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二月份
尤德沒有讓楊辰失望,在雙方交談之後,尤德就開始通過自己總督的身份權利,力排眾議,批準了有關建設香江高新技術產業鏈的申請。
整整八十平方公裡的土地,同時附加一張無限製填海批文,徹底點燃了整個香江輿論。
一時間整個香江社會都在圍繞著高新技術產業鏈進行討論,從政商兩界到新聞媒體再到底層小老百姓,大家夥對於楊辰提出的建設香江高新技術產業鏈非常的感興趣。
其中以商界和學者階層爭議的最厲害,相比較英資華資大佬們在意的填海批文,底層小老百姓注意點都在千億投資金額上麵,目光長遠的學者和一些經濟學家們,他們對於楊辰投資高新技術產業鏈的舉動非常的支持。
之前很多人對於香江向金融服務業全麵轉型,完全去工業化很不認同,這個時期,與香江同期崛起的灣灣和新加坡以及韓國,它們都在積極升級自家工業製造產業。
雖然新加坡也有朝金融服務業轉型的趨勢,但是在工業製造領域,尤其是石化機械方麵,新加坡並沒有因為發展金融服務業,就放棄前期辛苦打下的工業基礎。
後世很多人都喜歡拿香江跟新加坡作比較,因為兩者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說,兩座城市人口差不多,地理環境也差不多,且都是實行資本主義製度。
不過後世大部分人普遍認為,新加坡比香江發展的要好,更加全麵,不管是經濟上,還是生活環境等方麵,新加坡都要比香江更加有優勢。
尤其是到了二十一世紀,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香江,在GDP方麵與新加坡竟然相差無幾,這無疑使得言論更加傾向新加坡。
從六十年代開始,新加坡與香江先後經曆了從勞動密集型產業到經濟密集型產業轉型,現在又開始進行資本資本密集型產業轉型。
在這一次轉型中,香江選擇了朝金融服務行業轉型,按照後世的發展,香江最後成為繼紐約倫敦之後的第三大金融中心,其轉型無疑是成功的。
而新加坡選擇升級自家工業的同時,大力發展緊金融旅遊等服務業,雖然新加坡最後沒有成為亞洲金融中心,但經濟上麵卻沒有落下香江絲毫。
要知道,新加坡背後可沒有大陸十億人口支持其經濟發展主要靠的還是自身努力。
後世香江完成金融服務業轉型之後,錯過了太多的機會,從而使得擁有比新加坡更大更多優勢,卻沒有將其甩開,這無疑被狠狠的打了一巴掌。
六十年代建國初期,新加坡隻是一個資源極度匱乏、工業基礎落後的彈丸之地,隨著通過建設工業園的快速工業化道路,迅速完成了產業轉型第一階段,成為勞動力密集的製造業基地。
七十年代,新加坡經濟飛速發展,在亞洲地區與新崛起的香江和灣灣以及韓國競爭中,完成了第二階段經濟密集型產業建設。
隨著經濟飛速發展,人工成本逐漸增加,新加坡政府由於擔心過於依賴廉價的外國勞力,生產附加值過低的產品,不利於經濟長期增長。
於是到了八十年代,新加坡開始了與灣灣和韓國以及香江一樣尋求第三次轉型,與香江走緊迫金融服務路線不同,新加坡選擇了與灣灣和韓國的路線,向化工、機械以及運輸設備製造等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轉型。
亞洲四小龍,其他三個都堅定的有工業製造升級這條路,獨獨香江選擇去工業化,將自身發展寄托於他人,這在很多看來並不是一件好事情。
香江向金融服務行業轉型,是全麵的,徹底的,沒有給自己留下一點餘地。
能否成為亞洲金融中心,起碼現在的香江人,哪怕是總督府也不敢保證,畢竟島國的東京現在不比紐約倫敦差多少,取代東京的地位,似乎有些手高眼低。
基於此,楊辰才在這時候推出了建設香江高新技術產業鏈計劃,他知道,一旦香江金融服務業徹底轉型完畢,想要再推出這個計劃,無疑會麵臨巨大的阻礙。
現在剛剛好,趁著他跟英國王室關係還好,而英國私有化改革又正值最緊要關頭,有很多的便宜可占,一舉大手筆投入,能夠以最短的時間,將香江高新技術產業鏈建設起來。
千億美元投資,整個香江的外彙都沒有達到這麼多,楊辰這一出手,饒是大家已經習慣了他的行事作風,還是被雷的不清。
千億美元投資,足矣在香江打造一個超大規模的產業集群,後世灣灣和新加坡以及韓國都是通過吸收外國技術,實現自身技術本土產業化,最後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未來隨著科技發展,時代更新,越是高技術產品,對於生產技術要求越高。
後世富士康為什麼能夠代理生產那麼多電子產品,各大名牌手機都交由它生產,難道僅僅隻因為富士康成本低?
其實,越是高端產品,對生產技術要求就越高,大家有時候千萬不要低估外包產業,外包產業做到一定規模,可以產生自己的技術,那麼就能反過來形成自己的優勢。
灣灣的半導體產業,最開始是灣灣依賴於外國的技術,後麵隨著技術升級,灣灣把技術核心吃透之後,隨著產品做得越來越細,技術越來越高之後,需求關係就立馬轉換了。
大名鼎鼎的台積電,在晶圓代工領域,占據了全球大半份額,直接形成了壟斷,這就是最好的例子。
其實香江前世那套前店後廠模式,非常好,非常的有效,隻不過可惜的是香江掌握的都是低端技術。
什麼衣服鞋子之類的,一點技術優勢也沒有,彆人一學就會,在內陸沒有完全開放的時候,香江占據出口優勢,倒也沒問題。
可是隨著內陸越來越開放,隔壁呢上嗨和特區發展起來與國際接軌之後,它這個中間商的優勢一下子蕩然無存,前店後廠也就沒了市場。
要掌握,就掌握高端技術,利用香江的特殊優勢,吸收外國核心技術,然後在人工成本較低的內陸建立產業群。
這樣一來,前店後廠,才能有效的持續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