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靜,鳥雀倦歇,疏星淡月掛蒼穹。靖南睡了,太平也睡了,但台州府今夜無眠!
倭寇圍城,如何睡眠?!
台州府知府譚綸披掛鎧甲,腰懸一把寶劍,一臉沉重的看著城下的萬餘倭寇。
今早時一夥五六千人馬的倭寇開始圍困府城,中午時分又來了一波倭寇,人馬有兩三千人;傍晚時分,又來了一波倭寇,亦有兩三千人。除此外,倭寇還裹挾了數千百姓,吸納了上千趁火打劫的山賊和地痞流氓,如此算起來,圍城的倭寇足足有兩萬多人,將台州府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本府早知江南倭患嚴重,隻是沒想到竟嚴重到如此程度。倭寇竟敢連破縣城,圍攻府城!”譚綸看著城下耀武揚威的倭寇,一臉憤慨的說道。
譚綸知道江南倭患嚴重,他就是因為倭寇屢屢進犯浙江沿海,才受命上任台州知府的。
他是今年年初才受命上任台州知府的,上任時間比朱平安早不了幾個月,也就才履職了不足半年時間而已,可以說是初來乍到,還沒熟悉台州府呢。
譚綸年紀不大,也就三十餘歲。他自幼飽覽詩書,智力過人,是當地有名的神童,又性格沉穩,更為當地人盛讚,他也沒有辜負眾人厚望,於嘉靖二十三年中進士,當時年僅二十四歲,在朱平安未中狀元前,他是嘉靖本朝最為年輕的進士之一了。進士及第後,他被授職為南京禮部主事,三年後任職方郎中,掌天下地圖及城隍、鎮戍、堡寨、烽候,及沿邊少數民族內附等事。譚綸在職方郎任上多有業績,又因熟悉兵事,為上官欣賞,正值台州知府空缺,又台州府沿海多為倭寇進犯,上官故舉薦其為台州知府。
台州知府啊,這可是從四品大員啊!
譚綸今年年紀也不過才三十二歲啊,可以說是大明最年輕的從四品大員了。要知道,朱平安在未被貶謫前,也不過是個從五品官員而已。
一時間,譚綸風頭無二。
譚綸年少有為,年輕氣盛,雄心勃勃,他可不會滿足與從四品知府。
封侯拜相!青史留名!這才是他的追求。
故而,受命為台州知府後,譚綸便立誌要在台州府乾出一番大事業來!進而以台州府為踏板,步入更高層,讓天下人都是知道他譚綸的大名!
不過,向來時運頗好的他,就任台州知府後,好像時運有些不眷顧他了。
正如眼下!
前幾日,倭寇突然大舉進犯台州府,還未等他反應過來、調兵遣將,便已聽聞台州府下轄多個縣城已然被倭寇給攻破了,現如今,倭寇又悍然兵圍了台州府城!從倭寇一波又一波的彙聚台州府城下來看,這些倭寇估計都是先攻破了下麵的縣城,才來台州府城下彙合,意圖合兵攻破我台州府城。
估計,下麵的七個縣城都被倭寇攻破了!七個縣城皆破啊!
當初,正是台州倭患嚴重,我才臨危受命為台州知府的,沒想到入職不足半年,一點成績沒有不說,倭患竟然比當初更嚴重!台州府下轄七縣皆破!府城被圍!儘管東南倭患嚴重,但我大明亦未有如此敗局!
對於立誌要在台州府乾出一番大事業的譚綸來說,這不啻於一個響亮的耳光!還遠不至此!這可不僅是一個耳光這麼簡單!這是一個政治災難。
危機!
嚴重的危機!
平生第一危機!若是處理不好,彆說封侯拜相了,自己的仕途也就要斷送了!
該死的倭寇,若是多給自己一些時間,待自己新軍練成,何至於如斯!
“府尊,城下倭寇紮營無方,破綻百出,倭寇賊眾隻顧飲酒宴歡,紀律鬆散,無人警戒值守,正是破敵良機。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末將蒙府尊信任,提拔末將於微末,末將無以為報,請命趁夜襲其營寨,必一舉破之!以報府尊厚愛!”
譚綸身後一個同樣三十餘歲的年輕將領,名為左臻,他仔細觀看了城下倭寇片刻,發現城下倭寇破綻百出,不由一臉自信的抱拳請戰道。
“左將軍,府城衙兵不堪野戰,汝麾下千餘新軍又方操練不足數月,守城有餘,破敵難啊。若是新軍成軍一年,本府又何至於等待倭寇圍城,早就出城破敵了。”譚綸聞言輕輕擺了擺手,沒有同意屬下將軍的請戰。
譚綸當初臨危受命台州知府之時,便立誌要在台州府乾一番大事業。台州府不是地處沿海,倭寇多次進犯嘛,他就任台州知府的第一件事,便是向朝廷請命,請求朝廷允許他編練一千新軍,抵禦進犯的倭寇。雖然朝廷允許了,但是時間也過去兩個月了,時至今日,這一千新軍也就才剛剛開始操練不到三個月而已,還遠不到可以出城與倭寇野戰的地步。
雖然,譚綸也想擊破倭寇,挽回台州敗局,但是理智告訴他,不可以。現在出城不僅於事無補,反而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災難。若是出城為倭寇所敗,那台州府城可就完了!
“府尊,我軍雖新成軍不久,但是每日勤於操練,如今已經令行禁止,士氣高昂,已有精銳之氣;城下倭寇紮營破綻百出,賊眾又隻顧飲酒,無人警戒,正是破敵之良機,末將願立軍令狀,還請府尊準許。”
左臻繼續請戰道。
“不可,左將軍萬不可小覷城外倭寇,城外倭寇賊首名為江門,他可非草莽無能之輩,此人乃福建蕭山衛總旗,有十餘年行伍行軍經驗。以其行伍出身經驗,城外倭寇紮營不至於如此破綻百出,恐怕是他誘敵之計。”
譚綸看著左臻,輕輕搖了搖頭,指著城外最中間的倭寇營帳,緩緩說道。
“多虧府尊冷靜,不然末將怕是成台州府罪人了。”左臻聽了譚綸的解釋,深以為然,額頭忍不住浮現一層冷汗,繼而不由憤慨萬分道,“江賊身為衛所總旗,不思報效朝廷,竟然做了倭寇,真是我輩之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