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避其鋒芒(1 / 1)

“我傻了才跟嘉穀集團硬碰硬呢?中國這麼大,哪裡沒有機會?用得著這麼早就對立上嗎?”益海集團的總經理康文傑對同樣不解的下屬說道。

益海集團此前已經憑借“金龍魚”、“口福”等食用油品牌成為國內油脂加工業最重要的力量。

而在糧食加工企業的建設方麵的投資同樣如火如荼。從今年開始,益海集團全麵進軍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的糧食加工行業,並打算推出係列品牌大米和品牌麵粉等。

糧食行業占用資金多、儲存難度大,具有較大風險,部分地方糧食收儲企業和改製的糧食企業難以承擔這種風險,寧可幫助彆人收糧。

益海集團就憑借著雄厚的資金實力,在糧改之後造成的虛弱的基層國有糧庫那裡,同樣找到了可資利用的空間,這些基層糧庫將成為其在國內不斷擴張的糧油版圖中的關鍵一環。

這家已經在中國的食用油領域取得領軍者地位的跨國巨頭,正在謀求成為中國糧食市場上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

“我們在魯省的分公司已經取得了突破,首先和基層國有糧庫接觸,達成了合作,又通過他們的介紹,和其他縣市建立關係,開展了合作!”

“由於都是糧食係統內部人士,接觸起來自然十分方便。而正在經曆改製之苦的基層糧食局和糧庫麵對我們的合作要求也很難拒絕。”

麵臨著生存壓力的縣級糧食局和糧庫麵對雄厚資本的誘惑,為了自身生存發展,選擇與之合作似乎是再正常不過的選擇。

此外,魯省地區的大多數糧食“經紀人”,目前幾乎都在為益海集團收購糧源。這些糧食“經紀人”,以前大多是個體糧商和民營糧食企業,都有糧食收購許可證。

通過糧食“經紀人”的活動,益海集團的糧食收購網絡以魯省為中心,正逐漸向全國擴張。

在著名的優質麥產區和玉米產區魯省,益海集團就是利用這樣的收儲網絡大量收購小麥、玉米等糧源,瘋狂地擴張,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收儲網絡。

資金雄厚的益海集團在糧食局眼皮底下建立分公司,無論是對糧食局直屬糧庫還是本地糧食企業而言都是強大的競爭對手。即便如此,益海集團還是縣級糧庫理想的合作夥伴。因為和益海合作,隻是代收代儲,省心,而且沒有風險。

當然,最重要的是……

“益海之所以如此受歡迎,是因為那些當地的小企業根本不可能和益海競爭,它們隻能是益海獲得糧源的工具,就是給益海打工的。”談到益海對當地糧食係統的威脅,康文傑毫不忌諱地表示,益海的實力是對當地糧油企業最大的威脅。

“但是嘉穀不同於一般的小企業,彆忘了它在油脂加工廠並購戰中對我們的狙擊。”提起這點,康文傑略皺眉,顯然對此至今不能開懷。

本來那是益海集團成為中國油脂加工業霸主的最佳時機,但是被嘉穀集團這麼一攪和,將大部分因“大豆危機”陷入困境的優質油脂加工廠收入囊中,導致外資集團隻能撿嘉穀漏下的殘羹剩飯。

而嘉穀集團,反而趁此一躍成為中國油脂加工業不可忽視的大玩家,直接威脅到了益海集團這樣的頭部玩家。

也因此,康文傑對嘉穀抱有相當大的警惕。

“現在魯省和冀省是很多地方政府主動找的我們,希望益海能夠投資。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根本沒有必要跟嘉穀爭搶江右省的基層糧庫。”康文傑淡淡地說道。

兩虎相爭,必有一傷。

既然在江右省有嘉穀的加入,局勢變得複雜和熱鬨,益海就暫時不湊這個熱鬨了。

益海選擇的是一條倉儲、貿易和加工相結合、齊頭並進的擴張發展道路。

目前它在華北和陷入困境的基層糧庫廣泛合作,利用其倉容為自己代儲的玉米和小麥主要為著貿易的目的,收儲完成之後,等待合適的市場時機,銷售給下遊的貿易商或加工企業。

不過,益海顯然並不會僅僅依賴這種模式來介入中國的糧食流通市場。

“我們一方麵要建立各種加工廠,鞏固糧食收儲網絡,加強對糧源的控製。另一方麵,也要加緊建設自己的糧食倉儲企業。”康文傑指示下屬道。

康文傑清楚地看到其中的風險:“租用地方基層糧庫的做法並不完全有保證。一旦國內糧食市場價格低於國家的最低收購價,能夠執行托市收購,必然會占用基層糧庫的倉容,造成很多地方糧庫的倉容不足,到時他們就不為我們代儲糧食了。”

其下屬忙不迭地記下來。

“但是在華北地區與我們合作的糧庫收購的主要是玉米和小麥,我們是要放棄水稻嗎?”

麵對著這樣的疑問,康文傑看向東北方向,“不,水稻在我們的產業版圖中同樣重要,看樣子嘉穀是要主攻南方產糧區了,不好硬碰硬;但是水稻產區又不是隻有南方,東北不也是嗎?”

……

而此時嘉穀也從得到的信息中,推測出益海集團的想法。

“所以,他們這是避其鋒芒?”想象中的競爭還沒有展開就結束了,鐘華誌都不知道應該是高興還是鬱悶。

齊政看完情報,揉揉眉頭道:“大概有這方麵的因素吧,能輕鬆地發展,誰還想拚得你死我活呢?”

“不過,老鐘,你注意到沒有,益海的動作很快啊!”

鐘華誌變得嚴肅起來,“益海集團甚至外資集團進入國內糧食領域的戰略意圖已相當明顯了,而其雄厚的資金實力也能夠支撐起一係列的迅猛攻勢。”

“關鍵是為了招商引資,地方政府對跨國糧商非常歡迎,還會提供各種便利條件,出台相關優惠引資政策。”

鐘華誌認為,地方政府為了追求經濟發展和引資力度,隻顧眼前,缺乏警惕性,助推了外資糧食企業在國內的產業鏈戰術布局,他們之所以能夠發展迅速,與此不無關係。

“政府我們影響不到,但嘉穀的動作,也要加快了。”齊政對此指示道。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