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技校(1 / 1)

重生香江1981 小楊剛 1189 字 2個月前

到了晚上,楊辰也沒有停下休息。

因為晚上時間,他要去看看新城的技校。

人才的重要性,這不用多說了。

為了培養足夠的技術工人,支撐起未來新城的建設發展,新城最先開辦的學校,是各類專業技校。

能夠移民過來的人,大多都是青壯年,這些人彆看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學習認真程度,絕對是外國人望塵莫及的。

晚上技校學習是不強製的,大家願意去就去,不過大部分人都很自覺,老老實實的該學習學習。

前期的掃盲課,是強製執行的,尤其是家屬移民,不管有沒有在楊辰旗下公司工作都必須接受掃盲。

其實大多數移民都是識字的,要知道內陸可是在五十年代初就開始進行大規模掃盲了,整整三十多年時間過去,很多人即使不會寫,也能看的懂報紙。

當然了,很多人也僅限於看的懂報紙,文化基礎依舊很薄弱,需要進一步提高。

後世內陸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工廠,主要歸功於幾次大規模掃盲,以及九年義務教育普及,人要是有文化,哪怕僅僅隻是會識字,學東西也比文盲學的快。

內陸在二十一世紀初,經濟高速發展,進入快車道模式,各類分工不同的工廠,它們為什麼能夠輕鬆招收到大量合格的工人?

這裡麵除了內陸人口基數大以外,再一個就是內陸用幾十年時間徹底解決了文盲這個難題。

有文化基礎,工廠隻需要短時間培訓一下,就能讓普通人轉化為一名合格的工人,普通工廠真的不需要你有多高的文華,隻要你識字,識數就能勝任很多工作。

不過,新城未來的發展,大部分肯定是技術含量比較高的產業,需要的工人,不僅僅隻是會識字識數那麼簡單。

高新製造領域,技術專業水平很重要,對這些人的培養,自然是宜早不宜遲。

其實也由不得大家不認真學習,因為在楊辰這裡,工資的高低,不是說你工齡高,拿的工資就一定高。

工資的高低,主要還是看技術水平,達不到標準,不能勝任複雜的工作,那麼工齡再高,工資也是有數的,不可能一直往上漲。

技校這一塊,楊辰一點都不擔心,有旗下公司領頭,工人們不可能不去學習。

不過工人好培訓,真正的人才卻難得。

新城現在小學和中學已經建起來了,華人移民的小孩享受免費入學,後世內陸的九年義務教育,被楊辰提前運用在了新城。

現在新城教育這塊,不是小孩等學校,而是學校等小孩,新城很多學校已經建起來了,就差學生入學了。

中小學還好,家屬移民中,可以招收到最後的生員,但大學生員就難了,新城大學剛剛建立起來,一點名聲也沒有,招收學生是一大難題。

好學生沒處招,壞學生招來也沒用,對於新大學,楊辰是抱著很高期望的,濫竽充數是絕不允許的,而且第一批學員優劣,對學校將來的發展很重要。

嚴進嚴出,是必須得。

在楊辰看來,有些東西,必須是令缺勿濫。

在楊辰走出技校,琢磨如何把大學招生問題解決時,霍建獰屁顛屁顛的跑了過來,“老板,項老先生電話。”

聽到霍建獰口中‘項老先生三個字’,楊辰沒敢怠慢,連忙接過電話,說了幾句之後,楊辰把電話還給霍建獰,隨即看向一旁的陳愛國。

“愛國叔,一會兒你帶路,咱們去拜訪一下項老先生。”

楊辰口中的項老,全名項倡權,那是一位鼎鼎有名的人物,早年曾先後擔任內陸幾所知名大學的的教授。

除此之外,對方還曾為老侍從室秘書,擔任過高級官員,政治經驗豐富。

楊辰請他過來,主要是因為新城大學初建,需要一個有能力主導新城大學發展,同時還能利用其豐富的政治經驗,跟澳大利亞政府打交道。

新城的教育,絕對不可能照搬澳大利亞的教育,更不可能全麵西化。

而一般的大學的教授或者院士,他們都不習慣跟官員打交道,玩政治不是大多數人教授們的強項。

車上

“老板,我們是不是準備點東西在過去?”

對於哪位項老先生,霍建獰是真的發自內心尊敬,尤其項家三子兒女,也是個頂個的牛。

項家長子,灣灣研究院院士,耶魯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數學教授,普林斯頓大學數學係主任,世界頂級數學家。

項家次子,普林斯頓大學數學係博士,先後執教於布朗大學、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芝加哥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教授。

項家幼子,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數學係的博士(後麵具體的沒查到)。

項家姐妹,也是耶魯大學和伯克利大學博士。

除此以外,這一家子的妻子丈夫,最低學曆也都是博士,這年頭的博士跟後世可不一樣。

這個時期,不管是內陸,還是國外,博士含金量都很高,能夠成為教授的,就更厲害了。

為了把這一家子拉攏過來,楊辰是親自跑到灣灣登門拜訪項老爺子,費了老大的力氣,才把這一家子給忽悠過來。

咳咳,也不能完全說是忽悠。

畢竟,彆人一大家子高知識份子,而且大多學的還是數學,他就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僅靠著一張嘴,就把這一大家子全部忽悠過來。

靠嘴忽悠不行,談錢,俗氣,而且人家也不缺那點錢,你工資開的越高,有時候人家反而越不樂意搭理你。

不過,這人活一世,名利二字,不管是誰,都決計不能避免的。

對於項老爺子那種權和利都已經享受過的人,能夠打動他的,也就隻剩下‘名’了。

搞學術研究肯定不行,已經七老八十的人了,項老爺子沒有那麼多精力去搞研究,而且官當久了,知識還記得多少,這真不好說。

既然搞研究不行,那就隻能辦教育了,把新城大學打造成一座亞洲的劍橋哈弗。

不管什麼年代,這辦教育,離不開一個錢字。

楊辰彆的沒有,就是有錢。

後世有一句話,‘好大學都是用錢堆出來的’,大學最重要的兩個硬件,一個是師資,一個是設備,而這兩樣恰恰都需要錢來支撐。

楊辰有錢,也支持教育,有他的支持,新城大學在師資和設備上都不會缺。

有了足夠的經費,那麼想要把新城大學名聲打出去,就隻是時間問題了。

將來新城大學越有名,項家的名聲就越響亮。

算完這筆賬後,項老爺子一聲令下,項家兄妹全部乖乖過來了,不僅項家兄妹本人過來了,他們來的時候還為新城大學拉了一批優秀的華裔大學教師。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