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淑妃的心跳驟然快了一拍。
裴皇後鳳體虛弱,白日要伴駕,無暇也無力掌管後宮諸事。要找一個幫手,理所當然。想來,隻要裴皇後流露出這份意思,後宮中所有嬪妃都會高高興興地接下這份差事。
可裴皇後目中流露出的暗示,口中說出的“可願助本宮一臂之力”,分明蘊含著更深的含意……
她要應下嗎?
要徹底向裴皇後投誠,為裴皇後所驅使嗎?
顧淑妃心緒紛亂,一時難以決定,口中很自然地自謙推辭:“娘娘厚愛,臣妾本不該推辭。可臣妾從無掌管宮務的經驗,賢妃比臣妾年長兩歲,又曾協助鄭皇貴妃管過宮務,娘娘何不……”
裴皇後扯了扯嘴角,淡淡打斷顧淑妃:“五皇子明年就要大婚,賢妃忙著操持五皇子的喜事,本宮不欲強人所難。”
顧淑妃平日不喜說話,心思卻十分敞亮清明。裴皇後不是“不欲強人所難”,而是不願令育有五皇子的魏賢妃插手宮務罷了。
不僅是魏賢妃,七皇子八皇子的生母也是一樣。
有鄭皇貴妃先例在前,裴皇後根本不會容育有皇子的妃嬪代掌宮務。
她膝下隻有康寧公主,在一眾宮妃中也算老資曆了,和儲位又無野心瓜葛。怪不得裴皇後挑中了她……
“康寧已經及笄了,接下來便該挑一個好駙馬,早日建府。”裴皇後似隨口閒聊:“等過些時日,本宮便和皇上說一說此事。”
短短兩句話,立刻打消了顧淑妃心裡所有的猶豫權衡。
顧淑妃立刻起身,恭聲應道:“承蒙娘娘抬愛,臣妾鬥膽厚顏應下此事。臣妾若有行事不周全之處,還請娘娘多多指點。”
誰都有在意的人和事。顧淑妃再隱忍小心,也不想委屈自己的女兒。
這不就肯為她所用了?
裴皇後微微一笑:“宮中瑣事繁多,無需一件件一樁樁過問。每日召管事的宮女和內侍總管來問上一問,先慢慢管著。你出身名門,自少便有才名,這些事,學一學就會了。”
顧淑妃感激不已,愈發恭敬:“娘娘這般誇讚,真令臣妾受寵若驚。請娘娘放心,臣妾定當用心做事,不負娘娘厚望。”
裴皇後笑著嗯了一聲,張口喚了珞瑜過來:“傳本宮口諭,從今日起,由顧淑妃代本宮打理宮務。每日就在椒房殿內理事。現在就召所有管事女官和內侍總管前來,本宮要交代他們一番,也讓顧淑妃見一見他們。”
……
半個時辰後。
去鐘粹宮晃了一圈,狠狠奚落嘲諷鄭婕妤一通出足了心頭悶氣的魏賢妃,到了椒房殿裡,才知顧淑妃被裴皇後點中代掌宮務。
魏賢妃心裡那團窩火,就彆提了。
被鄭皇貴妃壓了那麼多年,今日終於揚眉吐氣。她心裡也美滋滋地盤算過,裴皇後獨力難撐,總得找人做幫手,宮中再無人比她更有資格了……
誰曾想,轉眼她就被打了臉!
魏賢妃壓著心裡的不甘怒火,硬是擠出笑容,對裴皇後笑道:“淑妃妹妹賢良溫柔,聰慧過人,又最是寬和大度。有她代掌宮務,娘娘儘可放心了。”
裴皇後欣賞著魏賢妃口是心非的嘴臉,慢悠悠地笑道:“賢妃言之有理,本宮也是這麼想的。”
魏賢妃:“……”
魏賢妃隻得繼續陪笑:“娘娘慧眼如炬,臣妾實在佩服。”
顧淑妃抽了抽嘴角,默默移開目光。
她和魏賢妃的“友情”,看來是要徹底到此為止了。
事實上,後宮中從沒有真正的友情。魏賢妃平日肯和她來往,無非是因為她生了康寧公主,從哪一方麵來看都不是魏賢妃的“對手”。
現在,她被裴皇後收為己用,代掌宮務,魏賢妃心中不知如何嫉恨惱怒。
“啟稟皇後娘娘,”珞瑜邁步而入,輕聲稟報:“宮中各處管事和內侍總管應召而來,都在殿外候著,現在是不是宣他們進殿?”
裴皇後略一點頭。
顧淑妃安坐不動,魏賢妃其實也不想走,卻又不得不起身告退:“娘娘有要事,臣妾不敢擾了娘娘,這便告退。”
裴皇後張口應允。
魏賢妃轉身之際,狠狠盯了顧淑妃一眼。
顧淑妃的嘴角溢出一絲無奈的苦笑。
……
保和殿。
今日是小朝會,有資格參加小朝會的,皆是朝中重臣。往日大皇子和二皇子也會前來。今日,宣和帝忽地下旨,免了大皇子二皇子的小朝會。
大皇子二皇子什麼心情,就不一一細述了。
至於一眾重臣,頗有默契地保持沉默。
天家父子之間的關係,一直十分微妙。宣和帝心情好的時候,晚上看奏折也要宣大皇子伴駕。現在不知是為何事動怒,大皇子二皇子一律都被削了臉麵,一同灰頭土臉。
身為臣子,對天子忠心便可。至於一眾皇子,誰得聖心,誰會被冊立為儲君,看宣和帝這副架勢,且還早著哪!
這等時候,最忌諱從中摻和,遭來天子忌諱。還是三緘其口為妙。
唯有永安侯,仗著自己是宣和帝大舅兄兼寵臣多嘴了幾句:“如今戰事緊急,政務繁多。兩位皇子殿下,在朝中聽政已久。皇上何不召他們前來,提不出什麼建議,多聽一聽也有益處。”
宣和帝冷冷瞥了永安侯一眼,聲音裡透著森森寒意:“朕不讓他們來,自有朕的道理。怎麼,永安侯是不是覺得朕對兒子太過嚴苛,要教朕怎麼管教兒子?”
保和殿裡一片沉寂。
碰了一鼻子灰的永安侯,顧不得羞憤慚愧,立刻跪下請罪:“微臣多嘴,請皇上恕罪!”
宣和帝不言不動,就這麼冷冷地看著永安侯。
屬於天子的威壓,如巨石臨頂。一旦落下,便是粉身碎骨。
永安侯後背出了一身冷汗,一顆心直直往下沉。
昨晚宮中發生的事,二皇子已經暗中送了信給他。他一心為二皇子籌謀打算,所以才會張口試探。
這一試探,立刻便試出了宣和帝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