從輕易的流入田地,這是漢陰百姓豐衣足食的根本。

而在蜀國為秦國所滅之後,南來北往的商旅,也讓漢陰百姓不愁吃穿,雖說這裡離著府城已經不遠,很多商旅不必在這裡耽擱什麼,但走過路過,總歸會給漢陰這裡帶來些變化。。。。。。。。

比如漢陰這裡的人家,經商的越來越多,不願背井離鄉的,便在漢陰周遭,弄上一間酒肆茶寮,賺上些辛苦錢。

或者在漢水之上漁獵,也是個不錯的營生,而且還能充當捎頭,來往擺渡過江的商隊和客人,賺取的銀錢也不是不少。

而漢陰這裡還有桑麻出產,實際上,隻要勤快一些,在漢陰這裡就不會愁什麼吃穿。。。。。。。。

而膽子大的,則可以很容易的在來往的商隊中找到活計,一年到頭奔波於秦川和蜀地之間,來往一趟,賺到的花用,就相當於旁人數載之積蓄。

所以,總的來說,漢陰是個安靜而又富饒的小城,和蜀中很多地方都很相像,山清水秀,風光如畫。這裡生活的人們也淳樸勤勞。隻要天下安寧。便不會餓了肚囊。

要說漢陰這裡數十年來最亂的一次,估摸著就要數當年秦軍入川平蜀的那次了,蜀中大亂,匪如蟻聚。

讓漢陰老人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蜀中數十萬盜匪北上秦川,尚算寬闊的漢水水麵上,密密麻麻幾乎都是亂匪們渡江的身影。

那會兒漢陰的百姓大多數都逃進了山林,幸運的是,這些該死的盜匪好像對漢陰這座小城並不在意。沒有進到漢陰胡作非為。

等到亂匪潰敗而去,最恐怖的景象出現在漢陰百姓的麵前,漢水的顏色紅彤彤的,大片順流而下的屍體,讓美麗的漢水看上去是那樣的醜陋而又讓人毛骨悚然。

秦軍再次南下,平定蜀中匪患,漢陰這裡也沒消停,據說禍亂蜀中的悍匪頭領,家就住在漢陰這裡,大群的騎兵。將漢陰包裹了個嚴嚴實實。

喊殺聲持續了也不知多長的時間,直到大軍退去。地方官吏開始安撫百姓,人們才知道,漢陰最有名的方大善人,竟然是個綠林大盜,方家的宅邸,原來也是一處土匪窩子。

蜀中的匪患平定了,官府終於追查到了漢陰這裡,才除去了這個賊窩。

大軍退去,原來漢陰最大的一處宅邸,也變成了瓦礫,那一家人,也都被砍下了腦袋。。。。。。。

這無疑是漢陰數十年來最驚心動魄的一次經曆,也是十幾年來,漢陰百姓的最好談資,而南來北往的行商們,也就知道,原來當年禍亂兩淮的方臘餘孽,就躲在這處縣城之中。。。。。。。。

不過,如今的漢陰城中,那片讓人不願靠近的廢墟早已不見了蹤影,代之而起的則是連綿的屋宅,除了經過當年事故的老人兒之外,年輕人們很快就將這裡當做了平常去處,不以為怪了。

隨著戰亂遠去,漢陰恢複了平靜,這它身旁的漢水相互依偎著,好像從來不曾改變過一樣。

到了大秦成武六年年關,漢陰很熱鬨,家家戶戶都在歡慶著新年的來到,鞭炮聲不絕於耳,雖然外間有許多事情發生,但對於生活在這裡的人們來說,大秦成武六年和之前的十幾年沒什麼區彆,都是個收獲的年景。

經商的人們都回到了家中,和家人一起渡過年關,每個年頭上,也正是漢陰人最多也是最熱鬨的時節。

就在這樣一個時候,一行數十人來到了漢陰。

對於眼睛已經漸漸毒辣起來的漢陰百姓來說,這一行人肯定不是行商了,因為他們沒有帶著貨物,穿著也不像商旅。

隻要看到這一行人的漢陰百姓,已經曉得,這估摸著是蜀中為官的將領路過漢陰歇腳才對。

這一行人進了漢陰,卻也沒去衙門方向,一些人漸漸散去,尋了旅店居住,而另外數人,則沿著漢陰最大的那條街道走著,一直來到當年方家宅邸舊址,便停了下來。

不過,方家早已風流雲散,這裡的住戶,換做了漢陰豪商趙家,這是一位秦人致仕官員的宅邸。

而趙家大爺,因伐蜀有功,致仕之後沒有回鄉,就留在了漢陰這裡,占了方家的地基,修起了自己的宅邸。

為何選在漢陰這裡,又沒回鄉,據說趙家大爺當年隨軍伐蜀的時候,渡過漢水,曾在漢陰小駐些時候,喜歡上了這裡的山川景致,和風土人情,所以辭去官職之後,便選了這裡定居。

趙家來的時候並沒有現在這麼闊綽,隻是趙家大爺有兩個兄弟,拿了趙家大爺用命換來的封賞,在蜀中做了行商,來來回回,積攢下了如今的家業。

其實不用說了,這裡就是一處蜀中密諜的消息中轉之處,當年之所以有這樣的布置,還是因為蜀中戡亂,總有漏網之魚,這裡隻不過是設下的香餌之一罷了,這些年過去,蜀中亂匪絕跡,這裡也就失去了作用。

不過蜀中內衙所屬家業漸漸龐大,這裡除了供密諜歇腳,傳遞消息之外,也成為了一處蜀中內衙密諜私財的存放之處。

幾個人來到這裡,很快就對好了切口,被帶到宅邸之中。

趙飛燕心事重重,在內宅廳堂中落座,慢慢的飲著香茗,沒喝幾口,外間已經風一樣跑進來一個人,見了趙飛燕,頭發都白了的人了,身子猛的一哆嗦,當即便跪倒在地,顫聲問,“大人,您怎麼來了,小人未能遠迎大人,實在該死。”

趙飛燕也沒心思廢話,隻是問道:“人呢?”

“回稟大人,人好好的,一直住在內宅,小人從不敢疏忽怠慢半分。”

趙飛燕立即起身,吩咐道:“帶我過去見見。”

走在路上,身材高大,看上去很有些威嚴的老頭隻能弓著腰,側著身子在前麵引路,並不敢說一句廢話,由此也可以看得出來,趙飛燕經營蜀中日久,已經到了怎樣一個局麵。。。。。。。。。

走了半晌,趙飛燕才幽幽的道:“這些年辛苦你們了。”

老人身子躬的更低,臉上帶著諂媚的笑,“小人們可不辛苦,隻在這裡享福了,但小人都明白,這樣安寧的富貴日子,都是拜大人所賜,隻要大人。。。。。。。”

趙飛燕哼哼了兩聲,老人立即知趣的閉上了嘴巴,他卻不知,自家的上官卻是在憤憤的想,你們這些龜兒子活的到是舒坦,老子這裡卻要帶上緊箍咒了呢。。。。。。。

長安這樣的繁華所在,也許是很多人魂牽夢縈之所在,但那裡給趙飛燕的印象,可著實糟糕透頂。

第一次進長安,就是被人捉去的,差點砍了腦袋,第二次進長安,更是凶險,離掉腦袋也就是一線之隔,能活著再次走出長安城,在趙飛燕自己看來,自己祖墳上一定沒少冒了青煙。

也許是否極泰來,之後才有了十幾年的太平日子,雖然在蜀中也遇到了很多凶險,但和長安城中的凶險完全不同。

在那座城市當中,像他這樣的人進去,死上一百個一千個都不帶冒個水花的,連點反抗的餘地都沒有,而在蜀中,江湖之事江湖了,大家都是刀子說話,能不能活下來,吃香的喝辣的,大多不是靠著運氣,而是自己的本事。

所以,這十幾年,他從來不曾再踏足長安一步,連內衙的征召令都接二連三的頂了回去。。。。。。

長安城就是鬼門關,是自己的大凶之地,這在趙飛燕的心裡已經生根發芽。

這次卻逼不得已,還要走上一遭長安,在接到長安來信之後,趙飛燕就滿腦子官司,不然也不會在方火羽那樣死敵大仇麵前,禱告什麼,若是方火羽還活著,頭一個恐怕就得要了他的命才對。

兩人很快來到宅子後麵的一個幽靜的小院兒門前。

院內隱約有仙翁仙翁的琴聲傳出來,老頭兒作勢就想上去叩門,卻被趙飛燕止住,兩人就這樣靜靜的站在小院門外的寒風之中,聆聽著飄渺的琴音。

趙飛燕聽了許久,心裡有些懊惱,這大半輩子,就知道殺人放火了,怎麼就不能學點文雅之事?不然的話,現在可不就能用上了嗎?

你瞅瞅,現在聽了半晌,隻知道聽上去挺悅耳的,卻說不出任何的道道來,覺著和在青樓裡聽的那些,也沒什麼不同。

他娘的,那句話怎麼說來著?對了,書到用時方恨少啊。。。。。。。。。。

(不知不覺,星期日就過去了,時間也已經來到了臘月,還有很多東西要寫,但總感覺,寫的太多,會讓讀者厭煩,不如加快進程,利落的完本算了,唉,糾結啊。)(未完待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