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2章 人才計劃(1 / 1)

逆流1982 刀削麵加蛋 950 字 2個月前

第1502章人才計劃

雙引項目是國家行為,利用國家的資源和人力遠赴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挖人,天音集團作為一家企業,想要搶在美歐國家之前,同時還要麵對國家雙引項目的競爭,從中分得一杯羹是相當不容易的。

但好在段雲有先知先覺,他能夠提前布局,這也就讓他有了一定的勝算。

想要大量挖掘人才,前提就是需要有很多的資金,目前段雲能夠用於招攬人才的資金高達上億元人民幣,而且隨著集團公司的持續盈利,他手上的籌碼也會越來越多,所以在資金方麵,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事實上,當年前蘇聯的專家比起歐美的工程師來說,要“廉價”很多,在1993年後,烏克蘭國內經濟日趨惡化,而在那個時候,有人用一箱二鍋頭或彆的中國土特產,就能私下裡交換一些東西,但正式的技術轉讓和幫扶,則需要花費更高的代價。

不過總的出來,這些專家對生活要求不高,很多都是毛澤東斯大林時代的老布爾什維克,重視中蘇友誼,工作嚴謹,有問必答,技術材料很爽快的提供,甚至可以說是掏心掏肺。

也正是因為如此,10年來的雙引工程共從獨聯體國家引進了上萬名專家,2000多個基礎項目。

而且相比於俄羅斯,烏克蘭的工程師邀請到中國要容易得多,

所以段雲也應該把挖角的重點放在烏克蘭

段雲打算為挖角這批蘇聯科學家準備1億美元左右的資金,並且每年會再拿出5,000萬美元將這些專家其中供養起來,讓他們在寶安區的科技園長期工作和從事科研項目。

這個資金投入已經相當可觀,以當時韓國的人才計劃為例,一般的蘇聯專家每月可以領到1500美元到2000美元的薪酬,知名專家是3000~4000美元一個月,段雲每年5000萬美元的投入,這就意味著他至少可以雇用2000~3000名蘇聯工程師,這幾乎相當於雙引工程引進了全部人才的1/3。

段雲沒有國家雙引工程那麼大的財力,但是人才引進的成敗從來都不是以數量為主的,最關鍵的是質量,一個頂尖優秀的工程師,創造的價值可以超過幾十上百個工程師,而這其中人才篩選就變的非常重要。

段雲個人對於蘇聯的研究機構以及知名專家了解的並不多,也從來沒有和任何一個前蘇聯專家有過接觸,所以為了提前布局,他必須找到一個了解蘇聯國內情況,讓他去蘇聯考察,並且和蘇聯科技界有密切往來的人員幫助他篩選人才,製定挖角的名單。

至於找什麼人去蘇聯考察,段雲已經有了初步的想法,那就是從公司內部尋找一些以前有蘇聯留學經曆,在蘇聯有一定的人脈或者和蘇聯科研機構接觸過的人去完成這個任務。

現如今天音集團的研發中心,有很多原中科院的技術人員,其中很多40出頭左右的科研人員幾乎都有過去蘇聯留學的經曆,段雲隻需要從這些人中挑選出幾人,組成一個小組,就可以派他們先去蘇聯踩點。

當天晚上,段雲製定了一個簡單的名單,第2天一早,就來到了公司研發中心。

郭凱在拿到段雲提供的名單後,很快就將名單上的這些人召集到了會議室,等待段雲的開會安排。

“老陳,我記得你以前也曾經去過蘇聯吧?”段雲看到人到齊後,首先對坐在自己旁邊的翻譯陳鐵生問道。

陳鐵生是段雲前年去德國的時候帶回來的專職翻譯,他以前曾經在西德留學,俄語和德語水平都非常好,回國後在一家大型國營企業當技術負責人,因為收入不高,這才放棄鐵飯碗,來到深圳下海,並且被段雲聘請為公司的翻譯。

之前的時候,陳鐵生和李芸都是公司翻譯部的骨乾,不過從能力以及工作效率上來說,陳鐵生遠不如天賦異稟的李芸,李芸一直擔任公司翻譯部的主管,陳鐵生雖然年紀大她一輪,但在翻譯部隻是個普通的翻譯員。

不過自從李芸被段雲調到香港分公司之後,陳鐵生就成為了公司翻譯部的主管,這個人工作能力一般,但勝在踏實本分,任勞任怨,所以段雲給他的工資並不算低。

段雲這次派人去蘇聯,陳鐵生就成為了候選人之一,因為他不僅懂俄語,最重要的是,他以前還是個機械加工方麵的技術人員,非常適合這樣的任務。

“我沒在蘇聯待過,隻不過以前去德國的時候,曾經路過蘇聯和波蘭等國家,但是和蘇聯人交談還是沒有問題的。”陳鐵生回道。

“那就夠了。”段雲點點頭,然後又看見了坐在他旁邊的另外一名老者,於是恭敬的問道:“何老,我記得您早年是去過蘇聯留學的吧?”

“沒錯,我那個時候是國家第3批公派去蘇聯留學的學生,從1957年到1961年,在莫斯科大學學習了4年時間。”被稱作何老的這名工程師回道。

這名何老本名叫何慶生,以前是BJ機電研究所的高級工程師,今年已經60出頭,在去年年初的時候,正式加入天音集團,段雲給他的待遇很高,他的薪資待遇在整個天音研發中心,僅次於黃令儀,蔣明煒這樣的項目負責人,算是少數幾個想有第2檔月薪的高級人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