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競技場(1 / 1)

大明春色 西風緊 1565 字 1個月前

八月十六日早上下了一陣小雨,不過之後就晴了、中午前後還出了一陣太陽。道路因此乾燥了不少,漢王軍的行軍速度也加快了。

朱高煦根據斥候的稟報,估計今天旁晚、大軍就能到達陽朔縣東的漓江渡口。

天上多雲,地上有風,陽光時不時透過雲層。

前方又有信使過來,朱高煦等一隊人馬離開大路,駐足在大軍隊伍的側邊。朱高煦伸出右手,拉直了在風中擺動的信紙,埋頭看了起來。

他的身體還比較虛弱,不過高燒在前天早晨就退了。因為完全沒休息好,現在他主要的不適是腦袋有點疼、思維比較慢,還有喉嚨吞咽時疼痛。估計扁桃體發炎了,沒有幾天時間,這些症狀恐怕是好不利索的。

趙平在信中稟報,已於今日下午,在陽朔縣東的漓江窄處架設好了兩道舟橋。敵軍前鋒數千人亦抵達了此處,隔著一個村莊,在數裡地外紮營;敵主力大營在西南麵十多裡地外。

朱高煦的喉嚨不適,不太想多說話,看完信之後,便將奏報先遞給身邊的王斌。他隻對周圍的部將說了一句話:“吳高欲與我決戰!”

他不解釋,隻是隨口說了一下自己的判斷。

這幾天,雙方大軍走的是不同的兩條路;官軍位於漓江西岸,陽朔縣城同在西岸,而漢王軍走的東岸。因此,漢王軍若要進軍陽朔縣城,須得橫渡漓江。

但是攻占陽朔縣城,並非朱高煦的目標。他叫趙平先行架設浮橋,隻為了給吳高以一些充分的理由、好叫吳高相信漢王軍的目標是縣城;而朱高煦這幾天冒雨行軍的真正企圖,是讓敵軍也疲勞行軍。

所以趙平架設的那兩道舟橋,漢王軍並不一定會使用。

而現在敵軍前鋒已經抵達舟橋附近,卻隻在數裡地外監視,毫無襲擾的跡象!敵軍若不想漢王軍渡江,此時完全可以發起一場小規模的戰鬥,試圖燒毀浮橋。

吳高卻沒有下令那樣做。他當然不是因為有風度,而是希望漢王軍從那裡渡江吧?所以吳高的意圖,極可能便是在漓江西岸與漢王軍對決,以分出勝負!

王斌的聲音道:“吳高要是不想和俺們打,怕是會派人來燒舟橋。”

朱高煦聽罷,用讚許的眼神看了王斌一眼,輕輕點了一下頭。但是否願意迎合吳高的邀戰,朱高煦並沒有馬上表態。

大軍沿著漸漸曬乾的大路、到達前鋒軍和輜重營正在建造的營地時,時辰大概在申時到酉時之間,離天黑還有一段時間。

朱高煦簡單地吩咐王斌,讓他傳令叫大夥兒紮營後,把木桶裡的火藥拿出來晾曬一下。各營的火藥自然沒有淋雨,不過連續下了幾天雨可能有點潮濕,曬一下更好……

軍營設在漓江江畔,此段江大致是東西流向,漢王軍正在北岸。在縣城附近、漓江江畔的平坦地區,村莊人口更稠密了;中軍行轅與上萬人的軍營,便都設在同一個村子裡。

朱高煦走進行轅所在的一棟彆致的青瓦宅邸,便召集諸將,商議大戰事宜。

幾乎所有武將,都讚同與吳高一戰!將士們總是在行軍,又麵臨敵軍的壓力,並不輕鬆;若痛快地乾一場,雖有流血犧牲,時間卻不會持續如此之長。

但有大將認為:“陳貞部護送糧草藥材等軍需,正在沿漓江北上。俺們若能拖延兩天再開戰,便可獲得一萬餘眾的援軍。”

此議立刻有好幾個人附議,更有人提議道:“昨日王爺言,平將軍的八千騎兵正在率先趕來,要是能等到平將軍的騎兵增援,咱們兵力就更充足了。”

朱高煦終於開口道:“吳高願意等嗎?”

眾將頓時麵麵相覷。片刻後,朱高煦埋頭看地圖,屋子裡的武將們便議論了起來。

……桌子上那張地圖,原來是彆人畫的。但眼下,恐怕隻有朱高煦自己才看得懂了,他在上麵加了很多符號標注,看起來已經變得五顏六色亂七八糟。

從陽朔縣到桂林府城,隻剩下一百五十裡左右的路了。但吳高還是要在陽朔縣開戰,必定有其理由。

朱高煦猜測,吳高軍可能士氣低落、處境較差;想通過優勢兵力獲得一場勝利,然後比較輕鬆地走完這一百五十裡、減少走散和掉隊的兵力損失。

朱高煦以前便對麾下的武將說過,要是明知打不贏的仗,有選擇的話、最好的選擇是不打。

吳高此次願意打,肯定是覺得能贏!如同在平樂府東麵的那次對峙,吳高起先的意圖便是擺開野戰,隻是後來朱高煦選擇據守高地占便宜;這一回雙方的兵力懸殊,並沒有改變,吳高軍疲憊、但料定漢王軍也差不多……這才是吳高願意開戰的理由。

如果等陳貞部抵達、甚至平安的大股騎兵到來,吳高還會選擇等待、之後擺開大戰嗎?估計平樂府的對峙和放棄,又會重演!

朱高煦想了一會兒,抬起頭說道:“機會常常伴隨著風險呐!”

眾將的議論聲陸續消停了,紛紛側目望過來。

朱高煦的聲音不大,神情凝重地說道:“此時此刻,咱們的士氣遠勝吳高!我覺得明天可以一戰。”

這是一場五萬多人、對陣接近十萬人的戰役。所以一時間眾將沒有激揚的情緒,大夥兒安靜了一陣子,才有人抱拳道:“末將奉王爺號令!”

然後許多人紛紛執禮領命。

數十裡地外的陳貞援軍,以及幾天後預計能抵達的平安援軍,都是朱高煦下令決心的原因。雖然援軍未到,但隻要會戰在一兩天之內沒有崩潰,漢王軍的兵力就能陸續得到增強。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了一聲“報”的喊聲。

不一會兒一個風塵仆仆的軍士被放進來,送上了陳貞的東西。

朱高煦打開布包,看了一番裡麵的兩封信,他起初有點迷糊,片刻後徑直翻到末頁看到江陰侯吳高的落款,頓時明白了。

這是之前吳高寫給陳用晟的信,承諾保證平樂府城的安危雲雲。知府陳用晟投降後,這些信被陳貞弄到手了。

朱高煦伸手在額頭上摩挲了一陣,忽然一拍桌案,將信遞給身邊的文官侯海,說道:“找個北司的弟兄,把吳高的信送到桂林府的北司據點。叫那邊的奸諜,利用這些東西勸桂林府的官員投降。”

侯海拱手道:“下官遵命。”

朱高煦站了起來,說道:“本王去南岸瞧瞧地勢,天黑前回營。”

諸將頓時嘩然,紛紛勸說,“漓江南岸有敵軍活動,王爺可派斥候前去打探……”

“吾意已決。”朱高煦徑直說道。

這一場敵眾我寡的大戰,本身就有極大的風險!朱高煦願意讓軍隊冒險,便也願意拿自己的安危冒險了。況且這是他臨時起意的決定,恰好被敵軍重點圍攻的可能性並不大。

朱高煦帶著數十騎親兵,王斌帶隊。一行人騎馬出了軍營。

他們來到漓江浮橋邊,個子高一身精肉的大將趙平前來迎接。趙平請命道:“末將隨後調前鋒軍過江,在南岸策應王爺。”

朱高煦搖頭拒絕了,說道:“連夜再架設浮橋,儘量多幾道;並在南岸修建工事設防,防備敵軍騎兵突襲。明日淩晨,前鋒先行,全軍渡江!”

趙平拜道:“末將得令!”

數十騎從北岸一道短短的浮橋過去,然後穿過幾乎空無一物江心島。或因漓江漲水時會淹沒島嶼的緣故,這島上沒有房屋,隻有一間破落的草棚。然後他們又過了一道不太長的浮橋,便到達漓江南岸了。

南岸有漢王軍的騎兵活動。正如趙平稟報的軍情,敵軍沒有向舟橋這個方向逼|迫。

……渡過舟橋後,西邊是一大片平地,方圓約數裡地。這塊平地似乎像一個三角形,東西北三麵被漓江環繞,讓其如同一處半島。平地中間有許多房屋,大概是個村莊;四麵主要是菜地、小樹林以及稻田。

戰場或許就在此地,便是這一片平野。北邊環水,南邊是山。雙方好像隻需要把大軍擺開,東西對峙,然後對打就行了!仿若一個競技場。

但是戰爭不是競技。

朱高煦很快就發現了,重點不在於這塊平地,而在南麵的山區。

南麵的一片山峰縱橫東西,突兀的山峰大概就是廣西獨特的石灰岩,看起來又硬又陡,根本無法爬到山頂。但是山峰之間有幾處山穀,以荒草和灌木林為主,可以行軍。

朱高煦騎著馬,徑直穿過一道穀地,發現更南邊、遠處還有一片石灰岩山峰。這些山峰排列得十分整齊,仿若兩道山脈,之間有東西貫通的平直穀地。

眺望東南麵,隻要從穀地往東穿出去,又有一大片平地。

朱高煦很快得出了清楚的判斷:兩道山脈之間的這一條長直穀地,在必要時刻,此路幾乎是漢王軍的唯一退路;不然大軍隻能往漓江上退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