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滿朝嘩然!.(1 / 1)

攝政大明 蟲豸 1835 字 2個月前

……

太子離京之後,從北京城到南京城,一路上嚴查著“南巡籌備舞弊案”,如今曆時近兩月之久,終於功畢歸京了。

這般大事,自然引起了滿朝文武的重視,而德慶皇帝也不耽擱,馬上宣太子覲見。

接下來,無論德慶皇帝還是朝中百官,在等待太子進殿的這段時間內,皆是有一些神思不屬,暗中考慮著太子回京後的政局變化。

於是,一時之間,大殿內氣氛顯的有些沉悶,德慶皇帝與眾大臣們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閒話。

不過,針對太子回京的事情,趙俊臣早已經做了充分準備,此時並沒有考慮太多,隻是趁著這段時間,總結著之前的殿試排名。

拋開李純臣出乎意料的名列二甲第十七名之外,其他考生的排名倒是與趙俊臣預料中相差不大。

本屆殿試的狀元周素文,雖然實力不凡,但若論真正的學問才華,應該還是遜色於趙山才的,而德慶皇帝之所以會欽點他為狀元,恐怕還是看在周尚景的麵子上——事實上,當初德慶皇帝任命周尚景為閱卷大臣,本就是一場交易,如今對周素文的特殊照顧,也是這場交易中的一項默契——隻是周尚景門下的官員們看到了周素文勇奪狀元後,認為周尚景後繼有人,接下來必然會士氣大振、愈加團結,所以也會更難對付。

趙山才的學問與才華,在本屆考生之中,原本是當之無愧的魁首,隻是因為朝堂中無人相助,所以才落到第二名——若是趙山才投靠了趙俊臣,趙俊臣自然會為趙山才全力爭取,奈何趙山才投靠了太子一黨,而太子一黨最是標榜“公正”,自然不會私下幫助趙山才,隻是在如今的朝堂形勢之下,太子黨人的“公平”對趙山才而言,何嘗不是最大的不公平?至少,本應該是他的狀元成了周素文的囊中之物。

至於榜眼曾煒,本身才華不弱,又得到了趙俊臣的暗中幫助,如今獲得第三名榜眼倒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再加上曾煒的眼光、見識、手段皆是不凡,所以趙俊臣已是暗中決定,日後會全力的培養與扶持於他,而在趙俊臣的全力扶持下,想必曾煒也很快就會成為趙黨中的核心人員之一。

不過,柳子岷竟然能夠獲得二甲第七名,在投靠了趙俊臣的一眾考生中,其名次僅次於曾煒,可謂是意外之喜,此人雖然見識、手段、城府皆遠不如曾煒,私德也令人不齒,但優點是辦事用心、見機奇快,再加上他那位曾是清流領袖的亡父頗有聲望,所以趙俊臣決定今後還是要扶持一下柳子岷。

除此之外,投靠了趙俊臣的二十一位考生之中,還有十一人進入二甲,另十人則是名列三甲,對趙俊臣而言,這一屆的殿試可謂是一場大豐收,而趙俊臣日後也會根據他們的名次、能力、心智、為人等等方麵的差彆,分彆給予不同程度的提拔扶持。

“我的那些黨羽們,儘是些雞鳴狗盜、歪瓜裂棗之輩,雖說聲勢漸大、人數不少,但其中可堪重用的卻沒幾人,如今也該注入些新鮮血液了……這些考生在我的幫助下科舉得官、身上早已是打上了‘趙黨’烙印,今後又會在我的幫助下步步高升,忠心不成問題,最重要的是他們初入官場,還沒有被官場的大染缸改變了顏色,隻是有些喜歡投機取巧罷了,可塑性較強,若是培養好了,或許才是我在廟堂中真正崛起的開始……”

而就在趙俊臣心中規劃著趙黨今後的發展路線之時,大殿之內突然有人揚聲道:“太子殿下到~!”

……

當太子朱和堉大步邁入太和殿的時候,趙俊臣轉頭偷偷打量之間,眼中卻是露出了意外之色。

無他,隻是一段日子不見,太子朱和堉的氣質之間,竟是有了極大的轉變。

或許是因為太子朱和堉這段日子以來一直在各地審辦貪官、手中掌握著生殺大權的緣故,此時太子朱和堉在舉手抬足、顧盼之間,總給人一種霸氣十足的感覺,這種霸氣配合上他原本的堅毅與剛正,更是會給人一種極大的壓迫感,許多心中有鬼的貪官,此時看到太子朱和堉的模樣,竟會不由自主的膽怯慌亂。

朱和堉的霸氣與威勢是如此的明顯,以至於太和殿內的百官皆是有所察覺,一眾清流們自然是歡欣鼓舞,隻覺得太子經過這次離京辦案,果然是成長不少,而太子有了這般霸氣與威勢,今後自然可以儘掃朝中魍魎、群邪辟退、還乾坤之朗朗!

然而,趙俊臣卻暗暗搖頭。

在趙俊臣看來,太子朱和堉這次離京辦案,或許真的成長了許多,但成長的方向卻是錯誤的!

正所謂剛則易折,太子原本就已經十分剛直了,若是再學會一些圓滑與變通,從此剛柔並濟,今後未嘗不能成就一番大事業,奈何太子朱和堉在審判“南巡籌備舞弊案”期間,手中掌握著生殺大權,又有廠衛相助,沿途的貪官們在太子麵前戰戰兢兢、絲毫不敢違抗,卻讓太子朱和堉錯以為這世上的貪官們皆是軟弱無能之輩,不僅沒有學會圓滑與變通,反而愈加強硬了。

“這般變化,倒不是意想不到的收獲……”

趙俊臣暗暗想道。

……

正在趙俊臣暗思之間,太子朱和堉已是來到禦階之前,向德慶皇帝跪拜道:“父皇,兒臣奉旨審辦‘南巡籌備舞弊案’,如今已儘全功,前來複命!”

另一邊,德慶皇帝看到太子朱和堉的轉變,也是意識到了一些不妥,不由眉頭暗皺,但並沒有表現出來,隻是不動聲色的問道:“哦?‘南巡籌備舞弊案’已是辦完了?結果如何?速速向朕報來。”

太子朱和堉一臉的堅毅,抬首答道:“父皇,兒臣這次奉旨查案,由北直隸一路查到南直隸,發現沿途的地方文武官員,大多數都有參與‘南巡籌備舞弊案’!又經兒臣嚴查之後,如今有七十一名官員已是罪證確鑿,被兒臣奉旨罷官並抓捕入獄,其中,共有七品以下官員三十二人,七品以上縣令級官員二十九人,五品以上的知府級官員七人,三品以上省道級官員三人……

……另外,還有二十三名地方官員尚有嫌疑,品階不等,隻是因為時間倉促,兒臣一時間還沒有抓到罪證,隻是將他們控製起來,還請父皇下旨,命兒臣繼續嚴查……

……此外,兒臣在審案期間,發現‘南巡籌備舞弊案’不僅涉及沿途官員,在各地的鄉紳與商賈之中,也有許多人參與其中,如今兒臣已是將其中犯案最嚴重的三十餘人拘捕下獄,至於這些犯案的鄉紳與商賈究竟該如何懲辦,還請父皇下旨……”

德慶皇帝雖然城府深沉,但聽到朱和堉的這些稟報,麵色不由大變!

他完全沒能想到,太子這次離京辦案,竟然在短短時間之內,先後定罪了七十一名地方官員!並且還有二十三名地方官員待審!更還有大量的地方鄉紳與商賈被抓捕!

這麼多的官員被定罪,那麼從北直隸到南直隸的地方官,豈不是差不多被太子朱和堉一掃而空了?!

這般情況一旦被世人所知,究竟會造成多大的朝野震動?在百姓眼中,如今的朝廷又將是怎樣的藏汙納垢?這麼多的地方官員下馬,地方的治理又該如何進行?因為德慶皇帝南巡而牽扯出了這麼大的舞弊案,可謂是自古未有,後人又該如何評價德慶皇帝與大明朝?

這麼多問題,難道朱和堉從未考慮過嗎?

自古便有“法不責眾”一說,難不成朱和堉竟是從未聽說過嗎?

事實上,不僅德慶皇帝麵色隱隱泛白,隨著朱和堉的話聲落下,太和殿內的文武百官,也皆是震驚了!

然而,還不待德慶皇帝與百官從震驚中清醒過來,朱和堉又在太和殿內投下了另一枚重磅炸彈!

“父皇,兒臣這次奉旨嚴懲各地貪官,發現這些貪官大都是首輔周尚景、閣老黃有容、閣老沈常茂三人的門生故吏,這些年來這些貪官之所以能升任到今日的官位,也全靠這三位閣老的扶持與舉薦,所以兒臣還要彈劾三位閣老識人不明、用人不當、任用私黨之罪!”

此時,太子朱和堉一臉的剛毅與正氣,但口中的話語,卻是讓滿朝文武愈加的嘩然!

好嘛!朱和堉把北直隸到南直隸之間的地方官員清掃一空不談,如今更還一口氣彈劾了三位閣老!這需要多大的魄力與莽撞?又會造成多大的震動與混亂?

一時間,百官皆是議論紛紛,太和殿內的情景也愈加混亂嘈雜。

而就在此時,麵色變幻良久的德慶皇帝,終於開口說話了。

“朕的身體有些不舒服,今日就先退朝吧,諸般朝議,明日再說!”

說著,德慶皇帝也不理會太和殿內的混亂,就這麼起身離開了。

步伐匆匆,神色肅穆。

隨著德慶皇帝的離開,太和殿內的情況終於再也不受控製,百官們或是相聚在一處議論紛紛,或是尋找各自的靠山商議應對之策,一時間太和殿內變得混亂不堪。

正如趙俊臣的預料一般,隨著太子朱和堉的回京,原本已是漸漸趨於平靜的廟堂,再次熱鬨了起來!

事實上,若是沒有趙俊臣在暗中的推波助瀾,恐怕事情也發展不到這一步!

隻是,對於這一切,趙俊臣卻好似事不關己一般,隻是看了一眼依然站立在禦階之下的太子朱和堉之後,搖了搖頭,並轉身向著太和殿外走去。

事實上,因為趙俊臣的影響力目前還僅止於京城,在地方上並沒有多少朋黨,這次“南巡籌備舞弊案”的涉案官員也沒有多少是趙俊臣的黨羽,所以太子朱和堉這一次並沒有指名道姓的彈劾趙俊臣,這般情況在近年來倒還是首次!

所以,從某方麵而言,這次事情與趙俊臣確實沒有太大的關係。

而看到趙俊臣的離開,一眾趙黨成員也連忙跟隨。

他們並不清楚趙俊臣的計劃,隻覺得如今朝廷形勢混亂,想要與趙俊臣商議對策,看看能不能渾水摸魚。

隻是,趙黨眾人剛剛離開太和殿,就見太監張德匆匆來到趙俊臣的身前,並輕聲說道:“趙大人,陛下有旨,要您前往禦書房覲見。”

……

PS:看到大家的投票、打賞和留言,蟲子非常感動!謝謝大家!

……(未完待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