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實講,即使是事先預料到大豆價格會下跌的薑平,也沒想到,會下跌得這麼的慘烈,這麼的……悲壯!
美國人這一手賊溜的操作,不僅是中國企業,甚至是全球市場,都被他們牽著鼻子走。
多少不明真相的國際投機玩家,進入大豆期貨市場,在價格高位接手,然後被套牢——華爾街的金融資本割韭菜的手段簡直不要太熟練了。
反手“做空”市場的薑平自然能一邊收獲巨利,一邊樂嗬嗬地當吃瓜群眾,看著期貨市場上一眾被割韭菜的玩家們割肉離場,但國內的大豆商就沒有心思看熱鬨了。
隨著國際大豆價格的大跳水,國內大豆加工由原先的贏利變為全行業虧損——還是巨虧的那種。
規模較大的那些大豆商還能勉力支撐,但很多中小型大豆加工商本就實力一般,高價位采購的大豆已經成為燙手山芋。
國內大豆商一片驚恐,部分加工企業,特彆是民營企業甚至是選擇逃跑了——已經訂購的大豆乾脆不要了,美國人再打電話來要求履約,關機的關機,停機的停機,總之電話無法接通了……
國內就此出現了第一次大規模“洗船”事件。
所謂“洗船”,就是大豆采購商麵對著明顯的價差,采取了違約行為,放棄原先在高價位簽訂的采購合同和定金。
一船船的美國大豆沒有人接手了,集體違約引發了“大豆地震”。
美國人的手法和性格都是強悍而霸道的,先通過貿易把大豆輸入國內,然後通過嫻熟的期貨操作,是中國油脂業行業一夜虧損,緊接著,想逃債嗎?沒門!得坐下來談。
麵對中方的集體違約,美方大豆供應商著手起訴中國進口商毀約,索賠金額高達60億元左右;
國際糧商聯合抵製中國民營企業,除一部分他們參股的中國企業外,對其他中國進口商不再報價;
這些供應商還聯合修改對中國的大豆出口合同文本,修改後的合同條款對中國進口商更為不利……
麵對咄咄逼人的美國人,中方怒了,準確地說是國內的媒體怒了:
“大豆價格被操縱了嗎?”“中國為何以最高價購買美國大豆?”
“國際基金高位狩獵中國!”“美國農業部和大豆協會提供虛假數據!”
“中國式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費國,為何沒有定價權?”……
媒體才不管你違約不違約的,在他們看來,中國企業就是這次國際大豆市場中風雲突變中的最大受害者,而這背後明顯有美國人的陰謀……
怎麼,坑了一把還不夠,現在還想通過起訴我們違約,再坑我們一把?
簡直欺人太甚!
偏激、質疑以及公平與否,來自各方的分析和判斷,給04年上半年的國內媒體界增添了無限話題。
尤其是有損失慘重的行內人士公開發言:“我們又被美國人忽悠了一次。他們在訂貨周期來臨之前,就會出現輿論危機,如北美大豆產量創曆史新低,那麼就把大豆價格炒起來了,炒起來之後,包括中國這些需求方都會在恐慌心理支配下而去訂貨。”
“而我們高價購買美國大豆後,市場就發生了驟變:與原來預測不同的是,美國大豆迎來了一個難得的大豐收。半年不到的時間內,國際大豆價格就演繹了一輪從暴漲到暴跌的輪回,使我們企業不得不違約……”
此言一出,更添一把火,媒體針對困擾國人的、甚至已經成為很多人心中解不開的“大豆陰謀”,徹底展開了宣泄般的聲討。
……
看著國內塵囂甚上的“大豆陰謀”之論,齊政哭笑不得。
很多時候,在國際貿易中受挫後,國人動輒喜歡用“陰謀論”來分析,這樣難免片麵、甚至是偏激。
以齊政看來,說陰謀其實還真的談不上什麼陰謀,人家坑你就是坑得坦坦蕩蕩的——賣貨前花式炒作價格,賣貨後哪裡還會管你生死啊,隻要你給“美刀”就行了。
怪就隻怪在,國內過於依賴美國農業部預測數據了。
“迷信單一數字是‘商業大忌’!這一點我們的對衝基金就是一個極佳榜樣。”說起在美的“刺客”對衝基金,王昱業就心情大好。
在這輪從暴漲到暴跌的大豆期貨價格“過山車”中,“刺客”對衝基金目前已至少獲利億美元了——在500美分的價位入手,隨著翻倍漲到1000多美分的高價,又跌回700美分,完美地把握了進出的時機,在暴漲和暴跌中均收獲了暴利。
但薑平他們是怎麼做到的?
除了齊政的提醒外,對衝基金就跟任何一家美國的大豆加工企業一樣,絕不會僅僅依賴於美國農業部提供的預測報告。
一家美國加工企業可能平均擁有4-5個專門的谘詢機構,分彆就合同事宜、中國和拉美地區的當年收成等向他們尋求谘詢意見。甚至很多美國公司還擁有專用的氣象服務,而不僅僅享受政府提供的氣象預報——在美國市場上有很多獲取信息的渠道,而影響市場的因素本來就很多。
“相反,國內的大豆加工企業,大部分都是根據美國農業部每年發布的市場信息和預測,作出采購計劃和決定。但美國農業部的預測往往不是很準確,這種情況下國內企業就難以做出正確判斷。這種信息不對稱,是發生危機的重要原因。不僅大豆,其他農產品也存在同樣問題。”王昱業說得頭頭是道。
齊政則無奈地說道:“即使美國農業部的預測數字不可信,中國企業估計還是不得不采用的,畢竟,國內沒有自己的數據!”
王昱業想想,不得不承認這個可能性很大。
“建設‘中國數據’牽扯到太多的利益關係了,沒有那麼容易推動的,我們企業隻能做好自己的,提高警惕性而已。對了,你對國內大豆壓榨業的摸查進行得怎麼樣了?”齊政問道。
早在赴美之前,齊政就要求嘉穀先行調查國內的大豆加工業狀況,以便在出現變故之後能有的放矢,快速進軍大豆加工業。
雖然這麼說不太厚道,但如今國內大豆加工全行業一片虧損的慘狀,正是嘉穀大舉進軍油脂行業的最好機會——尤其是在對衝基金還提供了充足的“彈藥”之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