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曹孟德四策禦敵(1 / 1)

三國之最風流 趙子曰 1329 字 2個月前

劉表看過荀貞、孫堅的這第三道表後,沒有袁術那麼多的想法,因為他現下的主要精力都在黃祖部曲與袁術部隊的拉鋸戰上。

自從袁術那邊加了一個呂布後,原本相持的戰局漸不利於劉表這邊。

呂布真是能戰,他的部曲也真是精騎,他加入袁術陣營未久,就幫著袁術把袁術部隊在江夏的戰線向南推進了百餘裡,現已將至江夏的郡治西陵。

西陵在長江的北岸,一旦此地被攻克,那麼襄陽的東翼就將受到威脅,袁術部隊完全可以由此向西,接著進攻安陸、雲杜等縣,然後沿漢水北上,配合襄陽北部的袁軍,兩路夾攻襄陽。

固然,看眼下的局勢,黃祖已親率精兵入駐西陵,固城堅守,同時呂布也因為數戰兵疲,自已回到南陽,而今留在西陵前線的隻有他帳下的數部兵馬,西陵尚不大可能會在短期內被攻陷,退一步講,即使西陵被攻陷,袁術部隊要想迂回襲至襄陽的側翼,也還要再攻下數座縣城,路途有數百裡之遠,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卻是必須要對此早作提防的。

因了有這層擔憂,劉表儘管看出了荀貞、孫堅這第三道上表的真實用意,卻沒有投之太多的關注。經與蒯良、蒯越、蔡瑁等商議過後,針對目前之形勢,劉表做出了兩個決定。一個是軍事上的,他決定加強防禦,一個是政治上的,他決定遣使去長安,給天子進貢。

軍事上的決定不必多講,既處下風,理當以加強防禦為要。

他的這個政治上的決定卻是在經過蒯良等數次的爭論之後,他才下的決心。李傕等確然是賊,然天子在長安,就是朝廷在長安,就是大義在長安,李傕為拉攏袁術,使馬日磾授袁術左將軍印,假節,封陽翟侯,相比之下,劉表僅一荊州刺史的官銜而已,於政治號召力上大為不如,為能與袁術在這方麵抗衡,他隻有遣使入朝,以期得雖為賊卻掌權的李傕等之封拜。

同時,他也遣使去揚州,欲與陳溫結盟。

一時間,陳溫卻是成了一個搶手的香餑餑。

荀貞、孫堅的前兩道上表,袁紹可以不理,這第三道上表他不能不理了。

拿著這道上表,袁紹示與趙岐等人看,想及此前他對荀貞的幫助,而今荀貞卻落井下石,心中大恨,麵上神色從容,溫言笑語,說道:“鎮東、討逆二君,羽翼稍成,竟便以大義責我,托以朝廷之名,究竟是忠是奸,天下有識者眾矣,皆可自辨。”又奮色壯聲,說道,“至於漢室蒙塵,賊亂長安,吾豈不知?吾心豈不痛?奈何公孫伯珪叛逆,恃兵強,來奪我冀,我如不與戰,冀將為他所有,我又哪裡能帶兵勤王,滅李傕諸賊,迎天子還舊都?”

趙岐等皆道:“將軍所言正是。”

袁紹修書一封,遣人送去給曹操,信中他對曹操說道:君與鎮東故交,熟知其人,鎮東今托名大義,意欲何為?君有何應對策,可回書告與我知。

曹操沒有在魏郡,他先是從兗北回到東郡,繼之整軍北上,與田楷交戰於平原、甘陵,數戰皆勝,現已拔高唐,正在考慮下一步的作戰目標。

高唐在黃河南岸,占據了這裡,就等於堵住了田楷南犯兗州的進口。接下來,曹操可以沿河向東北進攻,繼續攻略平原郡,也可以轉而從東郡的聊城、博平等地向北進攻甘陵國。

接到了袁紹的來書之後,曹操長歎不已。

夏侯惇等將校問道:“明公緣何歎息?”

曹操說道:“海內鼎沸,群雄並起,關東州郡互戰,儘為私利,幾無乃心王室者。貞之、文台的這道上表,看似忠誠,而其意卻定不在此。”

“他兩人意不在此,則為何?”

“貞之先已借追擊黃巾為由,進兵強駐任城,又駐東平,今他與文台共上此表,我料他勤王是假,意必在效其故智,欲借本初與公孫伯珪相爭之際,找個借口,進一步地謀我全兗。”曹操頗有點痛心疾首,連拍案幾,說道,“我與貞之故交,與他初識時,深覺他滿腹赤忱,唯思報國,近年以來,其人其行卻陡然大變,我也不知他此前的作為是假的?又或是因為有了一州為資,致意滿誌得,而遂竟有不臣之心?此君折節下士,能得眾心,麾下又精兵強將,謀臣高明,善戰無前,若能為漢忠臣,則漢家之幸,如不然,我輩之大敵也!是我所以歎息!”

曹操又道:“孫文台昔討董卓,亦極忠勇,當年你們也知,關東聯兵雖盛,舍軀命與董卓爭者,文台、貞之、允誠與我而已,今他卻從貞之,甘為黨羽,痛哉惜哉!此人雖無士望,知兵敢戰,部曲多百戰士,精銳能鬥,有他為羽翼,貞之若果有不臣心,恐更難製矣。”

夏侯惇說道:“漢室雖微,而猶有如將軍這樣的忠臣,鎮東、討逆若真的存不臣心,惇等願從將軍共討之!”

陳宮看完了袁紹的來書,思忖多時,對曹操說道:“觀鎮東、討逆舉止,鎮東以廣陵太守攻得徐境,強駐任城、東平,討逆無詔擅破陳、梁,此二君確非良臣,應是如將軍所言,此次他兩人上表,意必在我兗。袁將軍詢問將軍有何對策,敢問將軍,可已有良策相應?”

曹操不假思索,說道:“我思得有四策。”

“將軍請言,宮敢聞之。”

“請趙公去書朱公,述說利害,言明貞之、文台兩人之本意為何,使朱公辭盟主位,此其一。”

請趙岐給朱俊寫一封信去,把荀貞、孫堅推舉他為盟主的用意講說清楚,讓朱俊明白他被荀貞、孫堅當了槍使,自動辭去這個所謂盟主的位置,從而使荀貞、孫堅在名義上受到挫折。

陳宮說道:“先弱其名義,此正策也。”

“貞之如謀兗,我料他必先攻泰山。泰山一下,則兗境儘在其握。當去書劉兗州、應仲遠和允誠,提醒應仲遠,一定要加強泰山與徐州沿邊的守備,防止貞之突襲,請劉兗州暫止與兗北黃巾之作戰,做好馳援應仲遠的預備,並使允誠加緊防範東平、任城的徐州兵。此其二。”

荀貞、孫堅連上三表,就好比開弓,已經把弓弦拉滿了,即使說動朱俊主動放棄盟主的位置,他兩人也不會因此而就放棄計劃,所以,第二步就是得在軍事上積極地做準備。

陳宮點頭說道:“再加強防備,理該如此。”

“本初與劉景升書信甚勤,可去書劉景升,請他調兵進駐荊、揚邊界,再去書陳元悌,使之聯結揚州諸郡,令貞之顧慮廣陵、九江,不能全力圖兗。此其三。”

曹操的這第三個對策有實行的難度,劉表可能無力相助,陳溫是汝南人,與袁術、袁紹俱相熟,和曹操也熟,荀貞一下子成了他們共同的敵人,他倒是很有可能會響應曹操的這個計策。

陳宮不由稱讚,說道:“圍魏救趙,此妙策也。”

“再請趙公去書劉幽州,使他集兵由後擊公孫伯珪,本初固守防線,以耗公孫伯珪之銳,我即日便引兵擊清河,以奪魏郡側翼,削公孫伯珪之形勢,此其四也。”

曹操的前三策,弱名義、強防備、借外援,雖皆可用,但荀貞、孫堅覬覦兗州等地的根本緣故卻是在袁紹與公孫瓚的相爭,所以,要想徹底解決此事,還是要把擊敗公孫瓚作為重點。

陳宮拊掌說道:“袁將軍如肯從將軍此策,公孫伯珪何足定也?公孫伯珪一敗,鎮東、討逆將不足為患矣!將軍此數策,誠皆高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