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1 / 1)

如果按照益利集團的治沙實踐經驗,應該要做到“路、電、水、訊、綠”一體化治沙。即路修到哪裡,電就通到哪裡,水就通到哪裡,通訊就通到哪裡,綠化就輻射到哪裡。

錢學森老先生也曾經提出一個“沙產業理論”——沙產業要充分利用沙漠戈壁上的日照和溫差等有利條件,推廣使用節水生產技術,搞知識密集型的現代化農業。

知道了專家團內的爭議,齊政有意為沙漠大開發增加更多的籌碼。

無論是修建水庫,還是開發荒漠,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其中,電又是最不能缺少的。

電力,要麼從外麵引來,要麼自己利用可再生能源生產。

齊政選擇後者,但他沒有按照錢老先生的理論,選擇開發太陽能,而是首先選擇開發風能。

很快,沙漠裡就來了一批風資源工程師,開展測風數據分析、風場選址與產能評估等工作。

袁院士也很快就知道了,他過來問齊政:“你們是打算在沙漠裡開發風能?”

齊政乾脆地點頭:“沒錯。無論是騰格裡沙漠,還是巴丹吉林沙漠,年平均風速4米/秒左右,年大風日數30-50天,都是沙漠中風能資源豐富區之一,這就為利用風能提供了前提。”

袁院士先是點點頭,但隨即又提醒道:“風電也不是想象中那麼美好的,投資需謹慎!”

齊政比誰都清楚這一點。

如果關注新能源,後世經常可以聽到一個說法“棄風限電”,說的就是風電發展之困。

蒙省是我國風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占全國風能資源總量三成以上,具有得天獨厚的風能資源,並且建設條件好,開發成本相對較低。

但蒙省地區經濟欠發達,當地增量電力消納有限,更多隻能外送。

問題來了,風力的隨機以及不可控和電網嚴格要求的安全運行在本質上是矛盾的。

風力這個大爺吧,說來就來,說走就走;有時脾氣暴躁,有時溫柔如水……風力的間歇性和不穩定性導致風電並入電網後會衝擊電網,令電能質量惡化。

風電發展受到掣肘的最主要因素是上網問題,而一個製約風電上網的重要原因就是風電波動大。

西北風電場的建設風生水起,但最後的結果就是那麼多風車佇立在戈壁灘上曬太陽,即便有的風車在轉,大部分也是在那裡空轉。電發出來了輸送不出去,又不能存下來,還有什麼用?

當然,嘉穀建設風電場,首先是希望保證自家用電,暫時可以不考慮電力上網的問題。

但即使是自家用電,穩定性也是很重要的——風大的時候風機可以全速轉動,電力供應可以得到保障,但是遇到風力小,或沒風的時候就麻煩了!

而要怎樣儘可能保障風電場發電的穩定性,除了靠老天,也要靠選址。

駱工程師是嘉穀聘請的風資源調查兼風電場設計團隊的領隊。無論是從嘉穀的知名度還是從沙漠的開發計劃來看,都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這是一個不好惹的土豪。

麵對這種土豪,最好是老實點。

因此駱工程師首先醜話說在前:“齊總,您應該知道,風在自然界一直處於變化狀態的,在不同年份其特征並不相同,一個地區少風年與多風年的風能也相差甚遠。因此,評估某地的風力資源潛力,沒有長期的統計數據作為參考,其趨勢特點是很難說完全正確的。我們也隻能按照現有的測風資料,提供風電場的設計方案!”

齊政理解地點頭,風資源跟氣象預報一樣,永遠存在廣大人民群眾希望100%精準預報而“臣妾做不到”的人民內部矛盾。即使有長期的統計數據作為參考,行業裡目前也存在著不少力有不逮的困難。

駱工程師看到齊政理解,才露出了一絲笑容。

大概是見齊政不難相處,在等待初步數據的時候,他主動向齊政普及一些風電的常識:“國際上規定年平均風速6、7、8m/s,分彆為一般、較佳、最佳風電場。而我國上千個台站中,年平均風速在6m/s以上僅幾十個,除高山站外,所剩無幾,選址問題仍是很突出的。老實講,沙漠風電場我還是第一次接觸,希望能找到一個較好的風電場選址。”

“風力資源的優劣,直接影響風力發電量,從而影響其發電成本。要知道,風能是風速的3次方。也就是說,風速相差1倍,風能相差8倍。所以,選擇一個好的風電場風速是至關重要的。”

“由於風能利用中需要考慮到風速的穩定性,因此在選址時儘量要求不要有過大的風速日變化和季節變化。另外,對於風力機而言,除了風資源條件較好外,總希望有比較穩定的風向……”

駱工程師最後說道:“從目前大量運行風場案例分析來看,完美的風場基本是不可能的,多數風電場總有一些機組屬於低效資產或者亞健康狀態運行……”

還沒說完,手下就給他送來了一遝資料。

他有些意外:“這麼快就有目標了?”

打開資料一看,“呃……嗯?”

齊政問道:“怎麼了?”

駱工程師臉色有些複雜地說道:“呃……好像找到了一個風資源條件不錯的風場?”

“那真的不錯!你們效率可以呀!”

豈止不錯?目前的數據簡直堪稱完美!駱工程師在心裡咆哮道。

8m/s的平均風速,最佳風電場的標準;風速季節變化不好說,但日變化極小;風向極其穩定……特喵的,還能更完美嗎?

雖然被打臉,但他高興的情緒更明顯,畢竟,能碰上一個最佳風電場簡直可遇不可求。當然,還需要更多的數據才能判定風資源的具體情況,但起碼有了一個目標不是?

這時齊政問了一句:“對了,那個風場在哪?”

駱工程師不疑有他,指著山麓的方向:“就在那邊山麓地帶。”

齊政微勾嘴角。

“天罡無極陣(三階)觸發,主金水兩係,範圍:方圓250公裡。效果:極壓,生風。能使控製氣壓,風生水起。”

哪有什麼“完美”的風場,隻有“人造”的風場。

之前為了對抗風沙的靈陣,齊政轉換思路後,被用來“控風”。

這樣不僅能在某個區域形成穩定的風場,更妙的是,靈陣更省力——能量是不會憑空消失的,與其硬碰硬對抗風沙,不如微調成穩定的風力,既不會形成大風沙,又能穩定開發新能源。

有了穩定的風場,風電絕對是最清潔的能源了——製造風車過程中產生的汙染也最小,相對於太陽能發電,太陽能電池板製作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劇毒物質。

一座座“風車”如森林般矗立,葉片緩緩轉動,其實也很美不是?

能巧妙利用沙漠自然資源稟賦,充分實現生態化開發,不僅為嘉穀的沙漠開發增添籌碼,齊政也希望借此為沙漠的自然資源利用,定下一個基調:節約利用!

如果管理不到位,節水意識不加強,他費儘心思調再多的水資源回國,都是不夠浪費的。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