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太子身邊的人(1 / 1)

銀狐 孑與2 1696 字 2個月前

張愛聽完之後,立即跪下身去。

“殿下,奴婢也沒有辦法,陛下早早就和奴婢說過,殿下年輕,處事方針有些稚嫩,需有人規勸,所以……”張愛低下頭去,泣不成聲。

不過心裡麵也後悔到極致了,太子殿下未免也太機敏了,付子嬰一有反常,立馬想到了自己的身上。

這,這不就是第二次了嗎?

這下真的活不了了。

不過又再一次的出乎張愛的意料。

“起來吧,既然是皇祖父說的,那我也沒什麼好說的,我不怪你,但你要答應我,以後我讓你給付大人說的,你便傳過去,若是不讓你說的,你一個字都不能吐露,當然,你如果不願意也沒關係,照你喜歡的去做就行。”

剛剛站起身的張愛,聞言心中一震,

鐵喜這句話,明顯就是已經把他當外人了,之所以留著他,完全是因為趙禎。

但他也沒什麼好辯駁的,隻能默默接受。

“奴婢知道,奴婢下次再也不敢了。”

鐵喜點頭應是,而後閉上了眼睛,想著付子嬰為何有那麼大的變化。

思來想去。

隻能是自己還不夠了解付子嬰。

付子嬰在進入朝堂之前,可是整整在邊疆呆了十年,十足十的鐵血人物。

政事堂。

付子嬰,王世忠二人剛剛進入,還未坐定之時,王世忠便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心中的疑惑。

“付大人,你今日朝堂之說,確實讓本官大吃一驚,為何,變化如此之快。”

付子嬰輕歎口氣說道:“昨日我想了一夜,覺得王大人所言有理,我一直當作殿下年輕,卻從未細細的考量過,我身居宰相之位,輔佐殿下搭理國政,又豈能獨斷專行。殿下的想法,我還是要多番考慮的。”

說完之後,付子嬰便坐下,端起桌子上茶水喝了一口。

王世忠看著付子嬰,心中知道,付子嬰對自己說的隻是在敷衍自己。

付子嬰現在身居高位,得趙禎信任,又是殿下的老師,乃百官之首,現在太子監國,說付子嬰是當世權臣也不為奇。

付子嬰為人正直,因此在朝堂之上樹敵不少,隻不過現在他正得恩寵,威望極盛,即便是有些不滿付子嬰的官員,也不敢發難。

王世忠知道付子嬰應該是有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然態度不可能有那麼大的反轉。

鐵喜猜的的沒錯,付子嬰之所以有那麼大的變化,就是張愛跟他通風報信,東宮中鐵喜與尉遲江晚兩人的對話,他發現,根本就不是某些彆有用心的人偷偷挑撥太子。

一切的一切都是太子自己的想法。

安寧之事,殿下有殿下的章程,而自己也有自己的想法。

他連夜與朱進忠,韓胄兩人商議,問及安寧之戰有多大的勝算。

對方回答的是沒有失敗的可能,唯一不確定的就是戰果多或少罷了。

之後,付子嬰便開始了說服自己。

既然殿下要打,武將們也現在也支持了,那自己在阻攔下去,也是無用。

最為重要的是,付子嬰不願意鐵喜與尉遲江晚走的太近。

倒也不是彆的什麼原因,鐵喜終究是大宋的太子,不是哈密的太子,哈密一日沒有並入大宋,鐵喜的屁股一日就該坐在大宋這邊。

付子嬰本是坦蕩之人,若是換做其他的事情,一定不會對王世忠有所隱瞞。

可與張愛溝通,監視太子殿下的這種事情,事情太大,他可不敢對王世忠說,萬一傳了出去,自己倒無大礙,但卻會害苦了張愛。

而付子嬰卻不知道,此時的張公公,正低著頭站在東宮中,已經心有絕望。

鐵喜睜開眼睛而後重新開口:“張愛,這東宮中的事情,皇祖父是不是也一清二楚。”

“不,陛下不知道,陛下已經很久沒有問過國政,隻是問奴婢殿下的胃口怎麼樣,學業怎麼樣,從未,從未問過軍國大事。”張愛趕緊否決道。

鐵喜輕歎一口氣,站起身說道:“我去趟皇祖父那裡……”

“是,殿下。”

張愛還是有些心驚膽戰,殿下不會是想要套一套陛下的話,看看自己是否對其隱瞞。

當下,心中七上八下的跟著鐵喜離開東宮。

…………

安寧府,在漫長等待數日後,終於收到了東京的官文,軍令,聖旨。

將安寧之事儘數授權給羅守珍,禦史劉兆忠。

樞密院的官文,讓劉兆忠整頓政務,做好妥善安置邊民之舉措,再也不能出現之前的慘禍。

兵部軍令,羅守珍整理軍備,列出動兵之詳細章程。

聖旨上全權授權他們兩人一乾安寧軍務,儘早找到禍首,固已犁其庭,掃其閭,已正天威。

聖旨用詞之嚴厲前所未聞,重臣們更是齊齊下陣,也可以看出朝廷對安寧之事的看重。

羅守珍興奮的直舔嘴唇,在他看來,武將隻有打仗,才能體現其價值,不打仗乾什麼去,當看門狗嗎?

若是換作其他的文官,可能看到聖旨之嚴厲,會有其他之想法,但劉兆忠卻不同。

兩年前,劉兆忠可是在真定戰場上,跟著遼國人真刀真槍的乾過,他不怕。

而韓胄的私信,付子嬰的私信也到了安寧。

全部送到了安寧衙門。

收到二人私信的時候,劉兆忠心有不妙,難道付大人,韓大人都未曾同意安寧之舉措。

當下便派人去將正在軍營之中的羅守珍喊來。

等到羅守珍到來後,劉兆忠才鄭重的打開了書信。

“安寧之事,殿下震怒,歸化遼人霍亂邊境,實乃藐視天威,但軍陣之事,國之大事,不要急於一時,需多番考量準備……”

看完付子嬰的書信後,劉兆忠歎了一口氣,將書信遞給了羅守珍。

羅守珍拿到書信後,一邊看,一邊問道:“劉大人,這付大人是何意?”

“書麵的意思。”

“不是,我後麵這些字看不懂。”羅守珍說著將書信又遞給了劉兆忠。

劉兆忠接過書信後,苦笑一聲說道:“付大人說,打是一定要打的,但還需事事謹慎,不要打沒把握的仗。”

羅守珍點了點頭說道:“付大人儘可放心,我羅守珍一定不負殿下之重望,不負付大人之栽培。”

劉兆忠看了一眼羅守珍,我又不是付大人,你給我表什麼決心啊。

想著,劉兆忠拿出了韓胄的書信。

“韓大人的信,羅大人應該能看懂了吧。”

“這,這我應該能看懂,這廝的字還不如我的呢。”調笑著羅守珍接過書信,打開來後,看了一會兒,臉色大變。

劉兆忠看完之後心中一驚。

“怎麼回事?”

“哈哈……”

“笑什麼?”劉兆忠好奇的問道

“我就知道肯定不是他自己親筆寫的。“說著羅守珍又將書信還給了劉兆忠。

劉兆忠歎了一口氣,而後接過書信,看了起來,總結起來就四個字——肅清宵小。

聽完韓胄的書信後,羅守珍滿臉的不高興。

“韓大人真是……我羅守珍也算久經沙場,此等兵家小事還一一叮囑。”

“軍陣無小事,羅大人不要大意。”劉兆忠趕忙說道。

“這我當然知道,不用你說。”

劉兆忠聽完羅守珍的話後,苦笑一聲,再無規勸。

羅守珍冷哼兩聲後,便說道:“現在朝廷首肯,百官同意,我們也可以謀劃幽雲三郡了。”

“羅大人,需要多少兵馬。”

“兩萬夠了。”

劉兆忠點頭後說道:“可需要從朝廷調撥火器。”

羅守珍淡淡一笑道:“好東西誰會嫌多,劉大人便儘數朝朝廷索取吧。”

劉兆忠淡淡一笑,明白羅守珍之意思。

軍營之中。

數千軍士舉著武器,操練著。

將台之上,羅守珍居中站立,安寧總兵趙浩然在左側,羅彪位於右側,再其身後還有四五名副將。

羅守珍看著操練的軍士,不由點頭,這才是他羅守珍應該在的地方。

軍士操練完後,羅守珍便朝前走了兩步,高喝道:“近些時日,有遼國騎兵襲擾邊境村莊,殺我邊民,奉殿下之命,即日起,我等開拔,巡查邊境,若是碰到了在我們地盤上遊蕩的遼人,你們知道該怎麼做吧。”

“殺,殺,殺。”士兵有節奏的舉起自己的武器,整齊劃一的聲音傳來。

這就是經曆過真定保衛戰的老兵軍隊。

羅守珍滿意的點了點頭。

而羅彪一看自家老舅,沒什麼話了,便挺身而出,將自己的斧子舉了上去,高喝道:“宋軍威武。”

“威武,威武,威武。”

震耳欲聾,令敵人膽寒…………

“整軍出發。”

羅守珍,羅彪,趙浩然,分彆帶領一千步卒,兩百騎兵,大張旗鼓的開始在遼邊巡邏。

正如朝廷議論,現在不是大規模用兵的時候。

臨近年底,寒冬臘月的,現在開展大戰,就算兵士們能打,馬匹們也會受不了。

但又不能放任內外遼人趁著這個漫長的冬季,再一次的侵擾村莊軍營。

羅守珍與劉兆忠,趙浩然等將領商議後,便製定了巡守疆域策略。

其他暗堡人員騎兵也要經常在附近遊查,發現遼國人的蹤跡,立即點燃烽火。

真定,安寧等地,已是有序的安排此策。

羅守珍等人的行軍策略有一奇特之處,白天就近進入城池附近紮營休整,到了午時之後,出城巡查,而後黎明停止。

眾人製定的這個行軍策略確實能過對遼國人以克製。

遼人外出打秋風,都是帶著一兩百人,也都是在深夜。

這樣來的快,去的也快,也不會留下什麼痕跡給宋人。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