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漣漪_317(1 / 1)

與此同時,向山也意識到機場那一支歡迎部隊的詭異之處了。

那根本不是“一支維和部隊”,而是一支相互監視的軍事力量。

或許不遠處的印尼動亂是真的,也有真正的維和部隊。但是機場出現的那一群,卻並非某一國派遣的維和部隊。

儘管維和部隊一直被人詬病,其成員複雜,管理係統繁冗,力量薄弱,應變能力不足,對於一些突發的狀況和人道主義災難很難進行及時的製止,但也絕不至於在一支小隊內部就表現出相互之間的戒備與隔閡。

就好像南海艦隊與第七艦隊在外麵的表現一樣。這支“防衛力量”根本就不是在防禦什麼。他們隻是在“彼此監督”。

這根本就是幾個大國臨時拉起一個組織,然後將其中的安保力量掛到維和部隊的名下。

另外,由於共和國在這一次事件中入場較晚,所以他們組建科學家團隊的時間並不多。他們需要從全國的學者之中篩選出“有可能派的上用場”的,然後還要保證這些學者“絕對可信,不會隨意泄露消息”。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向山才僅僅憑借劉正輝的要求,就加入這個超級大項目當中。

此時,車已經開到了一個嶄新的園區內。這個園區周圍由頭戴藍色鋼盔的戰士們看守,戒備森嚴。圍牆之內,是一塊巨大的草皮。許多工程機械正飛快的運動。與此同時,幾個雖然簡約但卻氣派的建築已經立了起來。

草坪的邊緣是一排樹木。那些熱帶喬木組成的林地之後,則是一個巨大的白色建築——它看上去好像是幾個連為一體的帳篷一樣,頗有幾分悉尼歌劇院的風采。

按照大衛·克萊恩的介紹,構成這“建築”的材料,原本是讓“奧貢”著陸而固定上去的“降落傘”。

“奧貢”長達千米,最大半徑接近百米,可有數十萬噸重。這麼可怕的質量,如果就任由他自由落體,便堪稱天災——最重要的是,它自身也沒法承受那樣可怕的衝擊。

因此,人類想方設法在這東西上加裝了數十個巨大的降落傘。這些降落傘的固定繩索是最強的碳纖維,來自共和國工程院,乃是以“太空電梯”為目標而研發的技術。據說這些產量,是實驗室不計成本堆上去的。

而降落傘的傘麵織物,則大部分來自合眾國。

NASA想儘一切辦法,將“奧貢”的降落地點限定在淺海區域。

這樣既可以最大限度的緩衝下墜的力量,又不至於讓這麼個龐然大物墜入海中無法回收。

據說“奧貢”墜落的那一夜,蒸汽與暴雨覆蓋了這一塊區域。就連遠方的印尼人都能聽到這巨獸的咆哮。

有小部分的降落傘在“奧貢”墜落的時候就脫落了,但大部分都還在。於是聯合國項目開發署下緊急成立的“羅摩特彆項目”委員會就利用這些降落傘的材料,搭建了這個“帳篷”一樣的建築,防止無關人員的窺探。

而這塊園區,就是“羅摩特彆項目”的工作區。

抵達園區之後,大衛·克萊恩立刻離開,回到自己原本的工作當中。而另外的工作人員則引導共和國的眾多學者前往登記。

由於園區還在建設階段,所以學者們目前隻能在臨時搭建的宿舍之中居住。按照聯合國的工作人員介紹,為他們準備的大型公寓房也在建造當中,預計下個月就可以入住。另外資料庫與會議中心也將在數日之內建成。

每一個學者都領到了一把鑰匙。

在完成登記之後,他們就正式成為聯合國“羅摩特彆計劃”的一員了。

在這之後,小胡乾事出現過一次。他將學者們集合起來,再次強調了一下關於保密的紀律,並特彆在強調,獲得批準之前,學者們不允許隨意對外聯絡。

由於各國在前幾天還在就“奧貢”的歸屬問題就行磋商,所以“羅摩特彆項目”的架子還沒有搭起來,因此短時間內項目組也無法給各位學者分配工作。至少今天剩餘的時間,學者們可以在項目園區內自由的活動。

“大家夥可以與國外的同行多多交流,多交朋友。”小胡乾事笑眯眯的說道:“這可能不是一個短期項目。在項目區內,大家要發揚一下共和國‘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精神,與世界各國的同行一道,解開‘奧貢’的秘密,為人類科學發展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