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鹽堿地改造(1 / 1)

納米崛起 嶺南仨人 1170 字 2個月前

集裝箱的一側,杜金華等人和蝸牛工業的設備製造公司,對設備進行重新的改造。

設計圖之前已經有了草稿,現在就是一邊改造設備,一邊完善設計。

按照鹽堿地改造工程的方案,是先用挖掘機,將鹽堿地的土層挖開,然後初步過篩,將大塊的石頭、灌木分離出來。

初步過篩後的鹽堿土,送入脫鹽車中,脫鹽車將土壤中的鹽分分離出來,脫鹽土壤完成脫鹽後,分成兩部分。

一半直接回填,一半進入混土車中,混合有機肥,然後回填成為表層土層。

現在需要改造的設備,就是脫鹽車、混土車。

其中混土車比較好改造,隻要具備進土、攪拌、卸土功能即可。

現在的重點是脫鹽車,脫鹽車可以看成脫鹽車間的縮小版,技術上並沒有什麼難度。

整體采用模塊化設計,采用大型工程運輸車的底盤,分成進土係統、脫鹽艙、脫水艙、卸土係統、內水循環係統、供電係統、卸鹽係統。

脫鹽車的初步設計長度,達到了12米、寬度2.5米、高度4.5米,在基本是公路貨車的極限參數了。

配備獨立的柴油發電車、初篩車、儲鹽車、儲水供水車。

為加快研發速度,由藍色時代魯省分公司出麵,向魯省各個工程機械企業,大肆挖牆腳。

一個多星期的改造,初代設備終於在2月14日,完成了初步研發。

儘管初代設備非常粗糙,不少設備都直接拚湊的產品,但是至少可以進行試運行了,接下來隻需要繼續改進即可。

在東營奶牛養殖基地的牧草場中。

三輛挖掘機,正在鹽堿地上忙碌著一鏟鬥下去,就在鹽堿地上挖出一個大坑,差不多有一米深左右。

挖掘起來的鹽堿土,被倒入一側的渣土車。

渣土車運輸著鹽堿土,來到提前挖掘好的坑道旁,在坑道下麵,就是一輛初篩車,之所以將初篩車停在坑道中,是為了利用高度差,方便渣土車卸土。

鹽堿土被傾瀉到初篩車,通過過篩網的過篩,大石頭、灌木被過濾到車後,由於運輸車送去綜合回收工廠,到時候石頭會被作為建材使用,而灌木殘骸之類,則送去煉氣製肥料。

過篩後的細土,被輸送帶送向一側的脫鹽車。

當細土進入脫鹽車後,第一個步驟是混水,變成稀泥土,然後送入脫鹽階段,大量六錐球氧被注入,將泥水中的鹽分提取出來。

提取完成了鹽分,泥水進入脫水車間,大約95%左右的水,會被重新分離出來,這些水重新循環回去,而略帶濕潤的土壤,則被倒在尾部坑道中的渣土車中。

如果上一車是渣土車在接,則下一車,就由混土車去接。

站在集裝箱房二樓的黃修遠,放眼望去,在牧草場的邊緣,已經有一條明顯的分界線。

馬長江估計一下改造速度:“按照目前的速度,這五千畝很快就可以改造完成。”

一台二十噸挖掘機,一個台班(八小時)可以挖掘的土方量,通常在2000~2500方左右,快的老師傅,甚至可以到達3000方左右。

改造的土層深度是一米左右,平均一平方米麵積,就出一立方米的鹽堿土。

一畝是666平方米,即需要挖土666立方,一台挖掘機一個台班,就可以鏟平大約四畝鹽堿地。

以一天兩個台班計算,三台挖掘機一天挖掘24畝,五千多畝需要兩百多天的時間。

黃修遠問了一句:“土壤改良後,你們測試的情況如何?”

“各項指標符合預期,平整後可以開始種植牧草了,如果管理比較好,種紫苜蓿,畝產可以6~8噸。”馬長江也是興奮不已。

他從魯省農科院跳槽,加入燧人公司後,才感覺自己做了一個最正確的選擇,甚至將幾個看好的學生,也一起拉了過來。

如果這樣的脫鹽車,再裝備多一些,這五千多畝牧草場,很快就可以完成改造。

其實不用他說,黃修遠就吩咐了蝸牛工業的設備製造公司,一邊完善設備,一邊開始生產脫鹽車、混土車、初篩車。

為了方便運輸,蝸牛工業準備在魯省兼並一個工程機械企業,反正底盤、發電機等零配件,對於工程機械製造大省而言,隻要有錢都可以定製到。

蝸牛工業隻需要設計好,以及自己生產一部分核心零部件,就可以大量組裝生產了。

當然一部分零件,采購回來後,還需要進行深加工,采用蝸牛工業特有的矽納米鍍層技術,提高機械的強度。

突然黃修遠,轉過頭說道:“馬博士,我打算在魯省成立一個北方農業研究所,你就擔任這個研究所的負責人吧!”

“額……”馬長江撓了撓後腦勺,有些遲疑的說道:“黃總,我沒有管理經驗,怕耽誤了公司的事情。”

黃修遠笑了笑:“馬博士放心,你不需要管理研究所,管理工作是副所長的事情,你隻需要完成公司的課題,也可以自己準備課題,然後向科研部申請審批即可。”

剛剛加入的馬長江,還是不太適應,也不熟悉燧人公司內部的運行機製,不過既然董事長都開口了,他隻能答應下來:

“那我就先多謝黃總的信任,一定搞好這個研究所。”

“你們現階段的任務,是完成魯省的鹽堿地勘探,另外可以逐步組建實驗室,重點在牧草、飼用番薯上麵。”

馬長江點了點頭:“我在農科院還有不少老同事,就有從事牧草、飼用番薯研究方麵的。”

“嗯,這方麵你便宜行事,隻要沒有太大問題,可向科研部打報告,讓他們去談。”

就在這時,一身泥土的杜金華,走了上來,氣喘籲籲的說道:

“黃總,初步測試問題不大,可以一邊生產一邊調整。”

黃修遠遞了一瓶溫水過去:“辛苦你們了,我會和輔國說的。”

打開瓶蓋後,杜金華就咕嚕咕嚕喝了一大口,又舔了舔乾裂的嘴唇:“呼,這北方天氣太乾燥了。”

“你沒有去過冰城,那邊的冬天才叫天寒地凍。”黃修遠笑道。

幾個人看了半天,在集裝箱房二樓的吹了幾個小時西北風,除了本地人的馬長江、蕭英男,從南方過來的幾人,都有些受不了。

下來後,杜金華繼續測試原型機。

而馬長江等人,也去準備研究所的事情。

他和張雷、蕭英男等人,則回到東營城區,因為他們需要辦另外一件事。

另一邊,從嶺南趕過來的蔣海霖,帶著專業的團隊,也來到了東營城區,和黃修遠彙合。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