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飛速發展(1 / 1)

伐清1719 晴空一度 1104 字 1個月前

雲夢縣寧家鐵礦場裡一片沸騰,一座座高爐聳立在莊子內,黑色的煙霧向天空擴散開,如同一團團黑雲一般。

略帶熾黃的鐵水從高爐裡流淌出來,帶著白霧,眾人發出了歡呼聲。

負責寧家礦山的寧家老五寧忠信,激動的望著剛剛從高爐裡生產的鐵水,他仿佛看到了神話。

什麼時候煉鐵變得這麼容易?甚至可以說,這不是在煉鐵,而是在煉鋼。

望著一旁站著的寧渝,寧忠信張著嘴,好不容易才將驚訝吞進了肚子裡,笑道:“你小子這腦瓜子咋長的?這鐵的質量可比我在大冶鐵山上看到的強多了!那鐵都不純,又脆又不耐用,可咱這鐵可太純了!”

寧渝笑道:“這高爐煉鋼法本來煉的就是鋼,這出來的鐵純度高自然不足為奇。”

所謂的高純度精鐵,實際上就是寧渝前世了解的土法煉鋼的產物,通過土磚壘成一座小高爐,然後將木頭燒成炭,將鐵裡麵的過高的碳脫掉,使含碳量降低而成為鋼。

因此在這個十八世紀的初葉,寧渝拿出來的這項技術,簡直就是劃時代的產物,因此寧渝還特意叮囑過,不要讓無關人接觸煉鐵的核心部分。

寧渝在這裡已經待了有十天了,經過了十幾爐的實驗,這高爐煉鋼終於煉出了第一爐優質生鐵。如果用這種鐵來鑄炮,寧渝相信能夠將子母炮的壽命再延長一倍之多。不過煉出的這種鐵並非自用,而是將它鑄成武器兵備,然後高價出售。

除了子母炮比較敏感以外,像鳥槍刀劍這些都是可以鑄造的,且質量要強上官營許多,因此也能賣出價格來。

寧渝心中自然不會反對,因為他明白如今的寧家最缺的是時間,是資金,隻有經過充分的發展,才能將潛力轉化為實力。

這邊的一番事情一結束,寧渝便立刻回了雛鷹營,寧四在經過了這麼長時間的護衛之後,內心對寧渝也是頗為敬服,因此一直以來都是寧渝的車馬夫和護衛長。

此時的雛鷹營,已經不再僅僅是二百餘學兵,經過收納大量的礦鹽工子弟後,學兵的數量已經上升到了三百五十餘人,不過其中年齡層次不齊,於是寧渝便又將十二歲以下的少年劃為童子營,歸屬於雛鷹營編製下,童子營的學兵在十二歲時會經過考核,通過考核者可以進入雛鷹營,如果沒能通過便分到其他礦場或者是農莊裡。

可是進了雛鷹營的學兵們,卻再也不願意離開,因此一個個都十分努力的拚搏訓練,就連童子營當中也是一片喊打喊殺聲。

有時候寧渝也會想,這麼做到底對不對,可是每次有這個想法的時候,寧渝都在告訴自己,其實自己並沒有選擇,若是不能前行,那麼這個結果將會異常的悲慘。

如今的雛鷹營中有一片辦公區域,分彆是參謀處、軍法處以及教導處,每日都有人安排值班,相關的軍營條例已經出台,人人都需遵守條例行事。

董策抱著一摞紙張走了過來,向寧渝行了軍禮,然後道:“營座,如今軍營訓練已經接近飽和,每日裡所需的肉食補充也大為增加,這是本月的軍需供給。”

現在的雛鷹營還沒有正式組建後勤處,一應的物資供應直接由寧家老宅在負責,而參謀處負責審核後勤供應以及承擔了一部分的後勤責任。

不過這個現狀很快就會得到改變,寧渝會在不久之後便組建後勤處,因為馬上有一大批的後勤物資會來到雛鷹營。

寧渝簡單翻了翻,然後用毛筆簽上了字,即表示同意,隨後用毛巾擦了擦臉,問道:“雷駝子那邊可曾派人過來?”

董策畢恭畢敬道:“稟告營座,雷駝子的徒弟過來了,說公子之前的吩咐如今有了進展,隻是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寧渝連忙將毛巾放下,“人在哪裡,趕緊帶我過去。還有,營中這段時間要加強戒備,防止有人混進去。”

雷駝子派來的人是他的徒弟,寧渝上次也親眼見過,因此也沒有多說什麼,便帶著護衛跟著他一塊去了製炮坊。

如今的製炮坊在寧渝的大力支持下,已經擴大了許多規模,甚至將山後麵的一片空曠的山穀都利用了起來,大量的工匠每日裡在那裡打製一些鐵質農具。

這些農具在主要是提供給周邊府縣使用,依然是為了掩人耳目,不過在打製農具之餘,雷駝子在寧渝的吩咐下,也開始製炮。

不過在寧渝的提點和雷駝子的改進下,如今的製炮工藝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因為原來的鐵模鑄炮法雖然大大加快了鑄造速度,降低了成本,但是在火炮質量上的提升並沒有特彆高,這主要是因為炮芯部分,依然是沿用老辦法——鐵芯裹泥。

這種法子會導致範泥調製不當,濕氣問題很難解決。泥範顆粒縫隙大,就會吸聚空氣中的濕氣,鐵水灌入後,濕氣受熱蒸騰出來,在鐵水中形成氣泡,導致造出來的炮依然會有蜂窩,隻是相對過去來說會少很多。

因此在寧渝的設想裡,就是將泥芯徹底丟掉,從而徹底解決氣泡問題。可是想要解決內膛問題,就沒那麼簡單了,因為這項技術一直到幾十年以後,英國人靠著蒸汽機的蠻力直接在實心鐵柱上錘鑽出炮膛。

這個法子過於硬核,很明顯是如今的寧渝所無法解決的,因此隻能換一種法子,也就是鐵炮芯。

雷駝子就這個問題研究了很久,可是發現實在沒辦法將鐵炮芯給取出來,如果太早取炮芯,這裡麵的內膛沒有冷卻完畢,如果太晚取,鐵芯就會跟炮融在一起,徹底成了個鐵柱子。

寧渝後來思索了很久,讓製炮場上的木匠老高在台上多設一個螺旋吊車,然後把鐵芯插進炮範裡,當灌鑄進去的鐵水冷卻初步成形時,就搖動手柄,轉動鐵芯,接著就把它吊著取出來,就能夠解決黏連的問題。

到了這一步,寧渝心中的鐵模鑄炮法才算大成。

其實隻按照原來的法子製炮,原本也足夠使用,至少能甩如今的清王朝一大截。

可是在寧渝的心中,在這個時代真正最理想的大炮,是在後來美國南北戰爭裡揚名的拿破侖炮。如今做的這一切,隻是打基礎罷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