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此際風生翻離坎(中)(1 / 1)

宰執天下 cuslaa 1548 字 1個月前

畫下密押,拿起略嫌沉重的金璽,在高一尺三寸、長兩尺的黃紙上蓋下一方九疊篆書‘書詔之寶’的鮮紅印記,詔禁天下民間私藏千裡鏡的詔書,便被宋用臣恭恭敬敬的捧了起來。

片刻之後,這封詔書便會發去政事堂,如果沒有被幾名宰輔給駁回——其實在詔書起草前,就已經確認過了政事堂中宰輔們的意見——那麼從明日開始,千裡鏡便歸入擅興律第八條的管轄範圍中。

依照這一律條,除弓、箭、刀、盾、短矛之外的兵器,皆為刑律禁私藏之列,千裡鏡將歸入其中。私藏禁兵器者,徒一年半。從今而後,若是從誰家搜檢出這一千裡鏡,至少就是一年半的徒刑。

當然,趙頊還是給了人悔過的時間,詔書發布後的一個月之內,允許上繳或自行處分——其實這也是依照擅興律第八條的律條:‘即得闌遺,過三十日不送官者,同私有法’。儘管是律條,也不會太過不近人情。

將千裡鏡算成是禁兵器中一條,趙頊並不覺得能從此禁絕民間私有。詔書發出去沒人理會的,也不是沒有過。

千裡鏡是軍國之器,但由於韓岡很早就將透鏡的原理說得明明白白,加上幾年的傳播,天下間能夠磨製鏡片的工匠不知凡幾。將千裡鏡拆開來,無論是凸透鏡還是凹透鏡,說是給人做眼鏡,能說是禁物嗎?甚至乾脆安在支架上,說是不太好用的顯微鏡,一樣沒辦法計較。

這樣的情況下,總不能禁眼鏡和顯微鏡吧?眼鏡就不用說了,就是顯微鏡也很難禁止。病毒之說,已經深入人心。天下不知有多少人設法用顯微鏡來鑽研醫術,希望找到除痘瘡以外的其他疾疫的治療方法。這對所有人都是有好處的,與千裡鏡完全不同。若是趙頊敢下詔連顯微鏡一並詔禁,就是在政事堂中主持政事的是王珪和蔡確,也一樣會將詔書封駁回來。

另外依照律條,除非是甲胄或弩,其他禁兵器,隻要擁有的不是完整的兵器,也不會論罪——也就是‘勿論’。這其實也是一個變通的手段。

樞密院的章惇也在說千裡鏡根本禁不掉,是徒勞之舉。並拿曆法做例子,詔禁千裡鏡唯一的作用,就是十年後,讓遼人千裡鏡比中國的更好。趙頊猜測,這多半是從韓岡那裡得到的借口。

但這是態度問題。通過這份詔書,趙頊表明了自己不會坐視韓岡動搖新學地位的態度。而且曆法一事並不能作為論據,軍器監和將作監的風氣,遠比人浮於事的司天監要好得多。板甲、斬馬刀、神臂弓為首的諸般兵器,不斷得到改進,這讓趙頊對禁軍日後裝備更好的千裡鏡深具信心。

詔書被送去了政事堂,趙頊抽出了禦案上最上麵的一份奏章打開。眼神隨即一變,這是開封府呈上來的災情報告。

……………………

前幾日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雨讓東京城中的房屋倒塌了四百四十餘間,而整個開封府地界的二十縣中,則有數千之數,一時間無家可歸的災民當不會少於三萬,亟需朝廷的援助。

韓岡並沒有因為修纂《本草綱目》而耽擱到該做的正事,他主掌的厚生司在這場暴雨帶來的災害中表現得十分出色。

當這一場暴雨已經確認成為災害,他就開始與開封府聯係。兩個衙門相互配合,在受災各縣中,為無家可歸的災民設立安置營地,暴雨方才結束,物資和人員便已經全都準備完成。光是為了防止傷寒、痢疾等疫症傳播,而用來給災民燒煮熟水的石炭,就劃撥了兩萬石之多。

檢查過派去開封府各縣防治疾疫傳回來的消息,絕大部分的災民都已經返回家園,仍都留在營地的已是為數寥寥。韓岡基本上可以確定,這一場洪災及後續的問題,當是平安渡過了。

不過在安置災民的過程中,還是有不少問題需要改正。開封府當地衙門的問題,韓岡不便插手,甚是多說幾句都不方便。但屬於厚生司的問題,韓岡卻不能置之不理。

最大的問題還是人員不足。開封府各縣的災民防疫工作,都是依靠從京城中派出去的醫工,縣中的人力沒有用起來,藥材儲備也不足。這一次是因為靠著京城近,所以才表現得很完美,但如果換作是外路的州縣,厚生司就鞭長莫及了。

幸而厚生司轄下有著遍布天下州縣的保赤局,讓保赤局中的人員專司種痘,其實很是浪費人力。裡麵的醫療資源,韓岡沒打算放過,至少要加快培養他們應對災疫的能力。還有在各縣懸壺的醫生們,也應該納入厚生司的管轄範圍,以便在災害時能派上用場。

不過這件事,不是一時一日之功,而且還要經過趙頊和政事堂那一關,還是準備充分一點比較好,省得給人挑出錯來。現在想找自己麻煩可不是一個兩個,韓岡聽到的類似風聲可是充斥於耳,連日不絕,似乎真的成了眾矢之的了。

“玉昆。”

韓岡正在考慮該怎麼準備給天子和政事堂的劄子,吳衍在外通報後走了進來。

見是吳衍,韓岡站起來相迎,見吳衍臉色不對,問道:“出了何事?”

“詔命……”吳衍說話的時候有幾分遲疑,“……禁私藏千裡鏡的詔命發出來了。”

聽到這個消息,韓岡輕笑了起來,“終於還是出來了。”

“玉昆,沒關係嗎?”吳衍微皺著眉,為韓岡擔心著。

“當然不是……不過有關係也沒辦法啊。”韓岡狀似無奈的搖著頭。

雖然韓岡對這份詔命並不是很在意,但家裡的望遠鏡,過幾天還是得上交過去。

千裡鏡很是貴重,最普通的型號市價都要三十餘貫。這是開封府地界中三五畝上等良田的價格,或是城外一間不臨正街的兩層小樓的價格。

同樣數目的成本,能換來兩套精鍛板甲,五具神臂弓,六柄半斬馬刀,或是一匹上等戰馬——由於西夏覆滅,官軍奪取了西夏的半壁江山,戰馬的價格也降低了許多,原本最貴的時候,肩高四尺六寸頂格的戰馬,其收購價能有百貫之多,而現在就隻有三分之一。

不過對於京城中的富戶豪門來說,就是一兩百貫也不算什麼大不了的,擁有千裡鏡的為數甚多。民間私藏的千裡鏡上繳官府,隻是在京城中,怕不有會近千具,這些也可算是真金白銀了。說起來,這一封詔命還真是過分了。

處理了今天的公務,將剩下的事務交托給吳衍,韓岡照例趕去太常寺。

太常寺中的屬僚們在麵對韓岡這位主官時恭謹如初,遠遠地就開始行禮,但當韓岡經過之後,背後似乎就能感覺到手下官吏們投來的好奇視線。

朝廷要禁絕私家擁有千裡鏡,天子還沒有正式下達詔令,但這件事已經在京城中傳得沸沸揚揚。太常寺是個清閒的衙門,可越是這樣的衙門,似乎對傳播小道消息,好像就越發的嚴厲起來。

儘管千裡鏡不是韓岡發明,也沒有遭到朝廷廢棄。但從天子先是讓《字說》上了經筵,又將開始將千裡鏡歸入禁兵器的行列,朝堂中隻要消息稍稍靈通的官員,就知道天子這是對韓岡借編纂《本草綱目》之機與新學相爭表示不滿。

而今天詔書終於頒布,多少天來的猜測被確認,這樣一來,韓岡的立場也越發的微妙起來。跟隨著他一起編修藥典的助手們,當然也會受到同樣的影響。

太常寺中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成了天子警告的對象,《本草綱目》編修局中的氣氛就大變樣了。韓岡走進編修局小院後,便是一派暮氣沉沉的感覺,比之無所事事的太常寺,都還要陰沉上幾分。

而且當韓岡檢查今天,便發現比起昨天的進度來,今天的工作沒與半點進展。不過前些天當千裡鏡可能被禁開始,編修局中的效率就已經是一日慢過一日,到了今天這一步,於韓岡來說,卻也不是什麼值得讓人驚訝的一件事。

韓岡的助手林億和高保衡在旁陪著小心,小心翼翼的關注著韓岡的反應,深怕韓岡會就此突然發作,一旦真的變成了這樣的局麵,誰都沒有自信能攔住韓岡。

但出乎意料的。韓岡對此似乎毫不在意,對變得效率低下的《本草綱目》編修局完全沒有什麼反應。進了屋後,就坐下來,照常繼續昨日未竟的工作。

“玉昆,你倒是嚴子陵穩坐釣魚台。”聽到韓岡的消息,早一步來到局中的蘇頌,便直接走了過來串門。

韓岡放下手中的筆,起身迎接蘇頌,笑道:“看起來像這樣嗎?”

“怎麼不像?如此沉穩,世間可是少有得很。”蘇頌歎了一口氣,坐了下來:“國子監中現在都是一片批駁氣學的聲音。玉昆,風向變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