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議定國號(1 / 1)

伐清1719 晴空一度 2144 字 1個月前

“三連聽我口令,封鎖住這一片的街道,一連和二連跟我來,準備上刺刀!”

禁衛師三團二營營長周顯大聲吹著哨子,一隊隊的士兵大踏步向著城內走去,他們腳上穿著的皮靴踩踏在青石板地麵,發出一陣陣清脆的聲音。

數千名複漢軍士兵從武昌城的各個城門分批湧入,以各營連為單位封鎖街道,嚴禁普通百姓進出,一時間偌大的一座武昌城,變得安靜無比,百姓們躲在門後,靜靜聽著外麵複漢軍士兵經過的腳步聲,連大氣也不敢喘。

東湖之會上人人縱情歡愉,可是任是也沒有想到,針對複漢軍內部的一次清洗已經在無聲無息地展開,隻有正在舞劍的寧渝和寧忠源知道,等到今夜過去了,複漢軍將會迎來一個嶄新的時代。

改革是需要流血的,哪怕是對於複漢軍這樣的新興勢力來說,同樣避免不了流血犧牲。複漢軍新頒布的這些法令,嚴重侵害了士紳們的利益。在利益麵前,任何的妥協和讓步都變得無濟於事,隻有鐵和血能夠消弭一切。

值得慶幸的是,目前的複漢軍基本都在寧家的掌控中,因此寧家是有掀桌子的能力的,能配合的自然是跟著寧家繼續走下去,至於那些不配合的,就隻能請他們去死了。

複漢軍各營營長手裡都有相關的名單,上麵的人便是這一次串聯起來反對複漢軍的士紳集團,在複漢軍通過影子和鄭家將這些人揪出來之後,剩下的事情變是按圖索驥了。

“砰砰砰......”

周家門外傳來了一陣激烈而粗暴的門聲,卻半天都無人來開門,隨後外麵的人便開始撞起門來,一聲聲吆喝的號子聲後,那扇看似厚實的大門,已經處於搖搖欲墜的狀態。

府內的奴婢們已經縮成了一團,閉著眼睛都不敢看向外麵,還有一些膽大的家丁簇擁著站在門後,手裡舉著刀劍,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

周欽臉色鐵青,他手裡握著一把鳥銃,眼睛裡卻帶著幾分絕望之色,前些日子雖然風頭緊了許多,可是還沒等他們跑,便聽說寧家父子要在東湖舉行大宴,心裡便放鬆了幾分警惕,可是萬萬沒想到的是,這寧家父子竟然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這一下可好,徹底被堵在家裡了。

“父親,眼下咱們已經徹底沒希望了,跟他們拚了吧!”

周欽之子周維望著正在顫抖的府門,不由得深深歎了一口氣,他早就知道父親卷了進去,卻沒有想到卷入的這麼深,除了暗中密謀反對複漢軍之外,甚至還跟清廷那邊的暗探勾勾搭搭,連林自言那條線都牽扯進去了。

事到如今,已經再無可挽回了。

隨著一聲沉悶的轟鳴,周家的大門直接倒塌了下去,複漢軍士兵們一擁而入,而那些原本在門後的家丁們,卻沒有反抗的勇氣,他們很快就丟掉了手裡的刀劍,然後跪在了地上。

“砰......砰......”

周欽和周維手裡的鳥槍響了起來,可是並沒有打到士兵的身上,畢竟這鳥槍的準頭實在是太差了些,數名複漢軍士兵幾步衝了過來,直接將這二人踹倒在地,隨後用粗繩捆起來打了個死結。

雖然說這些人最終的結果都難逃一刀,可是寧渝並不想就這麼殺了他們,至少在一些相關的東西沒有吐出來的時候,殺了他們屬於下下之選。

當然名單上不僅僅隻有周家,數十家士紳大族也都在緝捕的名單上,他們或是被捉拿,或是在跟複漢軍搏殺,槍聲如同鞭炮一般,在城內的各處角落響起,隻是與春節時的鞭炮比起來,更多了幾分沉悶感。

鄭家作為從龍大族,自然與其他大族不一般,寧忠義親自帶著複漢軍的士兵包圍了鄭家,不過並沒有暴力開門,而是頗為客氣地派人上去叩門。

無論怎麼說,鄭家都是率先跟著寧家造反的大族,其影響力還是有的,因此哪怕是到了如今這幅局麵,也要給上幾分麵子才行。

鄭家人打開了門望著外麵的士兵們,頓時感覺到幾分錯愕感,這一幕實在是太離奇了些,當下也不敢耽擱,連忙去稟報了鄭覺。

在鄭先去赴東湖之宴後,鄭先胞弟鄭覺便成為了鄭家的代表人,他麵對府門外包圍的複漢軍士兵,並沒有絲毫的慌亂,而是非常冷靜地派人打開了大門,隨後便帶頭走了出去。

“寧樞密使,此番何須如此,若是有事相召,鄭某自然會親自上門拜訪。”

一番話倒是說得不卑不亢,甚至連惱怒都沒有,倒是讓寧忠義頗為欣賞這份淡定,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這份心態可不是人人都有的,當下便對鄭覺多了幾分欣賞之意。

寧忠義也知道這一番不會徹底擊垮鄭家,因此言語間也多了幾分客氣,“奉楚王令,調集鄭家所有案牘資料,還會帶走一些相關涉案人員,不得有誤,還望鄭先生能夠多多理解。”

案牘資料......

鄭覺眼神一凝,心裡卻是多了幾分警覺,麵上也不好多說什麼,低聲道:“既然是楚王殿下的命令,小人也不敢阻攔,諸位請。”

“那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寧忠義笑了笑,也不以為意,幾隊複漢軍士兵便進了鄭家的宅子。

當然,複漢軍的士兵並不會很粗暴的去搜檢鄭家,而是去了鄭先的書房當中和庫房裡,將一些案牘給運了出去,中間見到的一應財物,分文未動,對於宅子裡的女眷更是不曾多看上一眼。

這一幕落在了鄭覺的眼裡,也不由得暗自點點頭,像這般動作已經是相當客氣了,隻是他心裡也暗歎了一句,可是有了這一回,恐怕鄭家真的已經是要沒落了。

想到這裡,鄭覺心裡對於鄭先便多了幾分埋怨,不管怎麼說,他們鄭家都跟寧家是姻親關係,隻要好好巴結住寧家,坐在複漢軍這艘大船上,將來也少不得他鄭家的好處,何必要去貪圖那點小利,參與到那群小人當中,如今卻是徹底失了先機。

寧忠義在搜檢完畢以後,將案牘都裝上了馬車,也沒有再多說什麼,隻是客氣地拱了拱手,便帶著人離去了。

案牘有沒有問題其實也不重要,隻要鄭家以後徹底失了勢頭,那麼一切也都會慢慢失去的。

.........

珞珈台上,眾人歡聚一堂,根本不知道此時的武昌城內出現了如此大變,由於複漢軍將武昌城封鎖得十分嚴密,因此根本沒有人出來走漏消息。

寧忠源此時一臉微笑地望著鄭先,輕聲道:“致齋,為何適才一直悶悶不樂?”

鄭先臉上帶著幾分苦笑,心裡明白今天這一關怕是很難過去了,當下便跪在了地上,悶聲悶氣道:“啟稟王上,臣隻是看到了眼前這一幕,心裡不勝感懷罷了。”

“哦?致齋難道不高興嗎?”

寧忠源眼神微微眯了起來,他的臉上雖然還帶著笑容,可是語氣裡卻有些陰沉。

鄭先連忙趴在地上,高聲道:“臣心裡感懷的是,當今天下戰亂紛飛,百姓離亂,更有暴清殘民,小民苦不堪言,若非楚王起兵反清,救百姓於水火,如今豈有我漢家江山?”

一番吹捧之詞並不能改變什麼,鄭先很快就拋出了戲肉,“隻是臣以為,我複漢軍想要更進一步,就需得不拘一格提拔人才......臣昏聵無能,難以委以重任,還望楚王明察。”

寧忠源聽完這話卻是臉色大變,連忙過去扶起跪在地上的鄭先,低聲道:“致齋,何至於此?孤昔日倡義之時,若非你們悍然相助,複漢軍又豈會有今日?致齋如今年不過五十,將來還大有可為,豈能此時激流勇退?”

一旁的程遠芝看到了眼前這一幕,笑道:“王上,致齋有此感歎,想來也是天命已至。”

鄭先臉上也帶著幾分惶恐之色,眼中含淚:“王上,我複漢軍有今日著實不易,臣以為此時當以國事為先,若是將來能夠克定中原,臣也就心滿意足了。”

“既然如此,那孤也不再強求,隻是家國一體,萬事憂心,將來若是到了國事危亡之刻,致齋可不能袖手旁觀啊......”

寧忠源臉上帶著微笑,這番話自然是客套罷了,若是真到了危急時刻,鄭家反而是最危險的了。

一場大宴,眾人皆飲酒過度,便各自昏昏沉沉睡在了珞珈台上,而武昌城內的槍聲也都漸漸停息了下來,超過數十家士紳大族全部被抄家,上千人被複漢軍的士兵押解出城,還有數十人被關押在了影子的地牢當中。

一場針對複漢軍內部士紳大族的清洗,就這麼悄無聲息地快結束了,其中鄭家也因此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除了鄭先辭去在政事堂的差事以外在軍中和政事堂的鄭家子弟,這一次都被取消了官職,責令回到複漢軍政務大學和講武堂重新學習,其實也是相當於被閒置起來了。

當然對於武昌城內的百姓而言,這一次的變亂雖然感覺有些驚嚇,可是並沒有對他們的生活造成什麼影響,反倒是一些平日裡耀武揚威的士紳大族,卻消失了蹤影,而他們的府邸上也留下了一個大大的封條。

內憂外患既定,寧渝上位的日子也就擺上了日程,在寧忠源已經跟崔萬采和寧忠景透過風的前提下,文人們也就開始了自己的傳統藝能——勸進。

雖說這勸進已經玩過了一次,可上次確實是時機未到,寧忠源出於種種考慮之下,頂住了誘惑,可是這一次是真的不一樣了,畢竟連皇帝人選都給換了,而寧渝是真正的要做皇帝了。

對於複漢軍而言,根基在於軍隊,亦在於人心,可是軍隊在寧渝的多番手腕下,再加上雛鷹營和講武堂的骨乾力量,其實已經徹底握在了手裡,不用擔心會有人作亂。而人心方麵,經過了科舉考試、工商改革和免除苛捐雜稅等種種操作後,再加上一次對內的清洗,算是將目前的整個盤子給穩定了下來。

新的一國,完全可以建立起來了!

正月十五,楚王府大朝會正式召開,寧忠源頒布詔書,將楚王一位禪讓於寧渝,而他自己選擇歸隱。接著政事堂右參議寧忠景和左參議崔萬采,帶著百官同獻勸進奏折,要讓寧渝立朔定元,開創一國之大統。

所謂的立朔便是指定下一年的曆法,然而這是皇帝才有的權利,象征著順應天命,儘得天時,以天象應人心,簡單來說,就是讓寧渝不要在磨蹭了,趕緊當皇帝吧。

當然了改朝換代是一件大事,大臣們如今勸進,寧渝也不可能就馬上答應下來,這麼也要做夠了禮數,三請三讓之後,才勉為其難的答應下來,並且一定要強調一點,那就是當皇帝是你們逼迫的結果,並非本意。

當皇帝確實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這裡麵包含了一整套的工程,當然大部分都是象征意義的東西,雖說整個過程虛偽了點,可是畢竟也是玩了上千年的東西,這方麵寧渝也不得不尊從祖製,再說了這當皇帝也不是為他一個人著想,也是為了在座的富貴考慮,這個麵子上的東西要是不顧及,丟人的也不光是他這個皇帝。

建立華夏正朔,這可是文人們最為樂道之事,其中首要一事便在於國號。

“我複漢軍興於楚地,不妨以楚為國號,亦應楚王名號。”很快便有大臣給出了建議,這種事情說對了一般都會有獎賞,說錯了也不會擔責,反正最後都得皇帝做主。

不過對於楚,也有人持否定態度,“我複漢軍既然是為複漢家江山,何不用‘漢’,先前用楚不過是白蓮教用了才作罷,如今我大漢若立,一紙詔書便可讓其另改他號!”

大家都是文人,針對這個國號各自都有各自的見解,當下也是爭吵不休,甚至還有人說恢複大明的國號,瞬間被眾人用眼神給秒殺了。

寧渝望著吵吵鬨鬨的眾人,心裡略略有些不爽,按照他的想法,不管是‘楚’還是‘漢’都不太符合,直接叫中華帝國不就好了嘛,聽起來多霸氣!

“咳咳......列位臣工以為,這中華帝國如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