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5章 景國的進士試(1 / 1)

儒道至聖 永恒之火 1146 字 1個月前

當天,兩界山兵部下發文書,全軍戰鬥時間降為十二個小時,每十二小時換防一次,戰鬥十二小時後休息一天。

兩界山內的氣氛更加緊張,因為隻有在第一次兩界山大戰之時才會如此,一旦更進一步,每六個小時換防一次,那便是進入全麵對抗時期,若是每兩個小時換防一次,那便是最後的生死之戰,容不得半點馬虎。

當年兩界山最後那一次大戰,雙方已經拚儘全力,人族與龍族幾乎是每兩個小時換防一次,大量的人族與水族將士用生命來填兩界山。

方運收到文書,向外看了看,十二小時換防一次,也就意味著僅僅參戰將士就近四千萬人,而預備軍至少要同等的人數,正在訓練的大軍也至少要有四千萬人。

兩界山已經徹底化為恐怖的戰爭機關。

臘月初五,文界各國的第三批大軍已經訓練完畢,楚國派遣了兩隻大軍,其中一支大軍直接並入祺山軍,另一支則是飛熊軍,由靖郡王率領。

戰鬥驟然變得慘烈起來。

再一次踏上兩界山,方運已經沒有時間讀書,而是一直盯著前方珠江軍與妖蠻的戰鬥。

由於前方有三百蠻王不斷使用妖術,珠江軍的戰術被削弱到了極點,已經無法阻擋妖蠻登城,所以城牆的戰鬥格外激烈。

大量的戰詩兵將與妖蠻廝殺,人族官兵則在後方,或使用弓弩射擊,或使用戰詩詞,而方運位於大軍的最後方。

之前的戰鬥,方運平均每天隻使用二十餘次戰詩詞,在三百蠻王出現後,方運每天使用的戰詩詞數量暴漲到一百,而現在使用次數更多,已經算得上完全參戰,隻是為了防止妖蠻千王偷襲,才氣一直保持在八成左右。

其餘各軍的大學士,隻能將才氣維持在六成左右,若是想保持更多的才氣量,各軍必然會有巨大的傷亡。

兩界山兵部已經下令,所有大學士或大儒即便換防後休息,也要時刻做好被征召的準備,一旦妖王蠻王突然攻城,所有大學士必須要登城作戰。

激烈的戰鬥讓每個人拋棄私心雜念,除了殺妖蠻,除了活著,容不下其他任何念頭。

好似所有人都忘記苟葆的賭約,也沒人關心楚王的行動。

張經安每過一段時間便會寫一封家書給方運,他現在已經進入文界秘地讀書。每次在家書的最後,他總會激勵方運,希望方運能成為兩界山各軍第一,把珠江軍的大旗插在兩界山的城頭,載入史冊,洗刷張萬空的汙名。

但是,兩界山軍功簿的排名前三十幾乎已經固定,因為各軍都非常強大,都有相同的作戰時間,遇到的妖蠻數量相近,也都沒有搶功,各軍每日的戰功增加數量幾乎相同。

珠江軍一直在第十的位置上,沒有掉下去,但也很難再進一步。

珠江軍是有方運,殺妖滅蠻非常有效率,但文界主力軍經驗遠比珠江軍豐富,而且每個文位的讀書人的數量是珠江軍的兩倍,整體實力遠在珠江軍之上。

不過,由於已經贏了苟葆,珠江軍眾將士也不再計較排名之事,認真除妖滅蠻。

臘月十五,人族各地的進士試正式開始,而正在兩界山參戰的舉人們望洋興歎,失去了這次機會,但是沒有一個人抱怨。

數天後,各國各地放榜。

進士十科有十個甲等,在沒有方運的情況下,景國無一甲等。

今年景國人卻並沒有像往年一樣失落,因為,甲等的確能證明一個國家在某方麵的強大,但是,乙等所占的比例同樣重要。

若是隻計算得乙等考生在本國考生中的比例,景國赫然躋身第四,僅次於孔城、蜀國和啟國,成為人族議論的焦點,這意味著,景國的國力在上升!

景國每年都公布一個各城進士數量榜,排名第一的自然是京城,而之後四個城市是四個州的州府,按照往年的規律,從第六開始,就是各府的府城爭排名。

但是,濟縣與寧安縣全都闖入前十,縣城進士數量超過府城,引發十國關注,畢竟一府管轄九縣,府城的進士數量往往是縣城的十倍。

於是,人族各地的讀書人更加向往悟道河,也更加向往寧安縣。

許多人也發現,濟縣的進士更偏重儒家,而寧安縣的進士竟然以主修工家、農家、法家、醫家等各家為主,主修儒家的反而是少數。

寧安縣的進士中,主修工家的讀書人所占比例在全國最高,因為在寧安縣,工家讀書人能得到真正的尊嚴和應得的報酬!

各國情報人員把資料上交內閣後,各國內閣官員大發雷霆,因為今年寧安縣的進士超過三分之一是各國讀書人或其子孫,對各國來說是人才流失。

用腳選擇。

各國內閣官員紛紛惋惜,其中一些人若留在本國,將來必然會得到更好的待遇,但是,那些人卻堅信前往寧安縣才能安身立命,除了方運的號召力,還有何等緣故?

於是,各國官員紛紛調查,很快明白,是教化和宣傳出了問題,這是禮部與文院的過錯。

直到此時,各國內閣官員才發現,自家的教化與宣傳人員是何等的廢物,跟寧安縣的官員比起來,簡直就是一群豬。

那些大國的相關官吏勉強還可以,但那幾個較弱國家的教化人員,竟然在編修本國必修課本之時,凡是高尚友好之人,都以他國讀書人為例,凡是作奸犯科或犯錯之輩,都拿本國讀書人舉例。這已經不是在教化學生,而是叛國。

還有一些禮部的讀書人,拿著本國的俸祿,幫他國說話。

最誇張的是申國的鴻臚寺烏少卿,公然指責本國兵部官員狹隘,認為過度打壓蠻族是愚蠢的行為,鴻臚寺的主要使命,應該要保證本國與蠻族兩方的利益,不能隻為人族獲取好處。

於是,幾個大國的內閣立刻對部分衙署展開冷酷清洗,容不得那些人繼續危害本國,但是,有幾個小國卻雷聲大雨點小,因為那些人背後的勢力錯綜複雜,裡通外國證據確鑿都不敢抓捕,隻能苟且妥協。

一些清流禦史們無處泄憤,大罵閣老無眼,國將不國。

一些知道內情的讀書人對國家更加失望,竟然也準備啟程前往寧安。

也有許多讀書人冷眼旁觀,早就習慣,那些閣老高官們哪裡會在乎那些官員對本國的危害,哪裡會在乎本國學子未來如何,他們的主要職責是爭權奪利,其次才是治理國家。

.(未完待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