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天危欲傾何敬恭(十)(1 / 1)

宰執天下 cuslaa 1555 字 1個月前

【還有一更。十二點前後。】

“西軍裁撤?”蔡確揚了揚眉,這是不是圖窮匕見?很平靜的問:“難道玉昆還有什麼新想法?”

韓岡搖頭:“之前朝廷已經議定了,韓岡也參與其中,怎麼可能還有什麼想法?哪些軍隊該裁撤,哪些不該裁撤,自有兩府主持。不過之前王厚入京,倒是提起關西有些傳言,致使軍中人心不定。隻希望朝廷及早公布此事,以安軍心。尤其是被裁撤的各個指揮,指揮使和都頭們的安置辦法,必須儘快公開,以防生變。”

去年大戰,宋遼兩國都傷了元氣,大宋這邊躲進窩裡養傷,遼國就是將目標轉移到東麵去找補回來,表麵上的和平局麵,看起來能再撐上幾年。可西夏既去,遼國便是唯一的大敵,不可能不加強防備。

隨著戰略重心的東移,西北軍費要削減,連軍隊數量也會削減。王厚這一次上京,對韓岡將這件事提過幾次,希望韓岡能夠讓朝廷克製一點,不要傷了西軍的元氣。

對於西軍,如舊日一般投入絕對不可能,沒有敵人了,鳥儘弓藏是應有之理,但馬放南山也是不可能的。河北軍攏總才幾十年功夫就變得那副爛樣,這個前車之鑒,讓朝廷上下都引以為戒。縱然西北暫時不會有外患,可遼國的威脅還在,維持一支能征慣戰的西軍,是朝廷的共識。

朝廷的處置辦法,是給退下來的士兵分地。舊有的寨堡,如果周圍有可耕之地,便就地安置,如果沒有,或是數量不足,便遷移到其他地方。新辟之田,三年內不收稅賦,舊時軍屯田地,則是免去一年稅賦。這是省錢省力的好辦法,最關鍵的還是省錢。

朝廷的目標是將西軍的數量壓縮到二十萬人。包括禁軍、蕃軍和極小部分的廂軍。一般來說,是儘量保留上位軍額的禁軍,遣散的重點放在下位軍額的營頭上。能賺錢的廂軍留下,不能賺錢的則清理掉。

相較而言,以戰鬥力而論,一般都是上位軍額的禁軍更強一點。儘管真要比起軍額高下,沒有誰能比得了京師的上四軍,可若是打起來,上四軍又有幾人敢在西軍的將校麵前吹噓?不過在西軍中內部比較,情況則大體如此。許多下位軍額的士兵,都是從上位軍額的營頭中被刷下來的淘汰者,以老弱居多,參加過的戰事也不多,更不會成為主力。

但最終到底要留下誰,則還是要討論過曆史傳承和過往戰功,挑選參加過幾次大戰,戰功卓著的指揮。蕃軍中,也要留下一部分有曆史有戰績的,用來鉗製蕃人,以夷製夷。

不過以過去幾次裁軍的經驗,裁軍最後的問題都不在士兵身上,而是軍官。有品級的軍官好說,朝廷直接養起來,相比起十餘萬大軍的消耗來,幾百名將校的俸祿,連零頭都算不上。但沒品級的呢?從都頭到指揮使,這一等級的軍官,是軍中的骨乾,卻又因為未入流品,而不受重視。西軍兵力攔腰砍去,若朝廷棄之不顧,多少軍官都會沒了身份。

朝廷自不會那麼做,底層軍官都有著極大的危險性。蛇無頭不行,五代的故事人人熟知,指揮使、都頭這個等級的軍官,與下麵的卒伍更近,比高層的將領更容易帶著士兵起來造反。必須好生的安排他們,免得心生怨懟,而且還得將他們與手下的士兵給分開,另外擇地安置。

“哦,當真有此事?那可不能等,得趕緊公諸於眾。”蔡確點頭,等著韓岡的下文,他可不信韓岡就這麼點事。

果不其然,他就聽韓岡說道。

“另外還有另一件事,韓岡想要得相公應允。”

“就是朝廷既然是以過往戰績來衡量各軍高下,那麼留下來的各個指揮必然是軍功赫赫的隊伍。”

“自然。”

“所以韓岡就想,是不是在這些指揮的營房中,專門辟出一間房間,陳列過去繳獲敵軍旗幟、兵器,再將過往戰績列於牆上,以及所受到的封賞,用以激勵士卒,也讓其忠於王事。”

蔡確迷糊了一點,“這是為何?”

“有人方有國,有國便有史,有史方能聚人心。李唐追尊李耳,如元昊這等蠻夷,立國時也得攀個好祖宗。”

而本朝的真宗皇帝,則弄出個曾轉世投胎為軒轅黃帝的聖祖趙玄朗,都是一個道理。不過這一條不好拿來當例子。

看了一下蔡確的反應,韓岡繼續說道,“一支有著傳承和功績的軍隊,要遠遠超過沒有底蘊的營頭。而一名新人入行伍,在老營頭和新營頭待上同樣的時間,出來後也絕對不一樣。大勝之後,誇功耀武又是為何?一為獎譽,一為激勵。獎譽者,有功之輩;激勵者,便是後人了。如果在營中陳列過往功績,新兵入伍,讓指揮使親自領著他們講授軍史,又豈能不受激勵?”

“有教無類?”

韓岡在蔡確疑惑中點頭笑道:“這也算是教化了。”

韓岡一直都在鼓吹著教化,有教無類都做到了赤佬的頭上。

可回想一下去年京營為了賞錢到底變了一副什麼模樣。這激勵之功不假,但也是要看人的,效果最多也就一時,真想要赤佬們賣命,還是得用犒賞,而不是所謂的教化。

“此事玉昆說得有理,可以考慮一下。不過還要與西府商量著辦。玉昆當是已經與子厚說過了吧?”

“還沒有,也是才有了點想法。”

“是嗎?……不過這個想法的確不錯。”

韓岡謝了一聲,又微帶苦澀的笑了起來:“這麼做,究竟有幾分作用也說不準,但總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西軍變成河北軍的那副模樣。西南夷若是有變,還有用得到他們的地方。”

真的是這個原因?蔡確懶得猜了。韓岡雖然鄭重其事,但說起來也不過是些瑣碎小事,與國家大事無關。讓蔡確白白期待了,不過答應他也沒什麼關係。

上一回西南夷起事,便是王中正率西軍給平定的,以後若是蜀地生亂,朝廷會動用的兵馬當然還會是熟門熟路的西軍。若是日後北方有變,西軍縱然離得遠,也照樣有派上用場的地方。

“西軍此番要裁撤近四成。日常開支會減少四分之一,”下位軍額的禁軍和廂軍,糧餉數量是不能與上位軍額相比的,“加上省去了戰時開支,今年政事堂手上的盈餘,恐怕是過去三五年加起來都趕不上。”

“要用的地方也不少,”蔡確很快的接上去,“還要多謝玉昆你,光是郵政局一項,就是上百萬貫要花出去啊。”

“也隻是一時開銷大,而且還是分幾年投入。等郵遞所遍布鄉裡,天下郵件遞送皆從此中來,日後肯是賺得更多。”

幾年總投入才百萬貫,在韓岡看來,一點都不多,甚至覺得太少了。在渠道上投入的資金越多,整個網絡成型的就越快,郵政業務的影響力就會越大,作為倡議者的韓岡從中自然能得益不少。他可是盼著郵政能越早成型越好。

隨著天下郵政係統的鋪開,京畿、江南、荊湖、河北、河東、關中、隴西以及蜀中,天下各大區域的州縣都投入了大量人力去建設。並不是重整戶籍,僅僅確定門戶,將郵政驛傳從官用軍用,轉為民用,所以開支真要計較起來,也並算不大,區區百萬貫,隻是一時的投入而已。

開封的建設速度最快,從外圍的諸多畿縣到京城內外的街巷,全都納入了郵政體係。而下麵的鄉鎮,到了開春也就能夠成型。那時候,就已經可以開始賺錢了。訂閱的圖書、期刊,與郵件遞送,都是能夠賺錢的營生。在隻能通過信件來傳遞消息的時代,擁有一套郵政驛傳的網絡,不可能不賺錢。能夠貼補朝廷驛站體係的虧空。

“照玉昆你說的意思,那兩家報社應該沒少賺吧?”蔡確抿了口冷了一點下來的茶水,笑問道。

“聽說的確是多賣了一些。”韓岡想了想,“不過兩家報社的根子都是在聯賽上,京城裡麵的比賽,外縣也看不到,縣中的比賽,報上又不會登。想來多也多不了多少。”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開封府這麼大,若是下麵的每個村子都能買上幾份報紙,合起來就數以萬計了。一份賺上幾文錢,雖然不多,一期數十貫,一年下來也夠嚇人了。”蔡確嘖嘖歎著。

郵政局的業務情況,哪裡能瞞得過他這位宰相。既然韓岡之前提議時,信誓旦旦的說幫人送信能賺錢,自然早就在他那邊掛上號了。

僅僅是多了外圍縣鎮,可是以開封府轄下的縣鎮數量,兩大報社的訂閱量說頓時上了一個台階都顯得保守,而是向上翻了個跟頭。核心影響力也從京城周圍,散布到整個開封府中。從這個勢頭看,下麵鄉村裡的富戶,對訂閱報紙也會十分踴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