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是他逼我的(1 / 1)

大叛賊 夜深 1550 字 1個月前

“四十九年初,先太子被廢一事衡臣還未忘記吧?”八阿哥先問了一句,這件事是康熙朝的大事,張廷玉作為上書房大臣本就是當事人,如何能夠忘記?八阿哥也不等張廷玉回答,繼續說道:“想我二哥年幼時即為太子,戰戰兢兢當了三十六年的太子,雖說無大功,但卻也無大錯,充其量就是有些怨言和牢騷話而已,說句實話,我雖同二哥一向不合,但他卻清楚他從來沒有反抗皇阿瑪的想法,可以說諸位阿哥之中,心中最敬重也最懼怕皇阿瑪的恐怕也就是我這個二哥了。”

張廷玉並沒說話,隻是靜靜聽著。八阿哥繼續說道:“可到頭來又如何呢?隻是說錯了話做錯了一件時,他這個太子就如此被廢了,廢了不算還被像豬一樣給圈禁起來,如今想來實在是可憐呀。”

歎了口氣,八阿哥臉有戚戚之色,似乎在為前太子而惋惜,可張廷玉心中卻清楚的很,前太子被廢一事同八阿哥脫不了關係,如果不是八阿哥一直暗中挑唆,又故意下了套,如何會有康熙廢太子一事發生?

“之後,皇阿瑪讓朝中重臣在眾皇子之中推薦太子,此事衡臣也是清楚的,我記得當初衡臣是少數幾個未上折子的人吧?”

說到這,八阿哥深深看了張廷玉一看,笑道:“你張衡臣可是個聰明人,那時候你就應該瞧出了皇阿瑪的真正用意。所謂的推舉是假,借此事殺雞給猴看是真。最後果然不出所料,朝中眾人十之八九都推舉我為太子,但最後又如何呢?憑著皇阿瑪輕飄飄的一句話,此事就此作罷,我被訓斥閉門思過,而馬齊、佟國維又落到了如何下場?作為天子,不僅出爾反爾,暗中算計臣子,就連自己的兒子也不放過,這天下哪裡有這樣的聖君?”

“就因為這樣,你就一直懷恨在心?”張廷玉終於開口問道。

八阿哥搖搖頭,苦笑道:“君臣父子,無論為子還是為臣,按理說不應該有這些想法,但人並非聖賢,彆說皇阿瑪都做不到,至於我當然也做不到。”

八阿哥坦率地承認他當年的確有怨恨,不過他繼續又道:“之後誰又想到,陰差陽錯轉了一圈,這太子之位終於還是落入我手,無論經過如何,我還是成了太子。當了太子之後,我並不做他想,隻想為我大清儘力而已。要知那時南明已成氣候,其勢越發龐大,麵對如此強敵,我大清必須上下一心,通力合作,方能力挽狂瀾。張衡臣,你是上書房大臣,你應該知道我在太子之位時做的如何,相比之前二哥又是如何。”

這句話讓張廷玉無法回答,他雖然沒開口,但心裡不得不承認八阿哥的確比先太子強得許多。

八阿哥的能力本來就極強,當了太子後,八阿哥首先解決了一直困擾朝廷的戶部借款問題,雖然他的做法比較委婉,也有收買人心的用意,但從結果來講卻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戶部欠款解決,使得清廷財政得到緩和,而且又沒有引起大的動蕩。雖然殺了幾個人,也抓了些人,可依舊都在控製之中。可以說,解決戶部一事,朝廷沒有吃虧,大多數人也沒吃虧,吃虧反而的隻有八阿哥一個人,為了此事八阿哥幾乎拿出了所有家當,這才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之後,八阿哥又為國事主動提出練兵之策,這也是對於國家有利的好事。可在這件事上,康熙卻暗暗使了花招,外人不知道,張廷玉是最清楚不過的,作為皇帝卻如此防備太子,還暗中對其他皇子進行許諾和拉攏,這種手段實在有些不妥。

除此之外,之前鬨的厲害的議政王製度在八阿哥的壓製下漸漸消停了下去。雖然說八阿哥那時已經成了太子,為了自己的權利或者說皇權的保障,議政王製度一旦執行必然會分薄皇權,可他這樣做同樣也是在維護康熙的利益,或者說是主動向康熙示好。

假如那時候康熙改變觀點,和八阿哥聯起手來好好合作,父子相和之下,這大清絕對不會是現在這情況,但可惜的是康熙沒有接過八阿哥主動向他伸出的橄欖枝,而且越發對他忌憚。

見張廷玉默然不語,八阿哥又道:“除了這些,還有我母妃,一個手無搏雞之力的女人,一個在後宮從來不在意自己身份,卻關心丈夫好心好意為他送小米粥的女人,她犯了什麼事?又做錯了什麼?居然受到如此屈辱最終又如此死去?但凡有些良心的人哪裡會做出這等事來?”

“此事……皇上也後悔莫及,之後特意下旨追封……。”張廷玉神色黯然,試圖為康熙解釋兩句。

“嗬嗬,張衡臣,這些話就不用說了,什麼追封不追封的,人都死了,再搞這些有意義麼?”

八阿哥神情有些激動,他能夠容忍康熙對他的態度,也能夠頂住各處的壓力,但良妃之死卻是他心中的一根刺,可以說就是這根刺使八阿哥看到了他和康熙之間無法調和的結果,這才做出了最後選擇。

此外,八阿哥又問道:“南明坐大,歸根結底是皇阿瑪和朝臣的問題,如當初以全力撲滅,何來後麵的事?之後朝廷用兵又一直瞻前顧後,好大喜功,更因為一些小事開始疏遠漢臣,使得天下離心離德,更使南明和各部反賊越發不可收拾。”

張廷玉自己就是漢臣,如果不是他身份特殊,又常在康熙身邊,恐怕也和其他漢臣一般被打發了。自四十八年來,康熙就開始多疑起來,原本口口聲聲稱滿漢一家的他再也不提這句話了,不僅把許多重要崗位都換上了滿人,而且把原本一些才華出眾的漢臣不是打發到偏僻地方就是奪官罷職。

其中,最嚴重的一件事,也可以說是導火索的就是總督趙弘燦。正是因為康熙不顧大局,意圖拿趙弘燦下刀,卻沒想到趙弘燦提前得知消息後棄廣州而走,使得廣東一省落入明軍之手。

廣東丟失後,廣西又成了半獨立狀態,這才是清廷和大明爭奪天下的分界線開始。此後,大明越來越強大,而清廷卻因為內憂外患漸漸衰敗下去,更因為趙弘燦之事,使得朝中漢臣漸漸離心。

“今日私下說話,我不妨告訴你,當年就是我讓人通知的趙弘燦,如果不是這樣,非但廣東守不住,就連廣西恐怕也已落入南明之手。”

張廷玉雖說早就懷疑此事和八阿哥有關,不過隻不過是猜測而已,但現在八阿哥說出了當年真相,不由得張廷玉心中暗歎。

如果當初趙弘燦束手就擒,最終的結果的確如八阿哥所講那樣,不僅廣東守不住,恐怕連廣西也一起丟了。八阿哥這樣做,表麵上是違抗了康熙的命令,實際上卻是為大清保留了廣西一地,而且現在八阿哥已是太子,同時又是監國執掌朝政,而廣西趙弘燦的阿靈阿也自然重歸朝廷。

“南明突出奇兵,一日拿下天津衛,十日戰至北京城,我大清各部無一可擋,而各地勤王軍又不知何時能到。眼看著北京城不日就要被攻破,一旦破城就是玉石懼焚的結果。而作為天子,一國之主,卻依舊瞻前顧後,遲遲不下決定,張衡臣,我且問你,如當日我不動手的話會是如何後果?”

張廷玉痛苦地閉上眼睛,從感情來講,他還是傾向於康熙的,但是從理智來說,八阿哥說的這番話無一不有道理。尤其是最後一句問話,作為當事人的張廷玉哪裡不知道當日北京城已到了危急之極的地步,假如不是八阿哥果斷出手,提前西狩的話,恐怕整個清廷從上到下全被明軍在北京城裡一鍋端了。

如果真是這樣的結果,那麼現在已不會再有大清存在,失去了中樞,大清哪裡還有抵抗的能力?各地督撫到時候投降者甚多,就算各自為戰也無濟於事。

可以說,以當時的情況來看,主動棄北京城走是最好的辦法。雖說誰都不知道未來能不能打回北京去,可至少中樞還在,大清還在,這希望就在。

“江山飄搖,這天下卻依舊還是大清的天下!我所作所為為的都是大清,為的都是祖宗的江山!張衡臣,你是聰明人,我也知道你心中在想什麼。你放心,皇阿瑪那邊我決不會下手,作為人子這點孝道還是有的,但這天下之事,皇阿瑪已力不從心了,就讓我們來替他力挽狂瀾吧。”

八阿哥正色說道,他的表情中沒有一絲一毫的虛情假意,他今天和張廷玉所說的一切都是出自內心的真話。因為他知道騙不了張廷玉這樣的人,要想讓張廷玉向自己效忠,真正地為自己所用,那麼就得用真話來打動他。

張廷玉許久都未開口,他要的答案八阿哥都給他了,而且說的又是如此坦誠,這讓張廷玉心中複雜之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