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騎兵南下(1 / 1)

大叛賊 夜深 1020 字 1個月前

前麵說過,終清一朝,這文字獄是極其嚴重的,像《明史》這種僅僅隻是稍微露出些懷念前朝,批判滿清文字的書就掀起了腥風血雨,導致上千人家破人亡,直接處死者百餘人。

《明史》一案,影響重大,更不用說現在又冒出來這如此大逆不道的《清宮密聞錄》了,書中哪裡還是借詞諷刺,完全就是赤裸裸地汙蔑和攻擊,甚至把矛頭直接對向了清皇室和康熙本人。

康熙哪裡受得了這個?對於撰文的汪景祺更是恨之入骨,恨不得寢其皮食其肉,可惜汪景祺遠在南京,康熙根本就拿他沒有辦法,但他得知汪景祺有其兄在京為官的時候立即下旨抓捕,誰想到汪景祺的兄長汪見祺在《清宮密聞錄》剛流入北京的時候就得知大事不好,嚇得連官都不做了直接化妝逃走,現在已過了大半個月,汪見祺同其家人已逃到了江南,康熙鞭長莫及,更是雷霆大怒,把汪見祺在京的同僚、親友抓了一大批嚴刑烤打,至藏有此書的普通人也全倒了大黴,隻要查到的全部抓了起來,其中還包括了不少八旗子弟。

一時間,整個北京城人心惶惶,無論普通人還是各級官員都惶恐不安。就在《清宮密聞錄》一事之前不久,那位當了三十六年的太子終於當到了頭,被康熙下旨直接奪去了其太子之位。

元宵節宮中之宴出事後,康熙處罰了十阿哥卻未對太子有任何處罰,這主要是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康熙不想把這事鬨大,同時對於是否要廢太子也還有一絲遲疑。第二個原因是康熙想看看這朝中還有多少人支持太子的,另外太子對於此事是否有深刻的反思。可惜的是,最終讓康熙失望了,太子隻是先上折告罪一番,但同時又把責任推到了十阿哥身上,而接下來並無多少反悔之意,見康熙隻是處罰十阿哥後僅僅老實了沒幾天又故態複萌,和往常一樣起來。

至於在朝中,除了東宮的幾位官員替太子說話外,許多重臣都對此事沒有表態,這不表態恰恰就是一種態度,康熙當然看得出朝中重臣對於太子的看法。如此,逐漸堅定了康熙要廢太子的決心,二月中旬,康熙三思後終於下旨廢除太子。

太子廢後,朝中的風向突然一變,那些本就力主由八阿哥替太子的重臣們一個個立即上書給康熙,推薦八阿哥來當這個太子。可誰想到,康熙卻沒同意,他不僅未讓八阿哥上位,反而對於推薦八阿哥的那些重臣大為訓斥,這使得誌得意滿,自以為勝券在握的八阿哥一黨詫異不已。

實際上,八阿哥他們並不清楚,正是他們的這些動作導致康熙對八阿哥起了防備心理。康熙雖然年長,但他對於權利的欲望依舊是無窮的,尤其是如今整個江山略有不穩的情況下,牢牢抓住手中的皇權對於康熙來講比什麼都重要。

而八阿哥的這一次太過急切,如此多的重臣全部推舉八阿哥當太子,這讓康熙心中有了一絲危機感。一旦真的讓八阿哥當了太子,他這個皇帝還能壓得住新太子麼?彆忘了,八阿哥在朝野內外的名聲和口碑遠不是之前那位太子可比的,再加上如此多的重臣支持他,一旦八阿哥當了太子後羽翼豐滿,那麼他這個皇帝又何去何從呢?

皇家無親情,皇帝一向是孤家寡人,這曆史上為了皇位父殺子,子弑父的事還少麼?就連史上稱為名君的唐太宗李世明不也是因為玄武門之變殺兄殺弟然後囚父後登上大位的?康熙可不想自己也麵對如此結果,正是這樣的想法,越是有人推薦八阿哥,康熙就更不會把八阿哥擺到太子之位上。

原太子被廢,新太子人選又被康熙否了,清廷一時間沒了儲君,朝中上下無論是馬齊等重臣還是普通官員誰都不明白康熙究竟想乾什麼。緊接著,又爆發了《清宮密聞錄》所引發的大事,一時間清廷上下都感受到了一股無形的壓力逼來,更對如今的局勢擔憂不已。

《清宮密聞錄》造成的後果是非常嚴重的,在康熙的強力打壓下,清廷治下表麵上來看這事逐漸平息了下去,但是受到此事牽連獲罪的人居然多達上萬人,除了極少數的滿人外,這些人中大多都是漢人。

更重要的是,由於汪景祺出身官宦之家,無論其父還是其兄都是朝中官員,這樣一來受到牽連的還有許多汪家的舊日同僚和好友。這些人也都是漢官,這些漢官被牽連,丟官罷職的不少,還有不少人因為和汪家走的近甚至還丟了腦袋,這使得朝中漢臣個個自危起來。

但這些康熙已經顧不上了,隨著春天的到來,康熙對於如何剿滅南方反賊已是迫在眉睫。尤其是中原的祝建才和四川的王致清兩部,當蒙古的騎兵終於可以南下後,康熙立即命令已回到河南的隆科多率部先滅掉祝建才部,然後集合江西兵力向西推進,聯合陝甘邊軍清剿王致清部。

為了對付祝建才在中原的力量,康熙這次算是下了大本錢。蒙古王公雖說屬於大清治下,但實際上從真正的統屬來講康熙隻不過是各部的共主而已。

由於孝莊太後的原因,蒙古各部中科爾沁部和清廷走的最近,也是關係最密切的,科爾沁以列朝外戚,荷國恩獨厚,列內紮薩克二十四部首。有大征伐,必以兵從,這一次當然也不例外。

這一次,康熙直接從蒙古調來了一萬二千騎兵,其中光科爾沁部就出兵七千,其餘五千騎兵分彆來自其他各部。為了這些騎兵,康熙對於出兵的蒙古王公作出了許諾,不僅付出了清廷在蒙古草原的部分利益,還允許蒙古騎兵南下後對反賊的戰爭中可以進行隨意燒殺搶掠,一應軍獲朝中不問,並再加以重賞。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