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鷹梟(1 / 1)

新書 七月新番 2508 字 2個月前

第561章鷹梟

狒狒,其狀如人,麵長,唇黑,身有毛,反踵,見人則笑。普天之下,隻有一個地方出產這種奇異的野獸,那就是南陽郡山都縣,山都者,狒狒雅稱也。

鄧縣與襄陽互為唇齒,但其防禦依然不夠完美,須得將鄧縣西北方數十裡外的山都縣也囊括進來,才是完璧無缺。

山都縣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位於漢水上遊,想當年,秦將白起發動鄢郢之戰,就是從武關直撲山都,而後走水路,在鄧縣後方登陸,一舉屠鄧!

這個縣目前也在鄧奉控製下,他知山都縣的重要性,所以將它交給了自己最好的朋友趙熹,駐兵三千,以求萬無一失……

就在鄧奉將親叔叔給現在的主人送去的次日,從鄧縣西北卻來了小隊人馬,正是趙熹一行。

“原來是山都的趙將軍來了,鄧將軍已在城內等候多時。”

因為這是事先約好的,守軍不疑有他,護城河橋落下,大門開啟,然而這批人馳入鄧縣後,卻不管不顧,直往將軍府衝。領頭的赤馬小將走的最快,卻見他身披鐵甲,背上負有一對交叉的短矛,連續撞倒了發現事情不對後,匆忙攔路的兵卒。

而到了將軍府前,麵對熟人詫異的疑問,這頭上紮著蒼幘的小將直亮出手中矛,大聲道:“鄧奉先何在?有一樁大事,須得當麵說清楚,不然,便讓他死於矛下!”

“趙熹反了?趙伯陽反了?”鄧將軍府頓時亂作一團,他們有數百人之眾,麵對這趙熹單人登門,卻緊張得不得了!既不敢衝上去將其擒拿,又不能讓開,隻能僵持於府門前。

有從南郡新投靠鄧奉不久的荊州人不解,問起這位小趙將軍的事,旁人遂投以鄙夷的目光,說起這一位的傳奇經曆來。

“趙小將軍,乃是宛城趙氏獨孫。”

“他年輕時就以任俠聞名,十五歲時,其堂兄被人殺害,趙熹便以為,兄弟之仇不反兵,日夜仗劍尋覓仇人。

“等終於找到仇家時,趙熹發現他正在生病,連下榻都難。”

“那不就正好能乘隙而殺之麼?”

“不然,趙憙認為乘彆人生病報仇,並非仁愛之所為,竟放過了仇人,約好等他病好再決生死。”

“等那仇家痊愈後,遂帶著重金登門求饒,然趙熹卻全不搭理,隻將五兵交給仇家,讓他自選,最終在白刃相搏中,將仇人殺死!”

此事傳開後,趙熹名聲大噪,等到綠林起兵反莽時,已經到了某縣大豪不降,隻需趙熹露麵,示以信任,才肯開門的地步。

比起那些自我吹噓、刻意運營的聲望,趙熹的名德,是實打實靠本事打出來的!他參加過昆陽大戰,與劉秀並肩作戰,殺敵無數。年紀輕輕便為中郎將,封勇功侯,無愧於“南陽千裡駒”之名。

就是這樣一位千裡駒,讓人又敬又畏,就當所有人都不知所措時,將軍府中卻響起了笑聲。

“這乍暖還寒的日子,剛熱好酒,趙伯陽就來了?”

鄧奉今日隻著常服,披著件熊皮裘邁步而出,一瞧見他,趙熹便舉起手中短矛:“鄧奉先,聽說汝將親叔父鄧君擒拿,送去襄陽了?”

鄧奉知道趙熹是個信然諾的偉丈夫,想當年,赤眉入宛,所有人都拋棄劉玄而去,唯獨趙熹篤行職責,護送劉玄到達南陽的邊界,了結了君臣之義。然後,他便毅然留下,追隨鄧奉,要為了南陽著姓最後的尊嚴和利益而戰!

自那以後,趙熹一直是鄧奉最重要的戰友和助手。鄧奉居鄧縣,將上遊的山都放心交給趙熹,二人在亂世裡相互支持,已兩年矣。

趙熹與鄧奉是莫逆之交,年少時沒少往新野鄧氏跑,同鄧晨關係也不錯,可這樣一位敦厚長者,竟被鄧奉這親侄兒所害,在路上聽聞消息後,怎能不叫極重視情義的趙熹勃然動怒?

鄧奉卻似乎毫不在意,隻笑問道:“我年少時與伯陽共讀《左傳》,衛有純臣石碏,為了君主,而處死叛國的親子。今日我效命於楚黎王,而吾叔欲勸我背主降漢,我將其擒拿送給主君,難道伯陽不該誇我一句‘大義滅親’麼?”

“奉先沉迷武藝兵略,經術還是讀得一知半解。”

既然對方要跟他講理,文武雙全的趙熹也不虛,就像他麵對生病的仇人,寧可反刃一樣,小將軍收起短矛,高聲道:“古人雲,民性於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師教之,君食之。”

“鄧君將汝養大,猶如半父,教汝識字、武藝,亦如半師,父師一體,尤在君之先也!”

鄧奉反唇道:“言下之意,伯陽竟覺得,我應摒棄楚黎王,聽叔父之勸,在鄧縣豎立漢旗,做叛臣?南陽千裡駒,欲勸人背主焉?”

“自然不是!”趙熹揚言:“奉先可還記得左傳中,楚國令尹石奢之事?”

“石奢廉潔公正,其父卻殺人,忠孝不能兩全之下,石奢將父親釋放,然後向楚昭王請罪,並拒絕楚昭王的寬赦,隨後自刎而死。”

“奉先應當放汝叔父離開,而後再向楚黎王請罪,若楚黎王要殺汝,亦當坦然赴死,然後……”

這主意,鄧奉一時間不知該笑還是該罵。

趙熹說出的話,確實和他二十歲的年紀一般年輕天真:“熹如今隻是替奉先代守山都,並未向楚黎王委質稱臣,汝死,我自當為友複仇,而後再自儘在奉先墳前!”

真是坦蕩蕩的君子啊,鄧奉相信趙熹會說到做到,但亂世裡,像趙熹這樣迂闊的人,根本活不下去!

於是鄧奉歎息,伸手請趙熹入府:“伯陽可知,我為何非要將叔父交出去?”

雖然趙熹是來問罪的,但他心中,一直在為好友開脫,說服自己他有苦衷,此言見此情形,遂道:“莫非真如我猜測那般,奉先不肯背叛,隻能讓汝叔父代為遊說楚黎王,若楚黎王答應歸漢,奉先便隨主易幟?”

“不愧是伯陽。”鄧奉大笑,他確實是這樣告訴鄧晨的,那傻叔叔,也定然信以為真!

然而真正的原因,遠比這一廂情願的計劃要複雜五倍十倍。

“但,楚黎王不會歸漢了。”

鄧奉肅然長歎道:“因為,他欲降魏!“

……

在被押往襄陽的路上,在渡過漢水的船艙裡,被稍稍鬆綁的鄧晨一直在琢磨侄兒的話,思考自己應該如何說服秦豐……

據鄧晨所知,秦豐可不是近幾年才突然冒出來的野王,此人作為荊襄豪族,和劉秀一樣,當年也是長安太學生,學成後回老家當縣吏。

早在地皇二年,赤眉、綠林初起,劉秀還在遊曆潁川、第五倫才剛去到魏郡時,(公元21年),秦豐就因為王莽扣工資太嚴重,索性在故鄉起兵造反。

秦豐最初舉的是綠林旗號,兩三年間,攻占了宜城、江陵、襄陽等十二縣,成為了南郡的最大勢力,一度臣服於劉玄,因為更始帝不肯封王,怒而翻臉。

但綠漢當時瀕臨崩潰,早已無暇南顧,秦豐將兩位女兒,分彆嫁給夷陵的“掃地大將軍”田戎和南逃的鄧奉,就此得了兩位大將,守住南北門戶,又赫然稱王,也想加入爭天下的行列。

隻可惜啊,這秦豐算是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他正準備痛痛快快接受綠林遺產,拿下荊南,北上南陽之際,就遇上漢軍西征。幾場戰役下來,秦豐被馮異打回了原形,隻能自保於南郡。

而現在,連最後的疆土都守不住了,隨著漢、成相繼動兵,此刻,馮異應已溯漢水往北進攻,而公孫述的樓船舟師東出三峽,北方的岑彭也欲加入這場狩獵……

船停下了,鄧晨被押出來,他麵前是一座算不上高大的城池,這就是最初版的襄陽城,依然是夯土的簡單構造,若非秦豐大軍入駐,它就隻是一座再普通不過的縣城。

鄧晨暗想:“其實早在去年,陛下就派人來襄陽邀約秦豐,希望與他結盟對抗第五倫。”

“但秦豐目光短淺,又自視甚高,竟欲與漢平起平坐,使者無功而返……”

既然文的不行,劉秀就隻能動武了,不曾想,鄧晨卻被逼著,非得靠他其實並不靈巧的舌頭,再來說服秦豐。

若不成,便死!

“但如今或許是最好的時機。”

被押入襄陽城中時,鄧晨抬起頭,仿佛看到了守軍臉上的焦慮與恐懼,他們的主君現在也肯定如坐針氈吧?

三大勢力一起動手,換誰都吃不消啊,秦豐正麵臨生死存亡之際,如果能得到三方之中一麵作為朋友,定會樂意,隻希望,是江東率先伸出了援手。

當他們抵達“楚黎王行在”,其實就是幾間稍高大的瓦屋麵前時,鄧晨已經想好了說辭。

“我不如將馮異之兵,說成是助楚抗魏的援軍……再許一個諸侯之位,秦豐或能動心……”

若能成功,不但可以保住自己的命,侄兒鄧奉也會如諾死命抵擋魏軍,讓馮異及時抵達襄陽,完成劉秀、鄧禹的方略。

然而讓鄧晨始料未及的是,他甚至都沒得到開口的機會,剛抵達就被關進了囚室裡,黑乎乎的待了一整夜,到了次日,才昏昏沉沉地被提溜出來。

當鄧晨被推入屋內時,卻見堂上眾人皆站立,唯兩人坐於榻上。

正中一人,乃是身著章服的王者,生了濃髯大胡須,身材是典型的短矮南方人形象,肚子稍稍凸出,應就是秦豐。

而另一人,則羽扇綸巾,胡須生得兩三縷,還長著一對三角眼,身材稍稍高大而瘦削……

此人一開口,更是標準的關中五陵雅言,他瞥著鄧晨:“楚黎王,這是何意?”

秦豐大笑著舉手指著:“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此乃東漢中樞人物,劉秀姊夫、廷尉、西華侯,鄧晨是也!西來欲遊說奉先與我降漢,一同對付上邦天子。”

“這是我的誠意,也是鄧奉先為先前辱於貴國使者,表達的歉意。”

秦豐竟親自下堂,對著來客,也就是魏大行令,馮衍微微作揖:

“馮公,如今可信,小王是真心歸服於大魏皇帝,甘為列侯了?”

……

“事情便是如此。”

而在襄陽以北的鄧縣,鄧奉對趙熹描述了這幾日的波詭雲譎:“我得到消息,岑彭動兵之際,又有魏國重臣前幾日暗暗南下,還特地繞開了鄧縣。”

鄧奉道:“我在襄陽的眼線地位不算高,不知道究竟是繡衣都尉張魚,還是大行令馮衍,若是後者,此乃一等一的縱橫之士,挑的又是絕佳時機……”

魏使挑的日子很妙啊,他們也遊說過秦豐,但被拒絕,可如今,成家、東漢合擊之勢已成,而魏軍故意慢了一拍,魏國使者隻要將漢、成瓜分荊楚的盟約披露,楚黎王秦豐麵對強敵,根本沒得選……

“依我看,秦豐如今唯一生路,隻有歸順於魏,寄希望於引岑彭南下,對抗成家、東漢兩軍。”

鄧奉歎息道:“我先前折辱魏使,若這時候不有所表示,讓秦豐相信我與他齊心,就算是女婿,也會被拋棄,作為禮物,獻給魏軍,屆時,你、我,鄧縣、山都的數千南陽子弟,皆為亡虜矣!”

親戚是信不過的,這是鄧奉一生的信條,不論是叔侄、甥舅,還是丈人行與好女婿!

他毫無愧色:“故而,我寧可辜負親叔父,也不願讓眾人隨我枉死。雖然會被世人唾罵譏笑,但通過此事,好歹取信於秦豐了。”

趙熹沒想到事情如此曲折,愣愣不知所言,半響後才疑惑道:“若奉先此言為真,事已至此,難道吾等就要心甘情願,隨秦豐降魏?”

作為宛城大豪之一,趙熹也聽說了發生在南陽的事,岑彭、陰識這兩個南陽人的叛徒,按照第五倫的旨意,毀掉了南陽豪族數百年來辛辛苦苦積蓄的基石。

直到這時候,鄧奉才將自己真正的計劃,全盤托出!

“我素知秦豐為人,投靠魏國,乃是迫不得已,第五倫對待降虜最為苛刻,可沒有許諾諸侯王之位,秦豐事後必定後悔……不,應該說,從最初,他便會留個心眼,留條退路。”

鄧奉道:“秦豐雖然與魏軍合力,但至多提供糧秣,放魏軍南下擊馮異,卻一定不會答應交出鄧城、襄陽,還會竭力保住我,城池、兵卒,依然在你我手中……”

趙熹卻覺得不太可能,鄧城堵死了南陽方向最西邊彙入漢江的一條水路,襄陽地區麵對了東麵的所有南陽河流,這樣的水陸咽喉之地,以岑彭的見識,怎麼會無視兩地?

“若漢軍逼近襄陽,岑彭怕有反複,也顧不上吾等,隻能迅速南下。”

就是在這種當口,鄧奉看到了他一直等待的機會:“伯陽,約你過來,便是要商議此役,秦豐降魏已不可避免,但當魏軍傾巢而出,南下與漢、成爭奪荊州之際,你我要做一件大事!”

趙熹頓時了然,一下子激動起來:“自鄧城封鎖水陸要道,再發兵覓其後,與漢軍合力,消滅魏軍?一共投效劉文叔?奉先啊奉先,你終於想通了!”

趙熹畢竟參與過昆陽之戰,對劉秀三千破三十萬的戰神之姿記憶猶新,又聽說劉秀對待他的舊主人劉玄很不錯,封了王,頤養天年,心中對東漢還是頗為向往的。

然而,鄧奉卻斷然搖頭:“不!”

他拍著自己道:“你被劉玄讚為千裡駒,而我,亦自詡為人中鷹梟!”

“我二人既然都是人傑,為何為何非要忠於誰?劉伯升之愚、劉玄之庸,秦豐之鈍,難道還沒受夠?非要在天下各勢力中,找下一位主人?就算是雄主,就能真心待吾等,善待南陽豪士?”

鄧奉雖然感激秦豐收留、嫁女,但早就不再打算,將命運交給彆人去掌控!

“古人雲,鳥則擇木。”

“那我這鷹梟,就偏不歇那些爛木頭!”

鄧奉傲然起身,手指著頭頂:“我選擇懸崖之上,山巔之峰!”

“伯陽!”

鄧奉握住了趙熹的雙手,懇切地說道:“等到岑彭南征遠去,其後方必空虛,你我不如頃起近萬南陽子弟兵,逆流北上。”

“一舉奪回南陽!回到故鄉!”

趙熹驚訝地看著好友,鄧奉眼中,燃燒著熊熊野望:“吾等要做,就做自己的王!”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