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興德主動解釋道:
“今年在搶收時節,咱們這麵各地下大雨。
前兩日,我伯母和我堂哥他們才從縣裡回來,說縣裡那麵下的更邪乎,途經的地方全是大到暴雨。
我外婆的意思是,讓我乾脆打開天窗說亮話,明明白白的告訴大家,今年糧價可能會有點兒波動。彆一個村裡住著,回頭說賣給我家糧食便宜了,這個那個的,好說不好聽。
我爹也囑咐,說那成了啥事兒,咱要是不講清楚,彆回頭被鄉裡鄉親埋怨咱糊弄人。
不過,話說回來。”
朱興德望著裡正和裡正的幾位兒子誠懇道:
“五爺爺,幾位叔伯,我提下雨影響秋收,你們心裡應是有數,真有波動也就是上下調一文兩文,這幾年一直都是這樣。
再貴就會出現餓死人的情況,誰給咱縣當父母官也不能眼瞅著百姓餓死。
再著,咱們這裡下大雨,不代表外地下雨,外地能調糧啊。還很有可能一文不漲呢,對不對?
當然了,你們要是想等等,等雨停去縣裡問問的,等漲兩文時再賣,咱家也很理解,我就再去彆的地方收。
要是不想等,直接賣給我家,好處也很多。
一是即便過後糧價沒變,我家多給的這一文錢仍不會找大家要。收貴了,我們也認了。
二一個是,你們不用再操心賣的事兒了。
住這麼近,往我家一拉就行。不用稀濘的天兒,操心出門張羅賣糧還要住店。
那賣糧,我以前也賣過。
說句不好聽的,糧鋪子那些人鼻孔朝天,不知道的以為咱是求著他們買呢。
你說他們何至於那副麵孔,欺負咱老農民沒地方賣嗎?都講和氣生財,縣裡包括鎮上那些糧鋪子也不和氣啊。”
朱興德說著話,將掛肩上的包袱解了下來,拿出契約書。
這是要買製酒的好糧食,要動咱家老本收上來不少糧食,還是白紙黑字的寫上比較好。
朱興德指著那紙張上的字體,笑道:“五爺爺,你老應是能認出我爹的字跡吧,這是我爹親筆寫的。特意說,一定要寫上多加的一文錢,怕大家吃虧。”
變相的告訴,這真是家裡長輩讓買的。
也是為了緩解突兀地拿出契約書的氣氛。
在農村,一般情況下不簽字畫押,讓按手印好像不信任對方似的。
但朱興德認為一定要有,要寫上咱收的是極好的新糧,那是做酒用的不容一點馬虎,彆回頭銀錢給了,裡頭給摻陳糧。
即便他會挨袋檢查。
那也不行。
他所了解的村民,隻有在畫押按手印那一瞬,才會認為這是大事兒,這事兒需要認真對待不能唬弄。
要不然在村裡,啥事兒都能胡攪蠻纏,將人打壞了都沒事兒,他可扯不起口角。
裡正五爺爺家的幾位兒子立馬看向老爹,等著拿主意。
是啊,下大雨了,糧價有可能會有波動。
要等等漲兩文嗎?
裡正五爺爺可比幾個兒子乾脆多了,看完契約書,掏出印章就蓋上,且很是出乎朱興德意料,居然說道:
“回去告訴你外婆,”頓了下,又補充倆人:
“還有你嶽父嶽母。
我沒嘗到你家酒,不知道做出來好不好賣。
要是好賣呢,那自然是最好的,不枉你外婆這麼些年還記住秘方,一把歲數為製酒吃不少辛苦。
要是不好賣,你回去告訴他們,也不用著急上火,剩下的糧食就給我送回來,我將銀錢再退給你家。
不敢說村裡彆家也能照常退錢,但你家酒真要是賣的不好了,不再需要那麼多糧食了,我會跑城裡幫著再掂掇出去,總不會讓你家新糧壓手裡變陳糧吃虧的。”
“五爺爺?”終於輪到朱興德吃驚一把,他一直運籌帷幄來著。
心想: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感情啊?
真的是為照顧他老丈人嗎?
他老丈人明明隻是五爺爺快出五服的侄兒。
朱興德開了下小差,立馬開始琢磨,咱家有啥能讓五爺爺惦記的,要不然五爺爺至於待咱家這麼好不。
畢竟生活磨礪告訴過他,無緣無故的好裡總是摻雜著貓膩兒。
“娃,走啦,我帶你去看糧。製酒的糧食可不能馬虎,要看斷口的,黑了更不能要,還要看玉米須子。”
沒一會兒功夫,朱興德在裡正爺爺家訂下要多少石後,裡正五爺爺站在倉房喊大兒子給拿蓑衣。
他打算陪同朱興德一起去彆家再收糧。
他要親自把關糧食好壞,更要幫著說說一定要賣給左家。
因為朱興德那娃講的話少了一點,那就是:憑啥不賣左家?沒有左家,咱能收上來這些好糧?就城裡趕明真的漲兩文又如何。做人彆掉錢眼裡。
他還要做中間人,看誰過後敢這事兒那事兒的。
朱興德跟著裡正五爺爺離開後。
裡正五爺爺的幾位兒子占在堂屋門口,望著淅淅瀝瀝的雨互相安慰道:
“爹自來為撇子家著想,這不嘛,就幫著給操心,那叫同樣姓左。”
“就是,撇子家酒攤子真要整起來了,咱老左家就會又出一大家子能耐人。爹常說,家族興旺,絕對不是一家兩家的事兒,是一個姓氏,是出門在外,我們都姓左。”
“撇子家確實有要興旺的跡象,你看,接二連三的喜事。早先爹就說過,讓咱們幾個和撇子當親兄弟那麼處。這次大雨,我也真看出撇子那人是真實在,三五次登咱家門。咱們都聽煩了,他還扒著咱家大門說儘快收糧。”
嗯嗯,是這樣的。
所以爹才給撇子家挑柴火累倒,才沒眨眼就賣糧,且賣完自家的,病還沒好利索又頂雨陪同朱興德去彆人家幫忙給張羅,並沒有彆的原因。
就是大義,就是兩好合一好,一定是這樣的。
而這麵,朱興德在裡正五爺爺的陪同下,進行的更是極為順利。
他倆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
朱興德專挑這幾家家境殷實的買老菊花。
在村裡,破花不當吃喝的哪裡有花錢買的,要是啥都花錢買不用過日子了。
可是,他就買。
家裡製酒需要這個。
他還能將這幾家的奶奶、大娘、嬸子哄的高興,讓這幾家的婦人孩子用平日裡采的花換來銀錢,雙方都高興,互相念著好,何樂而不為。
朱興德出院子時,特意看眼這幾家的騾子。
這幾家有的已經有騾車了,有的是趁下雨這兩天沒事乾,看那樣是在搭棚子,屬於有想法很有可能置辦騾車的人家。
可見,朱興德已經走一步看三步。
朱興德惦記著,酒終究要運出去賣。
先和這幾家大娘嬸子打好關係,咱倒不是想白用。那不可能用點老菊花的錢就白用人家牲口車。
但關係處好一些,將來騾車早一天晚一天的回來,車板子磕了碰了,被什麼事兒耽擱了,是不是也好說話啊?
……
朱興德和六子趕車,買完製酒的精糧,將裡正五爺爺重新送回家。
六子以為終於可以回家了呢,沒想到朱興德讓他趕車再走兩家。
去村裡木匠和石匠家。
事實上,談不上“匠”,就是會那個手藝,平日裡務農,閒下來掙個手藝錢。
“哥,你不是說咱家買差不多了嗎,怎還要去買糟粕糧?”
“沒事兒,你趕車吧,那兩家我特意問五爺了,淹的不重,沒多少長芽子的,你想多買人家還沒有呢。咱意思意思收點兒就成。”
意思意思買些,就能讓人很高興。
高興就能給咱加急且用心地乾活。
朱興德在木匠家低價訂了八個小的天鍋木甑,兩個特大號的木甑。
或許有人會問,家裡才開始製酒,一壇子還沒賣呢,就要訂這麼多製酒天鍋嗎?
朱興德:是的,心要野。
他相信外婆,他相信神仙水,他更相信自己,到時頭拱地也會想辦法將酒賣出去。
且沒有退路了,已經為買精糧花那麼多銀錢,眨眼間全村也全都知道家裡要賣酒了。
所以家夥什一定要齊,在需要出更多更多的酒時,不會為缺少家夥什著急。
不是有那麼句老話,叫馬都置了,還差鞍子錢嗎?能出大量的酒液才最重要。
除了要訂做木甑,朱興德又指著自己騾車,讓木匠給量騾車做木架。
“做那種放這麼大壇子的架子。”
朱興德抱起木匠家的一個鹹菜壇子展示說道:“彆一路趕車,壇子晃晃喲喲,要正好能卡住它們。不過也要留一點兒點兒空隙,你明白我的意思不?我要在壇子周圍塞點兒稻草。”
塞多少呢。
塞這一大把,朱興德放下壇子,從裝錢的兜裡掏出一大把稻草,木匠都看傻眼了。本以為朱興德那兜裡全是錢呢,沒想到還有一把稻草。
朱興德會意一笑:在家試過,用這些稻草正好。
朱興德不知道啥叫減震,但他以前看過彆人那麼辦。放點兒稻草,用木架卡住壇子,一個隔斷一個隔斷的,路上趕車能放心些。
離開木匠家,朱興德打著秀花的油紙傘坐在騾車上,又跑趟石匠家。
照舊先收點兒長芽子發黴的苞米,讓對方家裡人樂樂,跟天降喜事似的。然後才提出,要做磨盤。
對方立馬說:“衝我和你嶽父我們哥倆的關係,我這裡連夜給你乾,你要啥樣的。”
雙方都清楚,以前這位石匠和左撇子關係並不好。
是這一刻,關係變成哥倆了。
朱興德笑的跟親侄子似的,向石匠提出要求:
既要女人能推動的磨,又要最好能將麥子放上麵磨成芯爛皮不爛的梅花瓣。
石匠聽完傻眼。
朱興德怕對方氣餒,趕緊鼓勵道:“叔,就得您挑石頭的時候多費心了,要麥子皮一磨就成片狀、芯成粉的那種。要不然家裡乾活會很麻煩。不過,您做成一個,我還訂仨,一氣兒訂的那種。”
“成、成吧,誰讓我和你爹這關係擺在那呢,我費些事兒就費些,唉,我儘力。”
……
離開石匠家,就在朱興德這回真打算回家吃飯時,這一天了,彆看沒走太遠,但是也沒招消停,早就餓了,車忽然被人攔住。
“撇子家大姑爺,你還要不要捂了的高粱和玉米啦?”
朱興德擺手道:“不要了,嬸子。”
嬸子立馬一臉失望:“艾瑪,你咋能不要呢,我可是頂雨一路找過來的。為攆你,鬥笠都被風吹跑啦。”
朱興德怕彆人誤會咱左家偏心眼,收這家不收那家的,好像咱家和人家關係不好似的,再對他嶽父嶽母有想法。
好聲好氣主動解釋道:
“嬸子,我家攏共就抓十四頭小豬羔子。
我是挑村裡淹得重的人家,買一些糟粕糧就足夠了,再多也沒豬喂不是。
您家沒多少長黴的糧食吧?我看回頭曬一曬喂雞鴨吧,非得換錢乾啥?沒有幾個銅板,到時候雞還沒喂的。
我和你講,嬸子,給雞喂點兒糧食下蛋快。”
嬸子心想,那些過日子的道理還用你給分析?
這不是為了得錢嘛。
“沒幾個銅板也是錢,我家裡加吧加吧發黴的長芽子的也有三袋子.雞喂啥不能喂。你說你家咋就能沒豬喂了呢,你家就再抓點兒豬羔子唄,將我家的全收了得啦。”
嬸子說到這,一拍大腿,像恍然大悟似的,嘴裡嘀嘀咕咕道:“對啊,你家是不是買不著豬羔子了?”
這話,朱興德和六子壓根兒就沒聽見,隻看到這位大嬸兒調頭就跑,都不給人說話機會的。
朱興德和六子,你瞅我一眼,我瞅你一眼,回家。
——
“回來啦?餓夠嗆吧,我出去望了好幾回,還尋思怎麼不回來了呢。”
左家是左撇子迎出來的,要幫大姑爺牽騾子,又進屋掀開大鍋蓋,拿出早就做好的飯菜。
這些女人家的活計,現在他乾。
誰讓家裡的女人們在釀酒,而他除了幫忙扒玉米粒再不會其他的,笨手笨腳的試好幾次沒幫明白,還被嶽母罵了。
朱興德問嶽父:“還釀著?”看樣一直沒歇。
“釀著呢,倉房裡黑,油燈全點著了,火把也點了兩個,不能離開人。滿山運完石頭都去幫著拌糠去了,你倆快吃吧。這飯是我和你小妹夫做的,好吃孬吃的你倆先對付一口。我倆也是頭次做飯。等一會兒,你外婆……”
左撇子想說,等你外婆饞了,那老太太就會張羅做好吃的了。晚上應是能有頓好的。
而晌午那頓老太太能跟著對付吃飯,也不是改了性子,是因為人家和甜水一老一小吃的雞蛋羹。人家祖孫倆用雞蛋羹對付的,壓根沒碰他和小女婿蒸的這四不像的大餅子。
結果沒等囉嗦完話,外麵傳來哐哐鑿大門的聲。
“誰?”
之前攔車的那位嬸子,此時身後還跟著三位婆子,進院就喊:“我能給你家找到豬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