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九章 吹風(1 / 1)

另外,兩年的時間節點也很適宜。

宋朝雖然規定了三年一考的時限,但很多官員的任期並不會滿任。

觀政兩年,也很符合眼下的情況。

隻是,劉娥並不知道,李傑對於眼下的任期製度,卻是不怎麼滿意的。

兩到三年一任,一轉遷?

這明顯不太合適。

考慮到當下的行政效率,參照後世的五年一任,算是比較合適的。

畢竟,官員剛剛上任,熟悉當地的民情,總是需要時間的吧?

如果是縣級官員,兩三個月大概能摸到一些,但若是州府級的官員,沒個一年半載,怕是無法洞悉當地的情況。

如此一來,留給親民官的時間就更短了。

這種製度下,往往是上一屆親民官定下的政策剛剛開始施行,效果還沒見到,親民官本人就要轉遷了。

緊接著,下一任親民官到來,如果遇到政見類似的,這項製度或許還能保存下去。

但這種情況,並不多。

久而久之,親民官推行改製的動力便大大削減。

相比於這些費力不討好的事,親民官大多會將注意力轉到彆的事上,如修浚河道,如勸農。

或者乾脆來一個無為而治。

不過,改變任期的事,必須要徐徐圖之。

因為做官的,最關注的便是升遷。

從三年一轉遷,到五年一轉,這無疑拖慢了官員的升遷速度。

牽一發而動全身!

改為五年一任,需得定下一係列的配套機製。

像某些差遣的任職資格就得跟著改,舉個例子,如三司副使的硬性資格,官員不僅本官要達標,而且還得曆任三路轉運使。

改革之前,擔任三路轉運使,最快隻要六年左右的時間。

改製之後呢?

得十五年。

在人均壽命偏低的古代,十五年,也許便是半輩子。

而這僅僅隻是擔任三路轉運使的時間,升任轉運使之前的需要花費多久?

如果不改變轉遷標準,即便升到了中央,留給官員的時間又剩下多少?

到了那時,朝堂之上怕是全都是耋耄之年的老人。

“六哥,打算從明年開始推行觀政?”

也不怪劉娥這麼想,因為明年恰好是科舉年,國朝又要誕生一批新科進士。

“嗯。”

李傑確實有直接推行的意思,而今,距離省試還有一段時間。

隨著年關將近,全國各路前來應考的士子陸續抵京,借著這股東風,正好可以讓士子們提前做好準備。

……

……

……

兩天後。

兩府大臣陸續收到了禁中傳出的手詔,雖然手詔名義上是征詢他們的意見。

但誰人不知官家的脾性。

征詢?

不!

這是通知!

對於下發的觀政製度,兩府大臣雖然多少有些微詞,但這些抱怨並不是針對製度本身。

而是針對官家的做法。

官家又一次繞開廷議,直接下達了政令。

拋開官家的做法不談,他們對於觀政製度的接受程度還是很高的。

畢竟,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以科舉發家的,除了呂夷簡等世宦之家出身的,其他人入仕時,多少有些手忙腳亂。

讀書和做官,是兩回事。

書讀的好,不代表做官就做得好。

眼高手低,紙上談兵的,大有人在。

然而,兩府大臣認可,並不代表士子們也跟著認可。

當這陣風吹向了士子群體,頓時引發了激烈的討論。

所在的位置不同,觀點和看法自然不儘相同。

站在執政官的角度,觀政製度的確可以加快士子融入官場的時間,並且還有監督地方之效。

可站在士子的角度,這項製度無疑會拖延他們入仕的步伐。

一步慢,步步慢!

自隋唐史便有一句諺語,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

科舉中,進士一科,最重,也最是難考。

很多士子進士及第時,往往都不在年輕,似寇準、晏殊這樣,年少成名的進士隻是少數。

三十歲左右,才是常態。

三十,半輩子都過去了,朝廷還要讓新科進士觀政兩年?

這……這簡直是宋版的‘何不食肉糜’?

當然,除了兩府大臣之外,旁人並不知道這項製度是由李傑親自提出來的。

因此,在應試的舉子眼中,這完全是朝堂諸公的錯!

……

……

應天府。

這一日,範仲淹接待了一位同鄉。

此人名為鄭戩,也是蘇州吳縣人,不僅如此,鄭戩的幼年和範仲淹頗為相似。

他們兩人皆是幼年喪父,以學業為主,誌在科舉。

另外,兩人不止是同鄉,未來很可能會成為連襟。

這段時間,範仲淹不僅官場得意,情場上同樣得意,未婚三十多年的範仲淹,終於要結親了。

說起來,這件事還得感謝戚舜賓。

自範仲淹被李傑點名調到應天書院後,範仲淹名聲大噪,頓時成了官場上的紅人。

正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

應天府當地的大族李氏便相中了至今未娶的範仲淹。

太平興國三年,李昌圖、李昌言、李昌齡三兄弟,同登進士科,一門三進士,自此,李氏徹底發跡。

好巧不巧,李氏三兄弟也是睢陽書院的學生,睢陽書院‘七榜五十六進士’,李氏三兄弟獨占三席。

正因為有這層淵源,李氏方能率先接觸到大紅人範仲淹。

不知是巧合,還是什麼,範仲淹的命運軌跡明明已經發生了改變,但再看到李昌言之女李氏之後,仍是一見傾心。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明年兩人便會成婚。

(ps:鄭戩娶得也是李昌言的女兒,但時間上卻不好確定,不過,考慮到鄭戩曾經師奉楊億,並且此時的鄭戩已經三十出頭。

這裡暫定,鄭戩已經娶了李昌言的女兒)

文人見麵,除了學問,免不了聊一些時政,兩人說著說著,話題就拐到了觀政之事上。

“希文兄,近日京中盛傳的進士觀政製度,不知書院中的學子是怎麼看的?”

其實,鄭戩對這項製度也是頗有微詞的。

兩年,時間可不短。

與此同時,呂府中也有一場類似的談話。

宋祁和宋癢兩兄弟借著呂夷簡嶽父馬亮的淵源,拜訪了當朝參政。

不過,話題並不是宋祁宋癢兩兄弟提出的,而是呂夷簡主動問了兩人的看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