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晚飯過後,關府派了婆子來喚莊越,說關太太有請。
莊越並不意外,跟妻子說了一聲,便跟著婆子去了莊府。
關太太坐在外廳的上首,身邊圍繞著好幾個婆子丫鬟。她指了指下首的位置,對莊越道:“不用多禮,坐吧。”
因早上來過,莊越也知道了關太太的脾性,不敢多推辭,謝了座,便沿著椅子邊沿坐了。
關太太也不廢話,直入正題:“今兒個那個杜錦寧可去了茶館?”
“去了,他又拿了三個雜耍本子給魯小北兩人,看了他們的表演,沒呆多久便走了。”
莊越當然知道關太太要問什麼,不用她多問,又主動彙報道:“他去的時候,陳家興兩人不光不問安,坐在那裡連動都沒動。杜少爺也沒搭理他們,直當他們不存在。”
“哼。”莊太太冷笑,“他們十七八歲了,我也沒給他們派活兒,你想想就知道他們是什麼樣的人。我隻沒想到那陳家興嘴甜會巴結,竟然入了少爺的眼,這才有了這一出。”
莊越在關家從小夥計做到了三掌櫃,自然是精明的,他知道拍關太太的馬屁,還不如誇讚少爺更能討太太的歡心。
他回道:“少爺心善,心眼又正,那陳家興又是慣會賣乖耍滑的,少爺哪裡能想到他們是這樣的人呢?正當用人之際,他湊到眼前來,可不就用他了。反正不好換掉就是了,不值當少爺為他多費半點心神。”
果然,關太太的臉色頓時和善起來,笑道:“澤哥兒也是被我寵壞了,沒經曆過什麼磨難,人難免單純些,一時不察也是有的。這不,開個茶館,他就知道哪些人好哪些人不好了,也是個教訓。”
對於這事,莊越可不敢輕易發表什麼看法,他隻附和道:“有太太安排,少爺這輩子定當順風順水的,不會有什麼磨難。”
這話關太太愛聽,她越發的高興:“莊越,你是個能乾的,年紀輕輕就做到了三掌櫃,可見是有本事的。你放心,即便這茶館開不了了,我也會安排你到彆處去,總不會委曲了你。”
莊越大喜,一顆心落了地,連忙一掀衣襟跪了下去,朝關太太行了個大禮:“多謝太太提攜。”
“行了,起來吧。”
雖說公公早逝,婆婆也去世了,丈夫遠在京城,這關家三房的府坻裡,唯數關太太最大。她管家又嚴,丫鬟婆子不敢亂嚼舌根子,但天太晚了,她還會見男性外管事,且莊越三十多歲年紀,跟她差不了幾歲,終歸不大妥當。被彆人知道,難免有閒話。
孔氏便不再多說彆的,又問:“七少爺今天可去了茶館?”
“傍晚散學的時候去了,一進去悶悶不樂的,東瞧西看,呆了好一會兒沒走。小人知道少爺重情義,定然還為昨日的事心裡不舒坦,便主動跟他說了,中午杜少爺來過茶館,給了雜耍本子,他的情緒才好些。不過也沒多說什麼,又留了一會兒便讓陳家興兩人護送著回府了。”
孔氏這時候叫莊越過來,就是為了聽這些話。她把兒子和女兒看得跟眼珠子似的,現如今兒子身上發生了這一碼子事兒,她哪裡放心得下?今天要是不問個明白,晚上肯定得掂記著。
這會子問清楚了,她便端起了茶碗。
莊越極有眼色地行禮告辭。
看著莊越跟著婆子下了台階,消失在暮色裡,孔氏身邊的心腹秦嬤嬤便笑道:“如此看來,那杜少爺並不是小器量的,太太大可放心了。其實想想,他要不是個好的,四老爺也不可能收他為徒。”
孔氏搖搖頭:“四老爺那脾氣,你又不是不知道?看得對眼,不管對方是誰,他都掏心掏肺的對人家好;要是看不對眼,理都懶得搭理人家。想當年,他不就吃了這脾氣的虧?雖說現如今年紀大了,做了這麼多年山長,性子收斂了些,但骨子裡的東西,卻是改不掉的。”
秦嬤嬤是孔氏的奶娘,看著孔氏長大的。關府現如今的下人裡,也唯有她敢反駁孔氏。
她笑道:“但太太您也不能否認,這麼多年,四老爺還真沒看錯過人。”
孔氏默了一默,點了點頭:“那倒也是。”
她頓了頓,想到杜錦寧,眉頭微微蹙起:“可那杜小子脾氣也太大了些,雖說今天去了茶館,也沒藏私,但他並沒有在書院裡找澤哥兒說話,可見心裡頭還是有想法的。”
“要是他今日上趕子湊上去給少爺道歉,太太您是不是又看不上他了?總覺得他雖有脾氣,但終歸是阿諛奉承之輩?”
孔氏不由笑了起來,道:“這麼說,倒是我的不是了?”
“老奴可不敢這麼說,隻是覺得吧,杜少爺應該不是很差的,否則四老爺也不會收他為親傳弟子。”
孔氏點點頭:“那行吧,姑且看著吧。他們小孩兒鬨意見,就由他們自己和好吧,我是不摻和的。”反正她是不會勸兒子先低頭的。
“那陳家興兩人……”秦嬤嬤問道。
陳家興和劉則的母親想讓兒子當差,當初是拿了重禮來求了秦嬤嬤的。
不過秦嬤嬤當年為養家,到孔家來做了奶娘,丈夫卻奈不住另找了女人,她當即和離,女兒出嫁後又難產死了,她便沒了家人。相對於孔氏對她的看重,錢財並不那麼重要。見得陳家興兩人不著五六,她並沒有應承這事,把東西都退了回去。
現如今這兩人竟然敢挑唆少爺,她就更不待見這倆了。
“這種事,我們提醒,終不如自己吃個小虧來得印象深刻,且由澤哥兒自己發現不妥再處置吧。在莊越的眼皮子底下,他們也翻不起什麼浪花。”孔氏道。
“可見少爺是個有福的,有太太這麼一個明事理的母親,什麼都為他考慮到了。”秦嬤嬤奉承道。
孔氏自嘲地一笑:“有什麼福氣?有父親卻跟沒父親似的。”
說起關正祥,秦嬤嬤蒼老的麵容便染了輕愁:“老爺信裡一再叫少爺上京,太太您是怎麼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