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6章 三方得失(1 / 1)

寒門禍害 餘人 1091 字 2個月前

隨著陳洪宣讀的“今職,戶部尚書”落下,眾人的身體微微一震,這個聲音已然是在心頭久久地回響著。

林晧然壓抑著心頭的激動,卻是生起一份不真實的感覺,但還是極力平靜地接旨謝恩道:“臣林晧然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高拱等官吏跟隨著高呼萬歲之聲,然後紛紛從地上站起來,眼睛已然敬畏地望向林晧然,這個位居正二品的戶部尚書。

撲通!

在禮部衙門的外牆,有一個官員想要將這個結果公之於同僚,卻不知過於激動還是腿已經蹲麻了,才剛走兩步整個人就摔倒在地。

林晧然手裡拿著屬於正二品的五色誥封聖旨,織綿紋理為卷雲五彩龍,右首織有蔭紋雙龍圍護“奉天誥命”四字篆書,彰顯著這份聖旨的不凡。

他終究是經曆過太多的心情澎湃時刻,此次能夠官至尚書自然是不錯的結果,但拿不到也不見得會尋死尋活。

現在被委托戶部尚書一職,他反倒覺得身上的擔子重了一些,既有接下來跟徐階間的相互算計,又有時代所賦予的一份責任。

每個王朝的衰亡,從來都不是簡單的昏君奸臣,而是始於國家的財政出現大問題。而每個王朝的盛世,亦不能簡單歸功於明君賢臣,卻都是擁有一個健康的財政局麵。

現在他既然坐上戶部尚書這個位置,卻不能如同和坤那般粗暴地替皇上撈銀子,而是要趁機做一些利國利民的舉措。

“林大人,恭喜榮升尚書!”陳洪跟著林晧然是老熟人,這時從堂上走下來,亦是由衷地拱手祝賀道。

“此次有勞陳公公跑這一趟了,還請移步到署內用茶!”林晧然並沒有得意忘形,而是溫和地進行邀請道。

陳洪卻是輕輕地搖頭,顯得彆有深意地道:“不了,雜家還得趕著回宮複命,另外還一道有旨意要頒發!”

林晧然聽著這話,亦是頓時明白過來,跟著陳洪是心照不宣地交換了一下眼色,便是讓林福替自己將陳洪等人送到門外。

按說憑著林晧然跟陳洪的關係是不用賞錢這種俗套事,但陳洪後麵還帶著好幾名小太監,林福自然是一一塞上賞錢。

“祝賀林部堂榮升!”何賓等一眾官員紛紛圍上前,對著林晧然進行了由衷的祝賀道。

如果僅受皇上恩寵就罷了,卻是偏偏林晧然是一個如此有能力的官員,且還這般的年輕,此時不多刷臉更待何時?

林晧然並沒有端架子,而是溫和地進行了回禮。待林晧然一副有話要說之時,所有人都很是識趣,便是靜了下來。

林晧然麵對著在場的眾官吏,亦是即興演講道:“我跟諸位一般,從小研讀聖賢書,受聖人教誨,寒窗十載博取功名,入仕為官以推行聖人之治。諸位今日能站在這裡,已然是吾輩讀書人的佼佼者,隻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跟諸位共事一年多,深知諸君都是才能兼備之人。隻是我等為臣子,縱使一時不得其誌,亦當嚴行律己,持身而正,此乃真君子也。今我林某人幸得皇上厚愛,今日得以位列公卿、起居八座,替皇上執管大明財政。我林某人比諸君幸得先行一步,雖然已是持尚書印,但亦是不敢半點鬆懈。聖人有雲:舍之則藏,用之則行,今與諸君共勉!”

說著,他對著在場的官員鄭重地施予一禮。

眾官員早已經清楚林晧然的能力和抱負,看著他身居尚書仍如此的不驕不躁,還能如此端正地不忘初心,心裡更為佩服。

高拱想著剛剛的得意忘形,為著到手的吏部左侍郎而沾沾自喜,這兩相比較之下,真切地感到自己確實不如林晧然。

何賓等人是真切地感受到了林晧然強烈的人格,看著他如此高升,深知這是大明之幸,便是回禮並齊聲道:“謹遵部堂大人教誨!”

林晧然看著這幫同事一年多的部下,心裡亦是生起了一絲不舍,最後目光則是停留在高拱身上道:“高大人!”

“在!”高拱深知地位已經居於林晧然之後,想著剛剛的狂妄之舉,這個時候則是硬著頭皮拱手道。

何賓和龍池中是目睹先前的一幕,這時則是幸災樂禍地望向了高拱。

林晧然正視著高拱,顯得平靜地說道:“你的聖旨在先,今晚便由你先行舉辦榮升宴,本部堂的榮升宴安排在明晚!”

由於二個人同時升官,自然是要安排榮升宴的,通常是以尊者先辦。林晧然如此的禮讓,已然是給高拱一個很大的麵子。

高拱的老臉頓時一紅,卻是搖頭道:“大人是小瞧老夫了!今大人高升大司徒,老夫當與諸位同僚為大人慶祝!”

咦?

何賓和龍池中看著高拱如此大的改變,竟然還會主動參加林晧然的榮升宴,卻是有種太陽從西邊出來的感覺。

“好,那本部堂則卻之不恭了!”林晧然亦是沒有跟高拱進行謙讓,轉而將事情交給何賓進行操辦。

在眾人戀戀不舍的目光中,他離開了禮部正院,已然是要開始進行最後的工作安排。

當回到簽押房,林晧然看著牆上掛著的那副字:“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仿佛是昨天掛上去這般。

林晧然早些天就已經做好了交接的準備,這個時候需要進行吩咐的其實已經不多,甚至他什麼都不管亦不會出現什麼大差錯。

在他準備離開禮部衙門的時候,消息陸續傳了過來,此次的大調整已經有了最終的結果。

傳聞中的兵部尚書楊博的辭呈並沒有被皇上受理,吏部尚書亦沒有給有匿喪不舉前科的郭樸,此次的三位尚書分彆是:兵部侍郎胡鬆出任吏部尚書、禮部左侍郎出任戶部尚書、南京禮部尚書尹台填補禮部尚書。

在這一場大調整中,北係官員楊博沒有倒台,郭樸沒能起複,但高拱邁進一大步;徐係搶占了份量最重的吏部尚書;吳係則不逞多讓地占據戶部尚書和禮部尚書二個要職。

縱觀此次朝堂的大調整,各方都算是有所得失,雖然徐黨的勢力有所增強,但沒有形成真正一家獨大的局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