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晨奎錯落天日近(11)(1 / 1)

宰執天下 cuslaa 1595 字 1個月前

“出事了,韓三要推薦章七宣撫河北河東了!”

“他們什麼時候又勾結上了?!這不可能啊。”

“謠傳吧,他們不是已經……”

李格非放下手中的卷冊,用力的咳嗽了幾聲,隔鄰的聲音頓時低了下去。

在烏台中的時間,零零碎碎的加起來已經近三年了,李格非已可以自詡為烏台中的老人。可以憑借資曆和地位,來壓一壓才進來的新人。

在宮變一案中,儘管關係算得上親近的蔡京成了附逆罪臣,曾經請教過文學的蘇軾同樣被視為逆賊,可李格非身後的相州韓氏的背景,讓他不像強淵明和趙挺之一般,被視為逆臣黨羽而遭到清洗。同時烏台中的大清洗,也讓他少了許多競爭者。

沒用多久,李格非便從監察禦史裡行,成為正式的監察禦史,又從監察禦史升任殿中侍禦史裡行。雖然因為資曆淺薄而加了一個裡行,可比之正任的殿中侍禦史,李格非手中的權柄一點也不差。

不過近幾年,禦史台幾經災劫,舊年敢於大言的風氣被一掃而空,台中的禦史越來越循規蹈矩,全都是他人手中的懸絲傀儡。

之前快一年的時間,朝堂中平靜如水,宰輔們有誌一同的保持著朝堂的穩定,禦史們的彈章基本上是瞄準了官品低微的官員下手,事後統計一下,選人占了一多半。對重臣的攻擊也不是沒有,可全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要麼就是儀容不整,要麼就是舉止不肅,基本上連金紫重臣們的頭發稍都動不了。

這樣的狀態,也讓禦史台成了冬眠的熊,縮在窩裡人畜無害。直到近日朝堂再起波瀾,禦史台才終於有了一點活力。

北地烽煙將起未起,京城朝野為之喧騰,烏台本非清靜之地,自不能置身事外。

隔鄰的幾位諫官,是新黨一係,與外界爭論遼軍是否南下不同,禦史們議論的話題與朝堂的關聯更加緊密。但這幾位新人的耳目消息,還是不如老人靈通。

李格非咳嗽幾下,嫌吵占了六七分,而剩下的三四分,倒是不想這幾位後輩丟人現眼。

在禦史而言,敢言隻是其中的一個條件,耳目是否靈通,同樣是關鍵性的條件。風聞奏事,風聞的風從何而來,才是重點。

與那幾位僅僅知道韓岡與章惇開始勾結起來的同僚相比,李格非得到的消息更新一點——而其他資曆稍長的一乾禦史,也幾乎是在同時,通過各自渠道,得到了最新的消息。

“什麼,章七……章樞密去了平章府上?!”

隨著一道急促沉重的腳步聲進入隔鄰的房間,驚叫聲隨之而起。

整整遲了三個時辰。

李格非算了一下時間,搖了搖頭。

幾位新人的根基淺薄,在這件事上有了明證。

李定與章惇、呂惠卿都有交情,王安石在邀請章惇的同時,一並邀請了李定。連一台之長的去向都不知道,消息未免太閉塞了一點。

有了平章府的一行,章惇的動向一下子變得撲朔迷離起來,

韓岡與章惇一貫交好,曾有說法韓岡還是章惇之父的救命恩人。兩人的交惡似乎是在宮變之後。而最近兩人再次走近,隻是為了呂惠卿和對遼的主帥之位,以及主帥之位所帶來的宰相身份。

韓岡圖謀呂惠卿,必須要依靠章惇。

在章惇背離王安石之前,韓岡隻能反對戰爭,無法去跟呂惠卿爭一爭對遼主帥的位置。

任誰都知道,氣學一脈,全部維係在韓岡一人身上。

蘇頌隻能算是外圍,不可能為氣學全心全意。而且當韓岡出外,蘇頌一人在樞密院也獨木難支。

現在已經不是兩年前宋遼大戰的時候了,那時候,朝廷上下一心,隻想著將遼人趕出去。而這一回,韓岡一旦出外,朝中的新黨保不準後麵怎麼扯他的後腿。

自古未有政敵居於中樞,將帥還能立功於外的例子。韓岡若是自請出外抵禦,隻會落得英名儘喪的結局,跟當年範仲淹去陝西時一樣的結果。

所以一開始,王安石和呂惠卿要北伐,韓岡便聯合韓絳、張璪一起反對,絕不去考慮到河北展示自己的才華——若當時他毛遂自薦,要自己代替呂惠卿,朝野內外、無論敵我的都會更信任他,而不是在河北已有一段時間的呂惠卿。

直到他成功拉攏了章惇,這才有了傳言中要舉薦章惇為兩路宣撫,統領河北河東兵馬,抵禦遼寇入侵。

從反對對遼開戰,到大力支持設立宣撫司,並沒有經過多久。隻是禦史們還不能說韓岡是前後反複,一來韓岡還沒有上表,二來他推薦章惇為宣撫使是為了防禦遼軍入寇,不是呂惠卿的出兵遼境——儘管成了宣撫使後,拿到便宜行事的許可,越界北上絕不是問題。

隻是王安石的反擊,讓韓岡的計劃落了空。沒有了章惇,他隻能繼續阻止朝廷出兵。但遼人一旦南下,呂惠卿將之抵擋住,就有很大機會拿到中書門下那個尚缺人的位置。

延續了十餘年,直至太後垂簾才宣告結束的新舊黨爭,以及慶曆時呂範兩黨的政爭,李格非都了解得很深,如今朝中的局麵,正在向勢不兩立的方向發展。

禦史台的性質,決定了接下來的日子裡,必然要處在風尖浪口上。

李格非撚著下巴上的胡須,心思猶豫不定。有的人視亂局為進身之階,可他還是比較喜歡平穩點的生活。

這汪渾水,到底該不該繼續蹚下去?

…………………………

“章子厚這一回是改姓沈了?”

蘇頌幾十年的養氣功夫,也掩不住話中的諷刺味道。

韓岡的心思多是放在氣學上,對權柄不會爭執太多——韓絳、張璪會支持韓岡,也正是因為這一點。若是韓岡什麼都想要爭一爭,政事堂中怎麼可能一團和氣——可對於學術,韓岡從來不會讓上半步。

章惇無心學術,如果是他代表新黨居於宰相之位,朝廷還能穩當一點。可若是呂惠卿這樣的人回到朝堂上,新學氣學再起爭端,那就是雞犬不寧了。

原本聽說韓岡已經說服了章惇,蘇頌以為大局已定,可沒想到會再起波折。

韓岡心情本也有點陰鬱,可聽到蘇頌的話,卻不禁微笑了起來,沈括的名聲當真爛透了。

“還不知道是什麼情況,等他見過家嶽回來再說吧。”

蘇頌在韓岡的臉上看不出他有任何憤怒的跡象:“玉昆你這麼相信章子厚?”

“說不清,隻能先看看再說。”

都已經是宰輔之尊,信任兩個字未免太奢侈了。也就是章惇的性格高傲,讓他不屑於做一些鬼鬼祟祟的事。要說信任,韓岡信任的是章惇的性格,而不是為人。

接受王安石的邀請,光明正大的去王安石府上拜會,這可一點也不違背章惇的脾氣。之後章惇會怎麼決定,韓岡也隻能先看看再說。

蘇頌問:“要是章子厚當真回頭去怎麼辦?”

“天要下雨,娘要改嫁。還能怎麼辦?隻能隨他去嘍。”

沒有了章惇這個盟友,韓岡之前的計劃自然隻能作廢,但總不能哭著喊著求他吧?

韓岡可以充分信任蘇頌,可蘇頌在朝中的根基不厚,根本抵擋不住新黨,而太後方麵對他的信任也遠遠不夠。在這樣的情況下,韓岡無法放心的出京。

蘇頌也知道自己的問題,能進入樞密院還是韓岡推動的結果,歎了一聲:“當真是沒辦法了?郭仲通呢?他願不願去河北?”

“他當然想去河北與遼人見個真章,到了孫輩,說不定還能出個郭皇後。可他現在哪裡敢摻合進來?”

蘇頌問的,韓岡都考慮過,可惜都不行。

種諤倒是天不怕地不怕,可韓岡倒是不敢讓種諤去河北。他在河北軍中素無威信,沒有從父輩開始打下的基礎,以種諤的性格,很難掌握好陌生的河北禁軍,保不準就給他鬨出事來。

“玉昆,你是不是有把握……之前呂惠卿給玉昆你寫了信來吧?”

蘇頌看著韓岡,過去有過不少相同的例子,韓岡做事總會留上一個後手。現在他看韓岡的口氣,似乎也是一樣有所預備。

“如果這一回殺的不是皮室軍,僅僅是普通的巡卒,呂吉甫肯定會低頭。可皮室軍的背景太深了,不是普通的遼軍。”

要是派入大宋境內被殲滅,他們的後台無話可說,打仗哪能不死人?之前宋遼交戰,被消滅的皮室軍數量也不少了。可這一回是在遼國境內被殺,性質完全不同,而且時間上,也讓那位剛剛登基的偽帝下不了台來,

不得不說劉紹能的能耐真的大了,呂惠卿的運氣也好,怎麼就能給他在邊境上撞上一隊皮室軍來。

“區區三人,就挑起兩國之亂……”蘇頌搖頭感歎。

“不過是一拍即合罷了。”

碎掉的盤子,用膠粘不起來。澶淵之盟破裂之後,新約不過是習慣性的訂立。有識之士皆知,過去七十餘年的和平時光,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戰爭即便不是現在,也會是在不久的將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