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進入副本(1 / 1)

一個月後,一切準備就緒。

‘係統!’

‘進入副本!’

唰!

再次恢複意識,李傑已然進入副本,環顧四周,他發現自己現在正站在一條小河旁邊,肩上扛著扁擔,兩頭分彆掛著一個水桶。

低頭一瞧,水麵倒影裡的是一張胡子拉碴的臉,滿臉的大胡子,滄桑的麵容,破舊的棉襖,再配合著亂如雞窩的頭發。

此時的自己,簡直就是活脫脫的‘野人’啊。

看到這副樣子,哪怕不看腦海中的記憶,李傑也知道劇情進行到了哪裡。

《最美的青春》原劇名《功勳樹》,和《山海情》一樣,這部劇是一部正劇,正的不能再正的那種。

該劇講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馮程、覃雪梅為代表的18個來自華夏各地的畢業生,與承德圍場林業部等組成拓荒隊伍,積極響應祖國號召植樹造林的故事。

植樹造林的地點則是‘美麗的高嶺’——塞罕壩。

塞罕壩,是蒙語和漢語的組成詞,‘賽罕’是蒙語,意為‘美麗’,‘壩’是漢語,意為‘高嶺’。

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塞罕壩本來山川秀美,絢麗多姿,康熙年間,這裡曾是‘木蘭圍場’,年年都會在這裡舉行秋狩盛典。

隻可惜後來的塞罕壩曆經滿清、民國軍閥以及小鬼子的無節製開采,這裡從美麗的高嶺變成了荒漠。

一場暴雨,帶來的是大量的泥沙,一場大風,帶來的是漫漫黃沙。

‘壩上一場風,年頭到年終’,形容的就是塞罕壩,這句歌謠和西海固地區的‘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倒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有鑒於此,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為減少沙塵暴危害,由林業部牽頭,冀省配合,在高原荒漠塞罕壩上建立機械林場,防風阻沙蓄水源。

馮程和覃雪梅等第一代種樹人,來到了壩上,在荒漠上營造起萬頃林海,這是人類改造自然的偉大創舉。

在長達半個世紀的時光裡,塞罕壩人一刻也未曾忘記自己的使命,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創造了沙漠變綠洲、荒原變林海的奇跡,打造出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森林”。

馮程和他的夥伴們同進退,共患難,在工作與生活中,彼此體貼、愛護、幫扶,由最初的戰友情,同誌情,慢慢蛻變成了友情和愛情。

消化完腦海中的記憶,李傑已然得知了當前的時間節點。

‘原身’已經上壩三年了,一開始他是獨自一人來到壩上,上壩之初,原身心中滿是豪情,覺得用不到一年就能種下成片的‘森林’。

然而,三年過去,壩上依舊是一片荒漠,三年的努力,全都付出東流,一棵樹也沒種成。

當然,這和原主的出身也有關係,原身雖然是考上了大學,後來還成了大學老師,但他學的並不是育苗專業,而是木材加工專業。

專業不對口,又是在塞罕壩這樣條件惡劣的地區搞植樹,些許失敗也是情有可原的。

三年過去,有鑒於塞罕壩遭遇的困境,國家加大了對塞罕壩的支持力度,派了一批林業大學畢業的學生前來支援。

而今天,就是大學生上壩的日子。

本來按照上級的吩咐,原身此時應該和先遣隊的隊員們聚在一起,參加大學生上壩歡迎會。

但‘原身’卻不是很看得起上壩的大學生們,他之前就是大學生,很清楚大學生的德行。

塞罕壩的條件太艱苦了,這裡是一片不毛之地。

這裡風沙肆虐,大風天出門連眼睛都睜不開,隻能虛眯著雙眼,或者蒙著紗巾。

這裡乾旱少雨,生活用水極為緊張,不說洗澡,就是平時吃水也很成問題,必須翻過好幾道沙丘才能抵達取水地,也就是李傑現在所處的地方。

這裡寒冷多風,一年有六個月時間處於積雪狀態,到了最嚴寒的冬季,外麵吹得白毛風簡直能把人的鼻子凍掉。

這裡氣候惡劣,無法種植任何作物,平日裡的吃食都要從壩下人肉運到壩上。

這裡條件艱苦,主食是‘苦累’(蓧麥麵和土豆和在一起的疙瘩),配菜是鹹菜,住的是地窨子,到了冬天四處漏風。

另外,這裡的夜晚也不安全,因為夜晚有狼出沒,如果不幸遇到群狼,在沒有熱武器的情況下,大概率要涼。

以上這些,原身都經曆過,並且深有體會,絕大多數窮苦出身的人都吃不了壩上的這份苦,更彆說那些大學生們。

這些大學生一個個都是天之驕子,習慣了大城市的生活,彆說是塞罕壩,就是去農村,他們都受不了。

因此,原身篤定這些大學生呆不了多久就會下壩,所以他根本就不想去歡迎這些注定要走的人。

思慮間,水桶裡已經盛滿了了水,李傑微微俯身,側了側肩膀挑起扁擔,步履從容的邁開步子。

三年的壩上生活,這具身體早就鍛煉出一身結實的肌肉,挑著兩桶水走上幾裡地,完全不是問題。

與此同時,壩上的新營地正在舉行一場彆開生麵歡迎會。

原塞罕壩農場場長,現任承德地區林業局局長於正來,為了歡迎大學生上壩,特地來到壩上參加了歡迎會。

看到營地外來了一輛吉普車,現任塞罕壩農場場長曲和立馬趕到營地門口,迎了上去。

“老領導,歡迎!歡迎!”

雙方寒暄了一陣,於正來踱步走進營地。

營地中間是一間木質的營房,占地麵積不小,約莫四五十個平方,門樓上掛著一條紅色的橫幅‘塞罕壩歡迎大學生’!

橫幅下方是一扇木質的雙開門,旁邊放置著一塊小黑板,上麵寫著‘食堂’二字。

其實,哪怕不看這塊黑板,隻看屋頂上聳立的煙囪,也能知道這間房子是食堂。

望著窗戶上鑲著明亮的玻璃,於正來心中頗為感慨。

“這營地修的氣派啊!虎虎有生氣!”

確實,和之前相比,現在的營地著實氣派多了,最早上壩的先遣隊可沒有如此氣派的食堂。

彼時的先遣隊哪有這麼講究,把鍋往沙地裡一放,直接就能開夥造飯。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