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十一章 初一大朝(1 / 1)

大叛賊 夜深 1292 字 1個月前

黃滔渙翻手為雲覆手為雨,折騰的朝鮮不要不要的。

如今,大明軍隊已北上平壤,隨後趁勢控製住朝鮮全境,等到這一切完成後,整個朝鮮就是大明的囊中之物,接下來大明是直接並吞又或者扶持一個傀儡,都是朱怡成一念之間的事。

這些朱怡成早就有所預料,但沒想會這麼快。尤其是當他在黃滔渙的密奏中看到關於朱一貴的彙報時,朱怡成先是一愣,接著仔細看完,頓時心頭大樂。

這個朱一貴還真是不省油的燈,讓他去濟州跑一趟居然一下子弄出這麼大事來。以朱怡成給他的差事為由,硬生生地就從巡察者搖身一變成了大明攻進朝鮮的先鋒。

再加上朱一貴膽大包天,居然領著四千人就敢一路北進,而且還給他弄成了。這四千人進軍之迅猛暫且不說,一路之上還大肆收編朝鮮軍隊並招募朝鮮民夫,等他打到漢城時,居然擁有了十萬之眾,反而真正負責朝鮮進攻的統帥張鰹卻是一仗未打,一直跟在朱一貴的隊伍後麵吃灰。

可以說,大明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拿下朝鮮,而且把朝鮮兩班各派的主要人物在漢城一網打儘,朱一貴是功不可沒。可這個功勞大明卻無法論功行賞,因為朱一貴此次出戰並非通過正常程序領兵,他去濟州的任務也不包括對朝鮮用兵這條。

所以,從軍法來講朱一貴可以說不僅無功反而有過,假如真的追究起來,一個擅自出戰的罪名是無論如何都逃不掉的,如果再深究,就算把朱一貴解除一切職務,抓進大牢都不為過。

但在正式的軍報中,黃滔渙卻絲毫沒提朱一貴的名字,隻是在給皇帝的密奏中寫了這件事。黃滔渙這麼做的原因朱怡成心裡清楚,那是因為朱一貴雖然有錯,但同時有功,用這種方式希望朱怡成網開一麵。

“這個混蛋,好大的膽子,耍著小聰明做出如此大的事!”朱怡成心中笑罵,這朱一貴處置了太過可惜,何況接下來新明那邊還要用他。再說,他這一次在朝鮮乾的的確不錯,但功不掩過,就算他將功折罪。

除此之外,朱怡成想了想覺得這樣還稍輕了些,朱一貴這小子還得敲打一下,要不以後養成習慣還了得?當即他就想好了給朱一貴一個懲介,讓這家夥清醒清醒,以觀後效。

看完密奏,朱怡成笑眯眯地問廖煥之,接下來朝鮮如何處置。

對於朝鮮問題,廖煥之和軍機處早就有了預案,當即就回答了朱怡成的這個問題。

朝鮮雖是大明屬國,無論官方或民間都親近於大明,但這是前明時期的事了。滿清入之前,朝鮮實際上就已經被滿清給征服,並助紂為虐充當起滿清在關外的基地。

大明複國後,朝鮮一未立即反正,二依舊靠著滿清同大明做對,這已引起了大明強烈不滿。也是因為如此,才有後來大明直接宣布以海軍討伐朝鮮的事件。

不過當時的所謂討伐隻是個煙霧彈,大明真正的目標不是朝鮮而是天津。正是因為這一次,大明謀劃了一個石破天驚的計劃,那就是由天津登陸,隨後直取北京城。

這次軍事行動導致了原本占有主動權的滿清遭受重創,不僅丟失了天津,更連北京城也被大明拿下,從而發生了整個神州戰場上的巨變。

也正是那一次戰役後,大明徹底從南方的一個地方政權從而獲得了爭奪天下的主動,接下來的事大家都知道,隨著北京的入手,大明占據了北方重要地帶,並由此為根基打通南北,這才有了後來的幾大戰役。

而就是那時候,隨著大明在中原占據主動,朝鮮君臣為之忐忑不安,這才有後來的朝鮮使臣至南京請罪一事發生。為敲打朝鮮,並控製朝鮮局勢,朱怡成直接向朝鮮索要了濟州和釜山兩地,接著派設駐朝鮮大臣和軍隊。

至少在那時候,大明對於朝鮮雖然不滿,但看在朝鮮之前對大明的態度並考慮到藩屬國的淵源,朱怡成實際上還沒有並吞朝鮮的念頭。充其量朱怡成是打著後世美國在朝鮮駐軍,讓朝鮮作為大明的小弟來處置的,那些割讓的領土,那是為了懲罰朝鮮,以觀後效。

但誰都沒有想到,隨著朝鮮割讓領土之後,朝鮮國內的政治鬥爭越發強烈,老論和少論兩派甚至因為大明宗主的原因各自指責對方,至於朝鮮國主李焞由於身體原因也逐漸失去了對朝堂的控製,使得朝鮮內部開始失衡。

後來,朝鮮膽大妄為,甚至私下勾結滿清做起了陽奉陰違的勾當。當朝鮮這麼做的時候,這已經觸及到了朱怡成的底線,也就是在那時候,朱怡成心頭起了滅掉朝鮮的念頭。

“皇爺,朝鮮雖是小國,但其李朝立國已有三百多年,在朝鮮國內依舊有不小的威望。依臣看來,如果直接就滅掉其國,恐怕我大明要耗費極大的氣力,非幾十年不能。”

廖煥之神色鄭重道:“所以,直接並吞朝鮮並非不可,但其代價太大。再者,朝鮮乃我大明屬國,一旦我大明直接行並吞之事,恐怕會引來周圍各國的驚恐。要知道當年琉球隨是舉國而投,眼下柔佛之地也效仿琉球一事,諸國這些年自然也看在眼裡,所以……。”

朱怡成微微點頭,他明白廖煥之的意思,目前雖然朝鮮已在大明掌握之中,但直接並吞朝鮮的時機還不到。無論是朝鮮國內的反對力量,又或者其他國家的反應,這些都是考慮的問題。

就算接下來大明繼續用老辦法,那也是換上一塊遮羞布罷了,周邊的國家又不是傻瓜,他們如何看不出大明的手段?不過就算這樣,那也遠比直接並吞更好些,所謂溫水煮青蛙,就是這個道理。

“廖卿的意思朕明白了,既然如此就就按著你的意思來辦吧。明天大朝,軍機處可直接把這事提出,直接在朝會中確定,你看如何?”

“皇爺聖明,臣領旨。”廖煥之心頭鬆了口氣,當即起身領命。

由於今天是大年三十,朱怡成照顧臣子所以並未多留廖煥之,說完了正事就讓他離開了。

天黑後,皇宮內,朱怡成設下家宴,同皇後、皇子、公主還有幾個妃子熱熱鬨鬨的一起吃了個年夜飯。雖然這個時代過年氣氛濃鬱,其實早在二十四祭灶開始,皇宮內就已經洋溢著過年的氣息了。

不過相比一些老規矩,對於家庭聚會一般現在都是擺在初一,習慣於後世的那些規矩,作為皇帝的朱怡成更注重過大年三十,而隨著這些年宮中的一直定例,這種習俗倒從皇宮內逐漸傳了出去,造成如今許多朝廷官員,甚至包括民間,也逐漸形成了這樣的規定。

第二日,大朝。

早早起身的朱怡成換上了大朝的朝服,隨後前往參加大朝。

這一日的大朝是每年最為重要的朝會,作為皇帝不僅要先祭天,更要去太廟、世廟祭祀曆代先祖,然後再去奉天殿參與臣子們的參拜。

其他的暫且不說,經過一係列繁複而漫長的各種禮儀後,朱怡成來到奉天大殿,坐在高高的寶座上,望著下麵密密麻麻向自己行禮的朝臣,心中油然而生一股無比的自豪和滿足。

十數年的艱辛,終於換來了如今的太平盛世,作為親手打造這一切的朱怡成如何不為之高興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