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彆精度差,意味著生物電波動幅度小,也意味著兩次生物電波對比誤差小。
不過這裡,不能單純按百分比大小來看。
高精度,雖然百分比很大,但她采集到的數據樣本更豐富,能夠從微伏,跨越到毫伏,等於有兩種對比方案。它隻會比奧托博克公司的感應貼片,識彆率更高。
葉青又重複了幾次動作,結果每次生物電波的誤差都有變化。
累計五次,葉青問電晶,如果讓程序智能識彆,那程序能從這些生物電波中,找到關鍵的,可以判定的手部收張信號?
“老板,這五次對比中,儀器采集到了四次,從32微伏,到66微伏之間的同步生物電波動。”電晶站在波示器前不停捏著尖尖的下巴,“如果建立完善的生物電數據庫,通過模糊對比,我想可以當做判斷依據。”
“但我不敢保證每一個人在采集數據時,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另外樣本采集次數也太少,我覺得最少有上萬次的數據對比,才能更確定一些。”
“采集到不難,公司裡有很多人。”
看似沒什麼進展,其實葉青覺得進展很大。隻要能精確判斷出收張手掌的信號,那就等於在1的基礎上,又多了一個2。因為可以把所有非1的信號,統統歸類成2。
“我們再來測試揮手的生物電信號。”
靜下心來的葉青,開始同步揮動左右手。
這個動作一直重複了十次。
通過對比,葉青驚奇發現,這十次動作中,竟然采集到十次,可以起到判定自用的相同生物電波動片段。
分析後,葉青和電晶一致認為,這個判斷來自手腕擺動時,釋放出的生物電信號。
並且是手腕肌肉在運動中,釋放出的肌肉生物電信號。因為它隻在微伏範圍內活動,並高度一致。
“有搞頭。”電晶看完對比圖,又看住了葉青。
“確實有搞頭。”葉青點點頭,一副“難道就這麼簡單”的不置信表情。
神經釋放出的手掌收張信號為1,非這個動作的信號為2。
那手腕或者手臂肌肉,在做特定動作時,完全可以列為3。
肌肉在運動中,當然也可以產生生物電活動,它隻是比神經釋放出的生物電信號要小很多。奧托博克公司的感應貼片識彆不了,電晶製造的這種完全可以。
1、2、3,就這麼容易的被找到了思路?
“老板,這一切也太簡單了吧?您不說奧托博克公司,在這方麵的技術是行業第一嘛,我覺得這第一,水得一塌糊塗。”
“我也覺得……”
葉青思考了片刻,說道:“歸根結底,應該還是工業技術能力的差距。或許他們沒有把感應貼片識彆精度,提高一個量級的能力。檢測微伏級生物電壓變化,他們可以做到,但那套設備會很笨重,有可能和醫院裡的心電圖記錄儀一樣。”
“另外檢測到這些細微變化後,能否把這個變化應用到機械運動中,又是一個問題。”
“這個難度比感應貼片更高,沒有我們的仿生手運動技術,再好的感應芯片也是白搭。”
“最後就是編程方麵難度了。”
“如何把這些信號,編程一套簡單有效的控製命令,也是個問題。”
電晶拍了拍胸口,說一切交給它。
簡單易懂?
這個好辦,電晶可以搭建一套仿生手的專用控製程序。然後啟用公司和工廠的超級服務器集群,讓帶有一定智能的程序,把人手的所有動作分拆開來,每一個動作模擬百億次,尋找出最簡潔的一套命令。
生物電的樣本采集?
工廠那邊當晚就開始量產高精度感應貼片,到了次日下午,五百套生物電采集裝置送到了公司中。
公司員工每人每天抽出兩小時,坐到椅子上胳膊貼上貼片,根據視頻一遍一遍,做出固定的雙手動作。
或是握手、或是鼓掌、或是端起茶杯,或是豎起讚歎,鄙視的手勢。
這些數據源源不斷彙集到超級服務集群中,每一個人,每一個手勢,都會被集中比對。
數據采集工作並不是一帆風順,這中間出現了許多意料之外的問題。
比如服務器對比到異常數據,提交給電晶審核時。電晶通過翻看監控錄像,發現這位員工在錄數據過程中,一隻手拿著手機看消息。
通過重複試驗,電晶發現當手機靠近感應貼片時,手機內正在工作的電子元器件,會釋放出電磁乾擾,嚴重影響貼片的識彆精度。
感應貼片在生產線上的封裝過程中,已經做了抗乾擾處理,現在看來做得還遠遠不夠用。
電晶很快給出了解決方案,目前數據采集時,這些感應貼片都暴露在外。放到產品上,它實際是安裝在仿生手,與用戶殘肢的連接處。隻要在仿生手的外麵添加電磁屏蔽隔層,就能完美解決這一問題。
有數據溢出的異常,也有數據大幅衰弱的異常。
調查後發現這個數據來源於一位年輕女員工,她在胳膊上擦拭過潤膚露,和防曬隔離霜。
防曬隔離霜中的鈦白粉和氧化鋅,嚴重阻擋了生物電信號的傳遞。
電晶讓產品部在使用說明書上,加了一條使用前,請清潔肢體連接處,不要塗抹化妝品的注意事項。
也有人既沒有玩手機,也沒有擦化妝品,數據卻一直異常。
電晶翻來覆去也沒查出問題原因,後來還是這位保潔部員工,自己想到了結症所在。她說她有輕微癲癇,去年在醫院做腦電圖肌電圖,醫生就說她神經放電異常。
類似問題還有很多。
但每一次,電晶總能迅速給出解決方案。
另外,第二代仿生手上的硬件改動也很大。
電晶在第二代仿生手內部,增加了一套類似幻晶手機的處理器係統。
用戶可以通過手機連接,自定義修改操作命令。也能通過手機,隨時隨地給仿生手的係統升級。
與殘肢的連接處,也被加長了一倍,這樣仿生手與用戶的連接更堅固。
電晶還把員工們在接觸各種物體時,手掌回饋出的神經信號,也采集出來。它嘗試把這些信號,通過仿生手的另一個神經回饋貼片,回饋到用戶殘肢末端,讓用戶體驗到真實手掌帶來的觸感。
目前這套係統還不完善,隻能模擬出30%的觸感,更像是麻麻的感覺。
但電晶覺得,可以贈送用戶一個采集芯片,讓他貼在自己身體其它部位,來收集觸感信號,然後量身定做出,每個人的專屬觸感。
忙碌中,米德醫院那邊也傳來消息,他們對仿生手的宣傳時機有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