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3.群策(1)(1 / 1)

黃金漁村 全金屬彈殼 1089 字 2個月前

中國的祈雨文化源遠流長。

《呂氏春秋·季秋紀·順民篇》就有記載:“昔者,湯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湯乃以身禱於桑林曰:‘餘一人有罪無及萬夫;萬夫有罪在餘一人。無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傷民之命。’於是翦其發,以身為犧牲,用祈福於上帝。民乃甚說,雨乃大至。”

這裡講述的就是成湯以身為民祈雨故事,流傳很廣,這種行為後來為曆代所繼承,於是祈雨成了古代的一種政府的行為,上到皇帝,下到縣令都會舉行這種活動。

古代紅洋自然也有祈雨活動,當地民諺雲:夜夜防賊,年年防旱。

這方麵龍頭村沒什麼經驗,因為以前規模的祈雨活動至少都是縣級領導部門來組織的,多數村子搞不了這樣的活動,也沒資格來搞。

現在敖沐陽要搞祈雨龍王爺的活動,其實還挺有難度的,村裡沒有搞過,他沒有經驗,這得需要彆人幫忙了。

楊樹勇願意幫他,他在鄉村地區的人脈比敖沐陽要廣的多,答應幫他問問山裡麵的村子,看看他們有沒有搞過祈雨活動,有沒有什麼可以借鑒的經驗和借用的工具。

當地有句話,叫紅洋群島半千荷,整片地區雖然三麵是水,但卻是海水,淡水資源還是非常緊張的。

前灘鎮這邊特彆是龍頭村、王家村、龍旺莊等一乾村子,因為環繞龍涎湖而建起,所以曆史上吃水問題一直不大,祈雨這種活動搞的就少,倒是山內有些鄉鎮村莊缺少地下水資源,偶爾會在乾旱時節搞個祈雨活動,這些活動規模肯定比不上縣裡,但終究有些經驗可以用。

楊樹勇幫他跟其他村聯係,他自己去鎮上找了呂誌超。

呂誌超更熱情的接待了他,整個鎮政府的工作人員對他都很熱情,看大門的老頭碰見他的時候還說要跟他切磋兩手,這一切自然源於先前他在擂台上擊敗郭曉西為鎮爭光一事。

進入辦公室,呂誌超遞給他一瓶冰鎮的涼茶,感歎道:“這天可是越來越熱,還沒到八月呢,這能熱死個人。”

正好,他主動提起這話題,敖沐陽就接了上去:“對啊,光是熱就罷了,還沒有水,一直不下雨,這怎麼辦?我決定搞個祈雨的活動。”

他前幾天在電話裡把這事給呂誌超提過了,今天聽他再提起來,呂誌超並不意外,並明白他的意思:“嗯,是村民給你壓力了?”

敖沐陽道:“對,一是死馬當活馬醫,二是大家夥找點事乾,不是真為了求下雨來,而是互相娛樂一下,給大家提提乾勁。”

呂誌超伸出手指點了點說道:“這點不錯,我讚成。自古以來,這祈雨活動體現的就是勞動人民那一種跟乾旱爭鬥不屈的精神,這是一種在祈請上蒼時表現出的敢於對神靈懲罰的勇敢和機智,一種在困苦中積極樂觀的態度,展現出咱們漁家人在天災麵前團結協作、同心同德的尋求希望的意誌!”

這番話把老敖聽的直眨眼,好一會他才反應過來:什麼也彆說,鼓掌就行了。

現在他明白了,人家呂誌超能做鎮高官不是靠背景,這嘴皮子也是666,同樣一件活動,在他嘴裡說出來是迷信,在人家嘴裡說出來就是炎黃精神的體現。

聽了呂誌超這番話,敖沐陽甚至覺得這祈雨活動必須進行,不進行就對不住好不容易碰上的這個大旱天。

呂誌超可不是就會那麼幾句,他繼續說道:“和其他漁家傳統一樣,祈雨的活動正在消逝,這可不行,它是咱們漁家文化蘊藉的精神體現,應該傳承下來,並發揚光大。”

“為什麼呢?因為以後子孫後代還會遇到天災,咱們得讓他們了解,祖宗前輩們在沒有發達的科技實力支撐的時候,麵對天災是怎麼做的!”

他滔滔不絕的說了一會,猛的又想起一件事來:“對了,敖主任,咱們當地的祈雨風俗中,不會鬨出人命吧?”

敖沐陽揮手道:“那肯定不能……”

“那就行,咱們一起籌備一下,搞個祈雨的活動。不過咱們就把它當一項傳統活動就行,不要過度的宣傳,因為近段時間就要下雨了。”呂誌超說道。

敖沐陽下意識的點頭,等他反應過來後懵了:“啊?近段時間要下雨?我看天氣預報說未來十五天還是沒雨呀,頂多下月有幾個多雲天。”

呂誌超笑道:“多雲天出現,就可以下雨了,這你想不到?”

“人工降雨?”

“除此之外,還能是什麼?”

得知可以人工降雨,敖沐陽便精神一振:“呂書記,既然可以人工降雨,那咱們乾嘛還去搞求雨活動呀?那不是多此一舉?”

呂誌超說道:“終歸是咱們漁家的傳統活動,多年沒搞了,搞一搞也挺有意思,不是嗎?”

在這件事上他比敖沐陽還要積極。

經過一番打聽,祈雨的具體流程就出來了。

海邊鄉鎮都有廟宇,南方是媽祖廟,北方就是龍王殿了,前灘鎮上也有這樣一座小廟,叫做二聖廟,供奉的是龍王爺和觀世音菩薩。

到時候祈雨就是先找人去廟裡讀一份帖子,介紹當地遇到旱情了,然後把供奉的龍王爺塑像給抬到院子裡暴曬三天,這三天裡參與祈雨活動的人員要齋戒沐浴。

三天之後是正式的祈雨活動,先在廟裡敲鑼打鼓、舞龍舞獅,再去海裡請‘龍靈’,請到龍靈以後再把龍王爺給供奉起來,到時候再讀一篇祈雨書,這事就算完了。

因為市裡開始組織對地方鄉鎮進行人工降雨了,所以他們活動得加緊時間籌備。

首先是選一個去廟裡讀文書祭帖的人,根據楊樹勇打聽到的風俗說法,這事以前都是地方最高領導來乾的。

呂誌超一聽這話趕緊擺手:“不行不行,咱們黨員可以參與這活動,但不能當出頭鳥,換個備選人。”

楊樹勇說道:“那就得用輩分最高的老人了。”

呂誌超點頭道:“這個可以。”

楊樹勇和敖沐陽對視一眼,臉上露出為難之色:“可咱們鎮上的村子矛盾多多,輩分之間並不統一,誰知道輩分最高的是誰?”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