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木先點燃了一支香,拿著香走近那塊大石頭,彎腰下去點燃引線後快速遠離。
不一會兒,隻聽“轟”地一聲,石頭被掀了一下,放火藥的地方濺出了碎石屑。
吳公公和禦衛即便聽了杜錦寧的話,仍被這動靜嚇了一跳,迅速上來圍在了趙晤身邊。直到看見碎石屑落的地方離這裡挺遠,他們又站在樓上,完全沒有危險,這才鬆了一口氣。
“這是……火藥?”趙晤皺眉向杜錦寧問道。
“正是。”杜錦寧點點頭。
正確地說,是黑火藥。
黑火藥早在唐朝被煉丹師發明出來後,最初實際運用在煙火雜技裡,北宋時在戰爭中得到廣泛運用,被製成火箭,火球等火藥武器,所以趙晤一眼就看出了剛才那個是火藥。
得到杜錦寧的肯定後,他心裡就十分疑惑,不知杜錦寧為何要在他麵前展示火藥的威力。
“皇上不覺得,這火藥用在鑿山開路上極為有用嗎?另外,如果咱們讓人研究火藥,並且改進它,利用它的爆破與火性,是不是能讓它更好的運用於戰爭之中?”杜錦寧道。
在杜錦寧的前世,金人和蒙古人在與宋的作戰過程中相繼學會了火器的使用和製作,這對蒙古鐵騎幾乎打下整個歐亞版圖有著巨大貢獻。
元朝時,元世祖的軍隊在與敘利亞作戰中被擊潰,阿拉伯人繳獲了火箭、毒火罐、火炮、震天雷等火藥武器,從而掌握火藥武器的製造和使用。而在與阿拉伯國家的戰爭中,歐洲人逐步掌握了製造火藥和火藥兵器的技術。
令人諷刺的是,晚清時候,歐洲人拿著中國人發明的火藥兵器,打破了中國的大門,讓中國淪為了半殖民地社會。
杜錦寧是女人,是個熱愛和平的人,她曾猶豫過要不要在火藥運用上進行指點,她本心裡不想讓中國古代從冷兵器時代飛快變成殺傷力極大的熱兵器時代。
後來她也想通了,與其讓蒙古人拿著華夏人發明的火器占領這片江山,多年以後歐洲人再一次重複這個動作,還不如改進火器,用火器來守護這片江山,以免重蹈覆轍。
關樂和覺得杜錦寧說這話題有些危險,不知道趙晤會不會覺得她有異心,插手於軍隊的火器。他護弟子心切,趕緊將話題拉了回來:“你不是要改革科舉考試嗎?那你剛才搗鼓的這些,跟科舉考試有什麼關係呢?”
趙晤的思緒被關樂和這話拉了回來。他也疑惑地看向杜錦寧。
“走,咱們回到正院裡坐著說話。”杜錦寧作了個請的手勢。
一行人下了樓,回到正院坐下,杜錦寧讓人上了熱茶與點心,這才道:“皇兄,我原來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剛才您也看到了,如果咱們製作機器,將蒸汽動力運用進去,在生產生活中是可以起很大作用的。也許有一天,不用牛耕不用人鋤,咱們可以把地耕完;也許有一天,不用婦女織布,也可以把棉紗紡織成布匹。”
“現在咱們的糧食高產了,還有了從海外拿回來的像玉米那樣高產作物;以後再實現我剛才所說的那種情景,大宋日日富庶,您想想西南西北日苯那些國家會不會想來侵占咱們,把咱們這塊肥肉一口咬下呢?咱們拿什麼來抵禦外族?咱們沒有好馬,沒有馬上民族那般驍勇善戰,百姓們安逸生活過慣了,能打得過他們嗎?居安思危,才能長治久安。”
趙晤、關樂和,乃至齊慕遠都被杜錦寧說得心中一凜,危機感油然而生。
尤其是趙晤,他隻覺得一股涼意從腳底一直竄到頭頂。
這十幾年來,大宋也並不是沒有外敵入侵的,夏金在邊疆也多有騷擾,隻是因為動作不大,冬春時節難以度日的時候才會入侵搶些糧食,又有靖國公等將領駐守邊疆,趙晤登基後,更多的把注意力放在了朝政平穩和民生建設上。
現在被杜錦寧這麼一提醒,他才悚然一驚,冷汗直冒。
不用趙晤說話,杜錦寧也能感覺到他此時的心情,她並沒有停下,繼續道:“對內發展經濟,對外抵禦外敵,這是咱們大宋繁榮昌盛的前提,也是繁榮昌盛的保證。可現在,咱們大宋最聰明最有知識和頭腦的人在做什麼?他們在研讀四書五經。”
她看向趙晤,目光犀利:“四書五經,真是那麼重要嗎?”
換一個皇帝,她絕對不敢這麼直白地質問。但趙晤是一個十分務實的皇帝。他勱精圖治,目標明確,行動力極強,他善於聽取彆人的意見。遇見這樣的明君,杜錦寧才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她知道,趙晤不迷信四書五經。什麼對大宋的發展有好處,他就提倡什麼,就如同當初她否定重農抑商一樣,他覺得有道理,就會采納她的意見。
見趙晤陷入了沉思,她沒有再說話,朝關樂和、齊慕遠作了個噤聲的手勢,就坐在那裡靜靜地喝茶。
足足過了一頓飯功夫,趙晤才從睡夢中清醒一般。
他長歎一聲,站了起來,走到杜錦寧麵前,深深一揖:“多謝皇妹一語驚醒夢中人。”
杜錦寧雖不覺得自己受他一禮有什麼不妥,但也知道在這種時代,讓帝王給自己行禮,絕對大逆不道。她趕緊起身側了一下身子,避開了趙晤這一禮。
“皇兄,錦寧身為大宋子民,身為皇上所封三品官,有義務向皇上進言。皇上這一禮,錦寧萬不能受。”
趙晤沒有在這上麵糾結,他回身坐下,示意杜錦寧也坐下,虛心問道:“那麼皇妹覺得科舉應該考什麼呢?”
“四書五經自然要考,但比重可以降低,另外除了算學、律法,還可以加進其他學科,如物理、化學、生物等等。”杜錦寧道,“不過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也受天賦限製,所以臣建議科舉考試每個階段所考的內容不一樣,越往上,越細分。”
她指指自己:“就拿臣來舉例,臣的天賦就在於農業上。考秀才時,重要考核臣的識文斷字能力;考舉人時,考與生物相關的一些基礎學科;在考進士時,則隻考生物學科知識即可,考上後直接就是工部種植方麵的人才,可在工部任職,也可到地方上主管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