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鎮東王師入長安(一)(1 / 1)

三國之最風流 趙子曰 2375 字 2個月前

兵敗如山倒,這一潰退就是沒有止歇。

李傕、郭汜兩部的數萬步騎,如同一窩蜂似的,亂糟糟一團,皆向西邊的霸陵方向逃竄。

騎兵踐踏步卒;步卒丟盔棄甲,隻嫌自己跑得慢,後邊的攆上來,撞到前邊的,被撞到之人來不及爬起,又無數隻腳踩上。更有那凶悍的,衝著擋住路的,索性揮矛亂戳。自相已是殘殺,再加上徐榮、關羽、張飛、孫策等所率之步騎的追殲,一路上不知丟下了多少屍體。

若被李傕、郭汜逃入霸陵縣城,雖然荀貞一樣能把城打下,但免不了還得再費一番功夫,所以入夜之後,荀貞命令諸將繼續追擊。

夜空中繁星點點。

這個時候,如果從空中往下看,可以看到沉默矗立的驪山之西北邊,奔流不息的渭水南邊,於此塊寬闊的土地上,前頭是散滿荒田、原野,深一腳淺一腳,摸黑亂逃的四五萬敵人,後邊是一支支舉著火把,如似條條火蛇的追兵隊伍,凡是被火蛇追上的,就將會被火蛇吞噬。

受到荀貞“擒獲李傕、郭汜者賞千金,奏請天子列侯之封”這道軍令的激勵,如劉備這等極度渴求功名的將校,對李傕、郭汜部中的尋常將校以及普通兵卒壓根都已瞧不上眼,即使追上,也是絲毫不顧,最多如果擋在前頭,隨手殺之或者驅散了事。

一陣陣的大呼在這夜色中起伏響起:生擒傕賊!生擒汜賊!

又一陣陣較小的大呼響起:李傕在那裡!郭汜在那裡!

千軍競逐,如萬舸爭流,一條條耀眼的火蛇把濃重的夜色劃破。

地上點點的火光正與星空相映。

荀貞、孫策兩部窮追不舍之下,李傕、郭汜兩人帶著從吏親兵,夾在亂兵裡頭,一在北,一在南,也是拚命地悶頭逃竄,偶爾停下,歇歇馬力,後邊追兵聲近,隻能起身,接著奔逃。

逃了一夜,以為追兵總該歇歇了,卻追兵依然不止。

李傕大罵:“沒見過人頭麼?這般不要命!”

霸陵城已然相距不遠,李傕提前派去傳令的軍吏,倉皇回來,向李傕報告:霸陵的留守兵馬聞李傕、郭汜兵敗,已然棄城,渡灞水而逃。

李傕怒不可遏,罵道:“懦夫。”

雖有心先逃入霸陵城中,收攏殘部,可是守軍已逃,追兵又不停息,卻沒有機會。

逃了一整夜,天光已亮,李傕提著馬鞭,惶惶地轉了幾圈,作出決定:先過了灞水再說!

趕到灞水岸邊,橋上已擠滿了潰兵,正在爭搶過河,有那水性好的,則乾脆下河泅渡。

李傕的親兵上前,揮刀砍殺,把橋上的潰兵打散。

李傕乃過得橋去。

這些兵士是他的本錢,過了河後,李傕沒有立刻就走,而是命令,把早就收起的將旗展開,豎立岸上,叫李儒等分頭在河邊收攏過了河來的殘部。

小半時辰前後,一個軍吏驚慌叫道:“將軍!追兵來了,趕緊走吧。”

李傕看去,見河對岸出現了荀貞所部的軍旗,他細細觀之,說道:“對麵追來的隻是小部隊,非是荀賊主力,急什麼!”

李傕畢竟宿將,猶能穩住,對岸的潰兵卻急,儘管這支最先追來的敵軍的確人數不多,可他們毫無迎鬥之意,要麼跪倒地上,垂頭喪氣地等著當俘虜;要麼等不及再從擁擠的橋上逃,顧不上時已入夏,河道漲滿,水勢湍急,也顧不上自己會不會遊水,噗噗通通地跳入河中,整個河麵水花四濺,如下了無數隻鴨子,——隻李傕眼見,很快就被淹死的兵士便不知凡幾。

又過了不知多久,或許很長,也許很短,對岸出現了荀貞、孫策部大隊兵馬的蹤跡。

時刻緊盯對岸情形的軍吏稟報:“將軍!劉備的將旗!還有黃蓋的將旗!”

李傕知道到繼續逃跑的時候了。

通過這段時間,大約收攏到了潰卒三兩千,他便就下令,把這數千潰卒組織起來,同時,遣親兵到橋邊燒橋。橋上仍有李傕、郭汜部的兵士,火勢一起,不但橋被燒著,橋上的兵士也被燒著,數十、成百的火人慘叫著,從橋上落入水中,那慘狀不忍多言。

離開灞水東岸,行到傍晚,路經一處破敗的亭舍。

逃了一夜一天,乾糧沒怎麼吃,水也沒喝上幾口,李傕又餓又渴,委實吃不消了,跟著他逃到此地的敗兵也都是氣喘籲籲,體力不支。

李傕因下令就地休整。

敗兵們散開去,尋找吃食。

幾路斥候奉李傕之令,分往東、東北、東南等各個方向去,探查荀貞、孫策所部追兵現下的位置。李傕並派了軍吏趕往長安,去傳李傕之令,叫留守的李應等遣兵過來接應。

卻幾路斥候出發未久,便有一路斥候折回。

李傕在喝水,驟然見斥候回來一路,大驚失色,水咽得急,差點嗆住,吐出來,倉促跳起,驚惶遠望,問道:“荀賊追兵又追來了?”

斥候稟道:“將軍,非是荀賊追兵,小人等在東南邊數裡外,看見了郭將軍的將旗。”

原來是發現了郭汜。

李傕惱恨決戰之時,郭汜的陣地先潰,聽到他的名字就怒火中燒,呸了口,說道:“盜馬虜居然沒死,倒是命大!”不是荀貞追兵,他放下心來,重坐下去,拿著水囊接著喝水。

一個微弱的聲音在他身邊說道:“明公,昨日戰不利,我軍大敗,現明公收攏到的兵馬不多,便是還回長安,荀賊若追擊而至,隻怕也不易抵擋。儒之愚見,何不召郭將軍來見?看看他身邊還有多少兵馬,與其部合做一支,再回長安。”

這說話之人跌坐地上,麵色慘白,嘴角泛出白沫,說話時不斷喘氣,是李儒。

李儒是涼州人,浸染當地尚武的風氣,少好輕俠,而且又前後在董卓、李傕等的軍中多年,因是雖為文士,體力還是有些的,也會騎馬,所以竟是跟著李傕逃了出來。

李傕說道:“本公才收攏到這點殘兵,他又能有多少兵?”

李儒說道:“明公,儒之愚見,多多少少,總歸是個助力。”

李傕便令主簿去召郭汜來見。

主簿應諾,在斥候的引路下,出亭舍往東南去。

李儒踉踉蹌蹌從後趕出,追上主簿,拉住他,低聲說道:“見到郭將軍,不可言‘召’,便說大司馬請他相見。”

主簿心領神會,應了聲是。

李儒回到亭舍內,李傕問他:“做什麼去了?”

李儒說道:“儒去交代,見到郭將軍後,務必催促郭將軍快些過來,免使明公久候。”

李傕說道:“你卻是曉事的。”

李儒窺視李傕神情,猶豫片刻,說道:“明公,儒之愚見,待會兒見到郭將軍後,為大局起見,明公最好容忍他三分。如公所言,他本盜馬虜,粗莽之徒,明公又何必與他一般見識?”

李傕看了李儒兩眼,說道:“我也給你提個意見。”

“明公請示下。”

李傕說道:“你能不能以後不要一句一個‘愚見’了?我琢磨著,這回敗仗,是不是就是因為你總是‘愚見’?愚見、愚見,總是愚見,本公怎能不敗?”

李儒啞口無言,沒什麼敢說的,隻能唯唯,賠罪而已。

李傕也就不再理會李儒,盤腿坐在地上,接過親兵遞來的胡餅,就著從不遠處溪流中灌來的清水,一邊大口吃餅,一邊大口喝水,看到李儒喉頭蠕動,問他說道:“你餓了麼?”

李儒怎會不餓?賠笑說道:“不敢隱瞞明公,儒是有些腹饑。”

李傕把手中剩下的半拉餅丟給他,又問從吏要來一個。

李儒忙狼吞虎咽吃了起來,半個胡餅下肚,饑火略得撫慰。

又等了一會兒,亭舍外頭傳來戰馬奔騰之聲。

旋即,郭汜的聲音響起:“叫他出來見我!”

李傕聞聲作色,怒道:“膽敢如此無禮!”

李儒苦苦進勸:“明公,儒之……,明公,大局為重!大局為重!”

李傕忍住氣,出亭舍,來到院中。

郭汜已在院內。

兩個人,你看我,我看你,皆是灰頭土臉,狼狽不堪。

李傕瞪著郭汜,冷笑嗬嗬,好一會兒沒說話。

郭汜怒哼哼,說道:“你瞧我作甚?請我過來,又不出聲!”

“昨日戰時,我令你遣兵相助,你為何不助我?”

郭汜怒道:“你叫我相助你時,孫賊攻我正緊,我怎能助你?”

“交戰正酣,本公正欲破賊,你陣為何先潰?”

郭汜怒道:“我陣縱然不潰,你就能守得住麼?還你正欲破賊?我陣之潰,還不就正是因為你的陣先動!”

眼見兩人吵將起來,李儒趕忙相勸,說道:“二公息怒,昨日之戰已然敗矣,再說也是無用,以儒……,以儒之見,現在不可再作爭吵,宜當速速商議如何善後之策。”

郭汜怒哼哼偏過臉去,又聽李傕說道:“荀賊說你我是臥龍鳳雛,就你?也配!”

郭汜怒火又起,轉回臉來,正待反唇相擊,陡然間聽到“當啷”一聲響,他急步後躍,拔劍在手,驚駭四顧,叫道:“什麼?什麼?”

卻是近處一個兵士的佩刀掉到了地上。

李傕看到郭汜的反應,哪裡還會不知他在想什麼,捂住胸口,痛心說道:“郭多!郭多!這個時候了,你還不信我!”

郭汜見是兵士的佩刀墜地,非是他所以為的李傕要殺他,鬆了口氣,將劍還入鞘中,周圍諸人驚詫的眼神中,不免小有訕訕然之態,說道:“我不信你什麼?”

“要非你汙我下毒,與我相鬥,你我豈有今日?”

郭汜怒道:“要非你拉殺樊稠,又豈有今日?”

“好處你沒得麼?”

郭汜說道:“給我些老弱羸卒,也叫好處?”

弱與羸同義,老弱羸卒四字,聽來甚是彆扭,李儒畢竟文士,嘴唇嚅動,下意識地想作糾正。

郭汜問他,說道:“你想說什麼?”

李儒強自把這彆扭咽下,賠笑說道:“沒什麼。”

李傕說道:“老弱羸卒就不是兵?乃公好吃好喝地宴請你,叫乃公最愛的胡婢、最愛的珠珠與翠翠給你陪寢,你不知足,卻還誣乃公害你!你就是個喂不熟的……”

喂不熟的狼,還是喂不熟的狗?郭汜怒不可遏,怒目相視,說道:“你說誰是喂不熟的?”

就如兩隻鬥雞,李傕、郭汜互不相讓,李儒再次開口,苦苦相勸,說道:“二公息怒,二公息怒!當下亦以大局為重。二公即使再有怨氣,可是荀賊難道不是二公共同之敵麼?二公若還是這般不肯相合,等至荀賊殺到,可該如何收拾?”

郭汜、李傕互瞪了會兒,郭汜自知謀略不及李傕,又將臉扭開,問道:“你說,現在怎麼辦?”

李傕已與李儒商量過了,既然郭汜不再和自己吵架,開口請教,便把商量出來的辦法道出,說道:“你我先回長安營中,我帶上天子,你帶上楊彪諸輩,咱們去黃白城!”

郭汜說道:“去黃白城?”

李傕說道:“你我餘部再加上留守營中的你我兵馬,尚可有一兩萬眾,到了黃白城,荀賊若仍敢來攻,你我就再於他戰!那個時候,咱們既有堅城為守,複有天子在軍中,我就不信還打不贏他荀賊!候其撤兵,你我追之,必可敗之,一報今戰敗之仇!”

李傕此策,聽來非是不能行,郭汜慮之稍頃,提出一疑,說道:“要想去黃白城,必得先渡渭水。軍報言稱,曹操現在渭水北岸,渭水南岸又有楊奉,南北兩岸的渡口悉在敵手,怎麼得渡?”

李傕說道:“楊奉叛我,欲圖謀刺,要非荀賊兵來,我早就把他殺了!他若不逃,竟敢擋你我,我殺他如殺狗也!”

郭汜說道:“那渭北的曹操?”

李傕不屑一顧,說道:“曹操算個什麼東西?當年你我奉董公之令,討伐所謂的關東諸侯之時,這曹操被你我殺得人仰馬翻,抱頭鼠竄。那次被他得脫,這回他若敢阻你我渡渭,就把他殺了便是,如殺雞也。”

……

渭水北岸,曹操軍中。

距離荀貞大敗李傕、郭汜,已經過去了一夜一天。

曹操早就往交戰地派了軍吏查探,乃於這天夜晚,得了荀貞大捷、李傕郭汜西逃的消息。

出的帳來,登上望樓。

曹操負手眺看南邊浩浩蕩蕩的夜下渭水。

他這回的勤王救駕可以說是接連受挫,先是袁紹不肯與他聯兵,繼而因為兵馬不足之故,被阻於下邽城外,數日不得進;末了,他行險計,繞過下邽,欲趁荀貞和李傕、郭汜決戰之際先入長安,卻又被徐榮擋在渭水北岸,不得渡過,以至於今,荀貞已然大勝,眼看將入長安。

——徐榮不受他的招降,後來也不肯遵從劉協的令旨,曹操起初以為他莫名其妙,不過現在已猜出緣故,料他定是已投荀貞。

荀貞既已大勝,那麼他到長安,也就是三兩日的功夫了。

這麼短的時間裡,彆說肯定是渡不得渭水,就算是能得渡,曹操這點人馬,也不是荀貞的對手,其想勸天子暫時移駕到鄴縣的目的,肯定是達不成了。

那麼,下一步該怎麼辦?

是繼續留在渭水北岸,等著荀貞入到長安,再觀望一下形勢,還是就此撤軍,還回太原?

這是一個不太容易做出的抉擇。

此次出軍,曹操沒待程立,一時間,他卻是無人問策。

——

多謝江宣景老兄的盟主,這兩天多更一點!求月票、求推薦!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