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難以撼動的領先優勢(2/4)(1 / 1)

誰也想不到,在湘省稻穀收購相對嚴峻緊張的形勢下,互為對手的國糧米業和益海米業兩家負責人會聚在一起喝酒聊天。

但在嘉穀糧油咄咄逼人的攻勢下,這樣的一幕看上去極其自然。

“嘉穀糧油分明是想先虧錢,待我們清場後再開始賺錢……”益海米業負責人憤憤道。

國糧米業負責人聞言斜睨著他一眼,這種通過控製價格“清理門戶”的做法,玩得最溜的不就是益海嘉裡嗎?是誰一直采取“虧前兩年的錢,第三年再開始賺錢”的策略,心裡沒點數嗎?

“怕就怕在,人家恐怕還不會虧錢咧!”國糧米業負責人皺眉說道。

益海米業負責人一愣,隨即心有戚戚地感歎道:“是啊,嘉穀糧油在大米業務上的領先優勢太明顯了!”

國糧米業負責人也歎了一口氣。

不是他們壯彆人士氣,而是嘉穀糧油構建的大米全產業鏈已經日益顯示出強大的威力。

一般來說,國糧集團最大的優勢還是在於政策層麵。國家出於對糧食安全的考慮,會不斷給國糧集團旗下的生產基地和加工廠以優惠政策的扶持。而益海嘉裡的優勢則在於他們的市場經驗。

但在大米行業,嘉穀難得的兩者兼具。

譬如在湘省,借著重金屬汙染修複的契機,嘉穀糧油甚至受到比國糧集團更加優惠的扶持。

他們已經有預感,長江以南的大米產業終將被嘉穀糧油“壟斷”。

當然,這個“壟斷”不是說市場的絕對控製,而是規模上的碾壓。

“彆看嘉穀糧油目前在湘省是通過第三方收購,但我敢肯定,很快,嘉穀就將他們的規模化訂單種植模式推廣,進一步掌控糧源!”益海米業負責人咬牙道。

他們在南方糧食主產區的大米加工廠不就是這樣一步步陷入了無米加工的窘境?

國內大米種植比較複雜,缺乏規模化,米種也千差萬彆。即使是互為鄰居的兩戶農家,種植的水稻品種也不儘相同。

在與農民的訂單合作上,沒有哪家企業有成熟的經驗——譬如要讓上百萬畝農田生產出統一純度的稻穀,必須要讓數萬個家庭統一耕種和收割。

除了嘉穀農業。

儘管國內的土地政策讓食品公司們很難直接持有上遊土地,但沒關係,嘉穀農業通過與當地的政府和銀行合作,給合作者以更低的利息貸款,與成千上萬的合作社結成同盟——在江右省,他們是水稻種植者;在蘇省,他們是水果種植者;在東北,他們是大豆和水稻種植者……

憑借著這樣結成的種植基地網絡,嘉穀糧油掌握了優質且穩定的糧源。益海嘉裡和國糧集團,不是收購不到稻穀,而是供應極不穩定,而且質量不一,成本上更是遠遠不及。

“我已經得到消息,嘉穀糧油與鐵路集團合作開通了麵向全國的綠色通道,嘉穀大米被國家鐵道部簽批確定為全國鐵路係統專供產品,與廣鐵等18個鐵路局簽訂產品供銷合同,成為中國鐵路專供、直供、特供米指定生產企業。”國糧米業負責人苦澀地說道。

“……”益海米業負責人張了張嘴,“這意味著它徹底打通了交通瓶頸?”

對於糧食產品而言,物流是極為重要的一環。誰將物流成本壓至最低,或是在消費旺季的物流上握有優先權,誰就能在競爭中取得了主動。

嘉穀集團通過並購建設,已經擁有了一支龐大車隊和倉儲網絡,在全國上百個城市擁有自己的營運網點。如今打通了鐵路渠道,簡直是如虎添翼。

甚至於,“嘉穀此舉是瞄準了東北產糧區?”益海米業負責人進一步深思,臉色一變。

“你說呢?”

兩人相視苦笑。

中國南部大米主產區眼瞅著已經是嘉穀一家獨大,黃淮地區是諸侯混戰,國糧集團和益海嘉裡均將大米生產基地首要目標鎖定在了大米質量較高的東北地區。

但可以想象,隨著嘉穀糧油加大對東北地區的投入,競爭勢必加劇。

要說嘉穀在東北的水稻種植基地也不多,為何兩人如此忌憚?

“其實,我最羨慕的,是嘉穀糧油急速膨脹的水稻深加工能力!”國糧米業負責人悶了一口酒,甕聲甕氣地說道。

而對麵的益海米業負責人也深以為然。

嘉穀水稻產業鏈最強的點在哪裡?有人說是前端種植基地,也有人說是運輸鏈條。

但如果要兩人選擇的話,他們會選加工能力。

嘉穀那種可以高價收購,但又不怕利潤薄弱,可以將部分產品低於市場價銷售以快速開拓市場的打法是在太爽了!

要知道,大米仍是國內水稻加工企業收入和利潤的主要來源,國內的稻穀深加工普遍處於初級階段,往往導致國內米廠利潤微薄甚至處於虧損狀態,包括國糧米業和益海米業在內的企業都急需找到更多的利潤增長點。

以國糧為例,雖然大米業務是國糧最傳統的業務之一,但國糧米業拓展國內市場的時間並不長。因為截至目前,國糧的大米板塊仍沒有盈利。

畢竟,國內大米供給處於平衡狀態,無需進口,國家對大米的控製力非常強,屬於政策市。大米價格受控,加工能力過剩,大多數大米企業隻能靠將稻穀加工成大米出售,微利經營。

譬如國內第二大米企北大荒米業,年處理水稻能力則超過兩百萬噸,但是去年實際生產大米隻有四十多萬噸,利潤主要來源之一居然是國家財政給予的鐵路運費補貼。

第一大米企嘉穀糧油卻截然不同。

由於水稻大宗農產品的性質,加工規模越大,成本越低;而且足夠大的加工量才能滿足水稻副產品深加工的要求。規模小的企業既沒有資金去做稻穀深加工,做了深加工因為副產品量少,也賺不到錢。

隻有像嘉穀糧油這樣,稻穀加工成大米後,從米糠中提取米糠油、用稻殼發電以及加工大米澱粉等,才具有足夠的經濟效益。

嘉穀稻米油的橫空出世充分證明了,水稻深加工的利潤很大——大米企業隻有做出創新,才能在米業市場中脫穎而出。

“現在看來,我們在大米、麵粉、雜糧等業務上全麵開花,還不如像嘉穀這樣,專注於一個主糧產業,打造從種子研發、良種推廣、訂單種植、訂單收購、加工銷售的一條完整鏈條,形成難以撼動的領先優勢呢?”益海米業負責人事後諸葛亮般分析道。

兩人都清楚,大米產業是一個比食用油消費量大得多的市場。雖然投資大、利潤薄、見效時間長。但隻要能占據一定的份額,收益也會很驚人。

自己該怎麼奮起直追呢?這是兩人共同麵對的問題。

而兩人還不知道,他們眼中領先優勢已經很大的嘉穀糧油,還將繼續拉大優勢。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