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金屬熔煉中心已經鍛壓出五分之一的船用合金鋼模塊。
這些模塊鋼,無需再進行任何加工,或是普通造船那樣的水火彎板。
二十名巨力苦工,已經開始在載荷樁基上,進行超級巨輪的船體焊接。他們借助著兩台磁力輔助舉升設備,將一塊塊模塊合金鋼拚合在一起,用人類還未掌握的最先進焊接技術,進行焊接。
不說彆的,光是這項焊接技術暴露出去,就能惹得美國工業部門徹底瘋狂。
焊接,是工業加工上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術課題。
最常見有電弧焊,就是那種托著個變壓器,用焊條在那兒點啊點的焊接技術。這種焊接方式,頗有一招鮮,吃遍天的感覺。
不過,在稍稍上點兒檔次的工廠內,這種焊接技術隻能用來隨手焊接一些腳手架,下腳料的東西。想要焊接產品,最次也要使用到半自動埋弧焊,或是自動氣體保護焊技術。
曾經葉青第一次招募巨力苦工時候,他用電弧焊焊出的焊縫,讓葉青驚為天人。
內行裡形容焊縫漂亮,有句話叫魚鱗紋。就是焊縫像魚鱗一樣層層疊疊,非常整齊。這種魚鱗紋,隻有最頂級的焊工師傅,才能手工焊接出來。同時均勻錯落的焊接紋路,也代表了這條焊縫的質量非常有保證。
焊點內部裂紋小,強度一致。
如果精巧大師來了,他可以隨心所欲焊接除任何想要的紋路,甚至可以用焊紋做畫。
自動焊接技術的出現,解決了工人焊接技術參差不齊的尷尬。平穩的自動送絲機構,和自走導軌,保證了金屬材料之間的焊縫高度一致。同時也這是用來焊接精密構建的唯一技術。
但是……
它們焊不了超厚件。
焊絲隻能在金屬表麵焊接,這是常識性問題。但超大型機械,通常需要焊接的金屬厚度都超過十厘米。如果隻在上下兩麵焊接,那中間就是一道縫隙,強度遠遠低於未焊接的地方。一旦發生碰撞,或是劇烈運動,就會出現金屬斷裂的局麵。
這點,在需要和海浪對抗的巨輪身上尤為致命。
所以,為了能夠焊接除合格的超厚件,工程師們絞儘腦汁,想儘一切辦法。
例如,焊接超厚件時,先把兩塊要焊接的材料,切出坡麵,然後一層一層的堆積焊接。在更先進的焊接技術之前,能掌握超厚件焊接技術的師父,都是國寶級人物。
能夠焊接的厚度約大,就越代表了這位師父的稀有程度。
隨著焊接技術,和機械機動化技術的發展。焊接超厚件,也曾出現過群魔亂舞的局麵,各種號稱人人可以掌握的非主流技術層出不窮,直到後來電渣焊接技術發展起來,一統江湖。
電渣焊,可以焊接超厚件,例如坦克裝甲。它的原理,是在焊接時,事先預留出30毫米左右的縫隙,焊接時候焊絲慢慢融化,堆積在縫隙中,一點一點填補完預留的縫隙。
但……
電渣焊,焊不了眼前這艘超級貨輪的超厚船體。因為電渣焊的缺陷也想當明顯,焊接時產生熱量極大,焊接時間長。在焊接時候,必須用夾具牢牢夾住兩塊焊件,保證不發生熱變形。
同時焊接時,需要特定角度,來保證焊渣堆積在預留縫中。這個角度以垂直最佳,如果傾斜,最大不能超過三十度,否則焊渣就會溢出。
瞧瞧現在龍溪灘工廠內,正在焊接的這艘超高速貨輪。它的重要部位裝甲厚度,竟然超過了兩米。剩餘大部分都是五十厘米到一米之間,這要如何焊接?
超級巨輪幾萬噸的重量,如何去固定,如何去旋轉,保證焊縫始終垂直?
紐波特紐斯造船廠來了,也要集體哭瞎在船台中。
唯一非主流解決辦法,隻能焊接前,先在焊接處,切割出小於三十度的傾角,用堆焊技術去半手工的一點一點去焊接。但問題來了,先不說打算焊幾年完成,這種強度超高的裝甲材料,又如何去快速切割出坡度?
焊接完之後,又如何保證焊縫的整體強度,不出現裂縫、氣泡、夾渣?
問這個問題,要先弄明白,在一戰二戰時,那些裝甲厚度在40到70厘米的無畏艦,是如何製造的。
簡單,人家根本不用焊接,也沒有那個焊接技術,直接薄裝甲一層一層用鉚釘拚接。
這也是製造一艘戰艦,動輒幾年工期,並且隻有特定工人才能製造的原因。
多層拚接成型的強度,自然要比鍛壓成型,再焊接的外殼裝甲,在強度,和抗金屬疲勞方麵,方麵差上非常非常多。也更耗時間,在二戰之後,這種技術就被大國淘汰。
讓全世界頭痛不已的超厚船體焊接技術,輕而易舉地,被龍溪灘造船廠,哦不,是龍溪灘工廠攻克了。
兩台轎車般大小的3D電子束金屬熔融打印設備,正一上一下,依靠磁力吸附在超厚的裝甲兩麵。它們依靠電子束,在內部真空的轟擊室內,瞬間將金屬專家調配出的特殊合金金屬粉末,轟擊成介於液態與氣態之間的高速流體。
這些流體通過特殊噴嘴,噴進被磁力機器人,托舉著的模塊裝甲預留縫隙中。
縫隙隻有五毫米寬,噴射出的璀璨流體,像粒子加速器中的粒子一樣互相碰撞,並迅速在輔助冷卻噴嘴的作用下冷卻凝固,附著在縫隙中間。兩台電子束打印設備,在做同步快速往複運動,像打印機一樣,快速將裝甲縫隙填滿。
裝甲是摻雜了硬質合金的裝甲,但這些打印的材料,可是金屬專家精心配比出的超硬質合金粉末。打印完畢之後,這條“焊縫”不僅在金屬觀察設備下,呈現完美金屬晶體排列,沒有任何暗傷與氣泡存在。
並且“焊縫”強度,要比這艘超級貨輪的裝甲還要高。
這才是真正的頂級工業技術,也葉青敢用一艘民用超級巨輪,抗衡軍艦的底氣所在。當然,它的成本也驚人的高。
說句難聽話,美國甚至再過五年十年,也不見得能掌握這種技術。
…………
又一天過去,龍溪灘工廠內,這艘超級巨輪,初見猙獰。
以船首為起點,最最純粹的合金鋼鐵氣息外殼,已經被構件了五分之一。在合金外殼的背麵,是一條條縱橫交錯,宛若蛟龍的合金龍骨。
這些合金龍骨中,添加了一定比例的鎳鈦記憶合金。金屬疲勞這個工業名詞在它麵前,永遠不會存在。
上午七點半。
葉青對高層宣稱,工廠內研發【電磁引擎】已經進入了關鍵時刻,這兩天他要駐紮在工廠盯著這個項目。
公司事務很好安排,安排完,葉青特意去做了個新發型。
原先葉青是黑色短發,這次把兩邊鬢角鏟短,上麵修的很有層次感,變成當下最潮最受年輕人喜愛的“飛機頭”,又染了點淡淡的,隻有在亮光下才能看出來的亞麻青。
一身普拉達潮款男裝,配上可以隨意變色的墨鏡,葉青現在就是一名又帥又年輕的公子哥。
上午十點,葉青帶著一名保鏢模樣的金屬專家,低調來到中雲機場。不走私人通道坐專屬飛機,而是走貴賓通道,坐頭等艙先飛往首都,再轉機前往日本。
三維相機是葉青的專屬物品,隻能自己使用,所以葉青要去參觀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