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三章 平反(1 / 1)

宋疆 青葉7 1748 字 1個月前

辛棄疾派來的一千兵馬到達曲阜時,而葉青也正打算著於第二日繼續北上濟南府。

而他之所以願意放下曲阜的事情,除了他相信朱熹一定會言而有信外,便是濟南府的金人使團,到如今辛棄疾竟然還沒有搞明白,他們來此的目的是什麼,而且據說……還有一位身份神秘莫測之人,一直不曾公開露麵。

“大人,明日你不會就真的打算這麼離開吧?你就真相信這些書生不會壞事兒?”蕭貞跟沈牧坐於前廳,看著葉青把手邊厚厚的一摞書信看完後問道。

“朱熹是個聰明人,或許有時候看起來有些迂腐、固執,但說到底,本質上還是一個能夠讓人欽佩之人。這麼些年來,能夠一直堅持著在各地講學,已經實屬不易。而且對於朝廷的北伐一直是持支持態度,跟我不過是一些私人恩怨罷了。”葉青笑了笑,接著繼續道:“何況如今若是真的跟他再次鬨翻,於我沒有什麼好處,隻會讓臨安那些心懷叵測的人,繼續利用朱熹來打壓我,所以賣朱熹一個人情,於我們而言利大於弊才是。”

如今身居北地,今年若是鐵木真一統草原後,他葉青就更無暇顧及身後的臨安朝堂了,所有的注意力恐怕都要放在京兆府、濟南府兩地,既要防備著金人有可能的突襲南下,還要防備著統一後的大蒙古國,會騷擾如今河套三路跟他們的接壤之地,自然,還有夏國的事情等待著他參合上一腳,若是再有臨安朝堂牽扯他分神,恐怕他葉青就真的是顧不過來了。

所以跟朱熹談和,甚至是做出一些讓步,最起碼不至於讓自己在文人士子之間的聲望繼續壞下去,同樣,此舉還可以穩固自己在北地的聲望,以及減小在臨安朝堂的壓力。

畢竟,朱熹即便是再不如死後那般聲望如日中天,但如今的朱熹在文人士子之間的聲望自然是不可小覷,借著朱熹的影響,來給自己賺取一些好名聲,不至於使得在以後,讓天下人都以為自己盤踞北地是為了將來的裂土封王才是。

當著朱熹跟曲阜縣令二人的麵,葉青極為坦誠跟果斷,在朱熹答應了他的條件與要求後,兩百畝地的地契便被曲阜知縣加蓋官印後交給了朱熹。

對於朱熹來說,自己籌資修繕並非是什麼難事兒,如今既然有了官府的錦上添花,雖然葉青奪走了倡議者的名聲,使得他一時之間成了真正的敬重聖賢之人,但於朱熹而言,在真正的退一步後,也發現,事情其實並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糟糕,最起碼給孔廟增地這件事兒的功勞,便是實打實的落在了自己身上,誰也搶不走。

清晨的一縷陽光從東方升起,朱熹親自送葉青到城外,兩人並肩而行沉默不語。

“多謝朱先生了,葉某還真沒有想到,有朝一日,竟然能夠讓朱先生親自相送。”兩人之間的風波過後,葉青的表現可謂是可圈可點,在朱熹跟前如同學生一般,恭敬有加。

“書生重意氣,老夫與葉大人打交道,也是收獲頗豐。葉大人放心便是,既然老夫如今心結已解,便會遵循著內心為蒼生、為天下百姓著想。”朱熹迎著朝陽歎口氣,有些感慨的說道:“老夫也理解葉大人的難處,如葉大人所言,如今北地看似一切都步入到了期望之中,但終究是被金人塗炭多年,加上黃河泛濫,想要恢複元氣,確實是需要些時間。修繕孔廟一事兒,是老夫心急了。”

“以後若是臨安朝堂之上,朱先生若有用得上葉某的地方,還請朱先生莫要客氣。”葉青帶著隨和的笑容,轉身看著朱熹,而後從袖袋裡掏出一張銀票道:“這是一萬兩銀票,北地如今拮據是真,但為聖人修繕聖廟,葉某既然是倡議之人,那麼也該拿出點兒實際行動才是,還望朱先生莫要嫌少便是。”

朱熹先是愣了一下,而後也不推辭,接過銀票笑了下道:“多謝葉大人了,老夫便在此祝葉大人收複更多我大宋山河,在北地揚我大宋之威。”

“對了,戶部尚書鄭清之是您的學生吧?”葉青像是突然間想起來似的問道。

“不錯。”朱熹也不隱藏,直接坦誠的說道:“老夫此次北上,確實如葉大人所猜測那般,韓侂胄意在打壓老夫學說,所以老夫不得不北上暫避風頭。這些自然都是老夫那學生告知老夫那韓侂胄的用意的,所以葉大人懷疑老夫跟史彌遠史大人走的很近,也是人之常情。”

“朱先生潔身自好、光明磊落一輩子,還是那句話,小心晚節不保。雖非是葉某人喜搬弄他人是非,而是史彌遠向來主和而不是戰,自然,此事兒乃是朝堂之事,於朱先生並無關聯。但若是日後牽涉到朱先生,葉某隻怕因此而影響先生的身後名。”葉青說完後,便對著朱熹行禮,而後便緩緩走向了馬車。

朱熹靜靜地看著葉青的背影,朝陽下的臉上帶著平和的笑容:“老夫會斟酌一番的,還請葉大人放心。既然老夫答應了葉大人的事情,那麼自然是不會食言。”

“多謝朱先生了。”葉青扭頭笑道,而後便毫不猶豫的上了馬車繼續北上濟南府。

葉青雖然並不指望著朱熹能夠為自己著書立說,但若是通過朱熹的文章,從而提高自己的聲望,那麼於他而言,不管是在朝堂之上,還是在盤踞北地一事兒上,就都能夠使得他在輿論上占的先機。

讓彆人為自己著書立說,這並不是這個時代的人才會做的事情,即便是在後世谘詢發達的時代,同樣也存在著讓有影響力的人,為自己著書的事情。

何況如今的書籍,比後世的時代要更有權威性,也更會使得人們相信能夠刊印的書籍之中所書的內容,便是千真萬確,而葉青如今,既然想要在北地徹底站穩腳跟,甚至是跟朝堂平起平坐,那麼除了擁兵的兵權實力外,自然在聲望上也要齊頭並進才是。

不管是修繕孔廟,還是跟朱熹搞好關係,於現在的葉青來說,所能夠得到的回報則是要遠遠大於他的付出。

投桃報李一般,送走了葉青的朱熹,再次回到聖人書院時,卻見一張表好了的字,正在書生的傳看之中:晦翁是宗孔嗣孟,集諸儒之大成者也。北地節度使:葉青書。

於是朱熹瞬間明白,葉青要的便是如同他給自己的這幾個字一般,也是要通過自己的筆,來給他提高聲望。

三日後的晌午,葉青等人終於是出現在了濟南府的城門下,辛棄疾、楊懷之、陳次山,就連金人使臣李湘、李喜兒、李鐵哥父子三人,也跟著辛棄疾等人在城門下恭候著葉青。

一行人來到濟南府衙署,簡單的歡迎與寒暄後,京兆府就跟葉青並不友好的李湘,這一次卻像是換了一個人一般,跟自己的兩個兒子,非但對葉青沒有半點兒敵意,甚至是在其他人看來,還有些刻意討好的意思。

所以不等辛棄疾提議為葉青接風洗塵,李湘便搶先一步說道:“葉大人,今夜在衛紹王府設了酒宴為大人接風洗塵,還希望大人一定要大駕光臨才是。”

葉青看了看神情並無異色的辛棄疾幾人,而後便笑著點頭答應了下來,隨後再是幾番寒暄,李湘便帶著自己的兩個兒子,很識時務的率先告辭離去。

“曲阜的事情大人答應朱熹了?”辛棄疾在葉青重新落座後,便立刻問道。

“答應了,此事兒於北地有益,如今臨安朝堂之上韓、史二人鬥的你死我活,今日你差遣任一個心腹,明日對方便會毫不示弱的也差遣一個。但不管他們如何鬥,視線總歸還是會回到我身上的,如今北地各地都不安寧,若再不借著朱熹提高一些聲望,在臨安恐怕用不了多久,我葉青的名聲就要臭大街了,就要真成了人人喊打的佞臣了。”

“大人先看看這些,這是近日一早臨安送過來的。”辛棄疾把一封書信遞給了葉青,而後說道:“前幾日朝堂之上,史彌遠提議為秦檜再次平反……。”

葉青手裡的書信瞬間放了下來,看著辛棄疾微微驚訝道:“為秦檜平反?”

“不錯,確實是要為秦檜再次平反,書信裡說了,史彌遠打算恢複秦檜申王的爵位,以及忠獻的諡號。加上如今金人使臣正在濟南,史彌遠還希望我們再次跟金人談和,即便是割地退讓一步也無妨。”辛棄疾無奈的歎氣說道。

如今明明是宋廷占據了上風,金人已經完全處於被動的處境了,但史彌遠這個時候,卻還是希望宋、金再次談和,甚至……已經可以稱之為乞和了。

“韓侂胄的意思呢?”葉青一邊看手裡的書信一邊問道。

“韓侂胄同意,但留正以及聖上並沒有鬆口,所以此事兒暫時還未見分曉。”辛棄疾說道。

“太上皇當年因為北伐而為嶽飛平反,以及追奪秦檜爵位,改諡號為謬醜,如今太上皇依然還在,史彌遠怎麼可能如此……。”葉青皺眉沉吟著,而後突然看向辛棄疾道:“問問臨安,如今太上皇的身體狀況如何,是不是出現了什麼意外,若不然的話,史彌遠怎麼會在這個時候替秦檜平反。”

“葉大人所言不錯,史彌遠明知秦檜一事兒乃太上皇所為,如今太上皇依然在世,而史彌遠竟然敢如此做,會不會是史彌遠跟太上皇之間產生了矛盾?”楊懷之點著頭猜測道。

葉青捏著手裡的書信,眉頭緊鎖,想了下道:“不過是兩個原因,要麼是太上皇最近身體不如以前,所以他才敢如此有持無恐。要麼便是……史彌遠此舉是為了給史浩的身後事,爭取更高的爵位跟諡號,所以才會如此。”

曆史上的史彌遠,確實在掌了朝堂實權後,便給秦檜恢複了爵位跟諡號,但那個時候,太上皇已經早死了,而今史彌遠就如此迫不及待,自然是有些出乎葉青的預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