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後翼棄兵(1 / 1)

新書 七月新番 1758 字 2個月前

自稱帝複漢以來,劉秀就鮮少嘗到勝利的滋味:荊襄一戰,喪師萬餘,折了妻兄馬成;淮北之役,失地千裡,愛將來歙、劉植死難,讓他痛不欲生。

劉秀亦曾苦惱地反思,銳意改革軍政,經過數年的努力,似乎真有了點成效,此番揮師北伐,劉秀一戰殲滅魏軍部後隊、左翼萬餘人,算是給新近戰死的銚期報了仇。

等劉秀與馮異、賈複合兵,繼續向北進發時,漢水上也捷報頻傳,強弩將軍傅俊派小舟回報:“按陛下之策,已重創魏兵,奪取藍口聚!”

傅俊過去是潁川一小亭長,沒什麼文化,但來報信的小吏,卻口頭詳儘描述了那一戰的經過。

“傅將軍帶吾等乘舟師,逆流進入漢水後,魏軍就盯上了我軍,以數百騎兵隨水軍北行,不時襲擾,以遲滯航速,若遇有船舶損壞擱淺,魏軍便來殺傷。”

“離藍口聚一日距離時,傅將軍令前鋒靠岸搶渡,先卸下重甲丹陽兵五百,戰車百乘,旋即又遣二千人陸續登岸。”

“魏軍也已抵達,見吾等背水布陣,兩頭抱河,皆大笑不止,傅將軍按照陛下所畫戰法,先以軟弓小箭射之,魏軍更加輕敵,旋即以騎兵突陣,三麵而至。但岸邊濕滑,不利騎兵衝鋒,傅將軍令士卒改換大弩猛射,魏騎受損退下。”

“午後,魏軍步卒數千人複又逼近,以大黃弩等反擊,然我軍背後樓船亦有大黃弩,與其互射,激戰竟日,魏軍不能破陣,乃退,後來又放棄藍口聚,燒毀糧秣,營壘則被傅將軍占據……直到此時,岑彭所派援兵,才堪堪抵達,見小邑易幟,嘗試攻了幾次便離開。”

眼看廟算時的計劃一步步實現,漢軍諸將校都欣喜不已,唯獨征西大將軍馮異聞言微微皺眉,追問來報信的人:“魏軍野戰不利便匆匆退走,未在藍口聚據營而守?”

報信的小吏一愣:“或是見我軍大船堅利,怯而撤離罷?”

“不對。”馮異卻道:“岑彭攻擊郢縣、江陵時,造了一種巨砲,高數丈,可射百斤大石,一發能擊垮屋舍。船舶再高大堅固,也是木製,如何能抵擋巨砲?岑彭若在藍口聚架起二三座來,幾乎能斷我舟師北上之途,怎至於不戰而退?”

劉秀聽出了馮異的話外音:“公孫是在懷疑……魏軍此舉有異,乃是詐退?”

馮異應諾:“岑彭奸猾,不可不防。”

就在此時,一旁卻有人道:“馮將軍會不會太高估岑彭與魏軍了?”

卻是隨劉秀北伐的王常,王常雖然也是潁川人,卻和馮異為不同派係,他資曆非常老,曾經是綠林渠帥,支持劉伯升做天子,隻可惜未能如願,後來還是被更始政權封為諸侯王,率軍與魏將景丹在潼阪鏖戰,敗歸後被剝奪了軍權……

後來王常與馬成一起,攜帶舊部去淮南投了劉秀,馬成戰死於襄陽後,王常就成了東漢朝廷中“綠林係”的首腦,被劉秀拜為“橫野大將軍”,武將之中,地位僅次於馮異,他雖然屢敗於魏軍之手,卻一直不服輸。

在王常看來,馮異打仗越來越謹慎,甚至有些怯懦,被岑彭壓在江陵猛捶,竟不敢反擊,等到劉秀援軍抵達,明明形勢一片大好,卻又心生遲疑,竟懷疑魏軍詐敗,前方才能獲勝。

他找了很多理由,諸如或許是岑彭將工匠都帶到江陵,或許留在藍口聚斷後的,不過是新卒屯戍,驟見漢軍深入,一戰既潰也不無可能。

最後,王常還問了馮異一個刁鑽的問題:“若魏軍藍口聚之敗是故意為之,那這南漳河之戰,又算什麼?難道也是岑彭之計?儘棄萬餘人於不顧,此非詐潰,乃真敗也!”

這可說不定,對東漢而言,一萬人,幾乎就是十分之一的兵力,當然不能棄,但這於人口繁多,實力雄厚的第五倫而言,不過是九牛一毛……

但馮異也沒有十足的證據,遂緘默未言,倒是劉秀看了眼旁聽的賈複,笑道:“賈將軍以為如何?”

賈複昨日清理了身上的傷口,足有十二處之多!但他仍似沒事人一般,又披甲來見,此刻聞劉秀發問,也不管馮異、王常怎麼想,隻直白地說道;“縱是詐潰,事到如今,陛下還能退麼?”

劉秀暗歎,還是賈複一語中的啊。

“屈子雲,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複漢之路綿綿無期,而此番北伐,正是光複漢室,還於舊都的第一步!”

劉秀起身道:“朕自失淮北後,臥薪嘗膽數年,好不容易才重新將腳邁過大江,往荊北踏了第一步。若因魏軍潰敗太快而心生疑慮,頓足不前,等第五倫援兵抵達,朕連在江陵站住腳都難,這一退,恐怕就要退到江南苟安,往後隻能望江興歎了!”

所以劉秀隻能前進!爭取殲滅岑彭主力,縱然拿下襄陽、反推到老家南陽無望,好歹能確保今後數年間,禦魏軍於江漢,為西進吞並巴蜀,達成南北分治贏得時間。

眾將明白了劉秀堅定的戰心,不敢複言,他們旋即望向地圖,隨著漢軍奪取藍口聚,岑彭退路已斷,現如今隻有一個選擇……

“全力北進,突破藍口聚之阻,回歸襄陽!”

……

“大將軍說什麼?”

與此同時,當陽長阪坡,魏軍屯糧之處,留守此地的荊州刺史陰識看著剛剛歸來的岑彭,滿臉的不可置信。

“我說,藍口聚丟了也無妨。”

岑彭臉上並無潰敗狼奔的沮喪,隻有點小傷心:為那些被漢軍圍殲的後隊將士遺憾。

說起來,這倒是一樁出乎其意料的事,賈複拚得太猛,劉秀來得太快,導致本能撤出的萬餘人落在後頭,而岑彭為了大局,也不可能回頭去救,隻好眼睜睜看著他們喪師。

但藍口聚不同,那本就是岑彭安排的一樁戲:故意留不多不少的兵,再遣人假裝去救,可路上拖拖拉拉,趕不上漢軍的步伐。

這兩件事結合起來,倒是讓他的“潰敗”看起來更像真的了。

岑彭遂決定將計就計,下令道:“使三軍停止北進,於當陽就地屯駐,準備禦敵。”

“大將軍!”陰識依然不明所以,他這位更始降人,眼下反而最擔心魏軍敗績,急忙勸阻道:“長阪雖險,卻不足以阻礙劉秀,所屯糧食雖眾,卻也隻夠月餘吃食,與其空待於此,不如迅速北進,突破藍口聚,回歸襄陽守備,此方為萬全之策。”

岑彭冷笑:“劉秀、馮異尾隨於後,就盼著我難遏歸心,倉促北上,吳軍正好能追亡逐北,免去一場血戰……”

“當然,以我軍之強,突破傅俊防線,潰圍而出不是難事,但若真如此,兩軍脫離交鋒,劉秀必退保江陵,有舟師泊於雲夢,隨時能夠南渡,那南漳河被殲的萬餘將士,豈不是白死了?”

陰識恍然:“大將軍,莫非……”

岑彭大笑道:“劉秀以馮異為誘餌,置於江陵釣我,欲一舉殲之。”

“而我,也不過是陛下置於金鉤之餌,要釣的,正是劉秀按捺不住,親征江漢!”

……

武德十年五月中旬,南陽郡新都縣,王莽封地故墟前。

第五倫望著這焦黑一片的廢棄都邑,不由感慨:“劉伯升不愧是項羽轉世,那把火,燒得真乾淨。”

想當初他奉王莽之命,來新都接王家那幾對兒女回京,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期間還不湊巧地與劉秀擦肩而過,未能再會。

自此之後,第五倫已經很多年沒來到如此偏南的地方了,襄陽之戰時,他隻是督師於宛城,未能親巡故地。

眼下的新都廢城,儼然成了一座大兵營,營壘森嚴,斥候驛騎往來不休,每個時辰都給他們的皇帝帶來最新消息:

“後將軍(萬脩),已將關中兵五萬出武關,下丹陽,不日抵達漢水上遊。鎮北大將軍(吳漢)所遣並州兵騎五千同行。”

“除卻上庸、房陵二城外,驃騎大將軍(馬援)已全取漢中,聞陛下詔令,速遣涼州大馬三千騎東來,將與關中軍彙合。”

“左丞相(耿純)留守鄴城,冀州刺史(邳彤)兼任護軍將軍,護冀州兵五萬南下,經潁川,入昆陽關。幽州刺史(寇恂),已遣偏將軍王梁,將幽州突騎七千隨冀兵同行。”

“右丞相(竇融)攜豫、兗之眾五萬,已至魯陽關。”

三路大軍都進入南陽了,當然,最關鍵的,還是車騎大將軍耿伯昭的淮北之師三萬,他們走的,是另一條路,一條劉秀萬萬沒想到的路……

第五倫看向新都郊外的河流:南陽這地點很神奇,不南不北,水網發達,但所有徑流,最終都會在襄陽附近,彙入漢水。

這些來自各州郡的魏軍也一樣,他們將於六月初一,與第五倫會合於襄陽城下——比起劉秀君臣預測魏軍援兵七月份抵達荊襄,足足早了一個月!

不是誤判,而是第五倫蓄謀已久的計劃,利用江陵這必爭之地,迫使劉秀北上,以期決戰提前到來!

第五倫又瞧了老王莽的封地府邸丘墟一眼,折返回軍營,並叮囑隨軍的尚書杜篤道:“等兵鋒抵達襄陽,劉秀便能偵得我軍動向,屆時就不用保密了,汝起草的南征檄文,就在那時候發出罷。”

“諾。”杜篤隻問了最後一處:“陛下,自古興兵常多報兵員以壯聲勢,今我朝二十萬虎賁雲集荊襄,無堅不破,是否還需如此。”

第五倫道:“當然要。”

這檄文不是給劉秀看的,而是用來震懾淮南、江東各地土豪氏族,以促其反正的……嚇唬人嘛,自然是越多越好。

杜篤垂首應下:“敢問陛下,當號稱多少?五十萬?”

作為第五倫的禦用代筆,杜篤知道第五倫有個愛好,那就是凡遇數字,總愛湊個五。

但這回卻不一樣,第五倫似是想到了什麼好玩的事,凝望南方哈哈一笑:

“就說……今予治水陸之師八十萬眾,方與文叔,會獵於雲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