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0章一百一十九·不見
蘇邀對潑水節並不了解,雖然店小二儘職儘責的解說了一遍這其中的精彩,她也並沒有太大的感觸。
相反,她腦海中隻有一個想法-——這樣熱鬨的盛大節日,是不是就很適合想要鬨出亂子的人?
剛想到這一點,蘇邀便聽見有人在不遠處激動的喊了一聲:“蘇姑娘?!”
蘇邀怔了怔,隨即便看過去,就見紀雲亭正在拐角處看著自己,想必是剛才聽見了自己的聲音。
見到熟人,蘇邀也笑了笑,點頭應了一聲:“紀大少爺也來了?”
紀雲亭走過來,臉上帶著欣喜的笑意:“是啊,我母親過來收賬,原本木桐在的時候,我們家的祖產都被木府霸占了,現在朝廷將大理府收了回來,殿下已經下令,將木府多霸占的東西都原樣發還,我們家如今拿了從前的田契房契,等著過來跟官府做交接。”
紀老爺子知道大理府打下來之後都高興壞了,激動的好些天都吃不下飯,如果不是因為一開始通訊還不順暢,他早就已經來了,不會等到現在。
蘇邀也為紀家高興:“既如此,真要恭喜了。”
紀雲亭誠懇的拱了拱手:“哪裡,都要多謝殿下和將士們浴血奮戰,將大理府奪回來,否則的話,也沒有我們的今天。縣主今天怎麼出來了?”
“閒來無事,便想多走走看看。”蘇邀請了紀雲亭坐下,隨意解釋了一句,便又問:“紀太太也來了嗎?我倒是沒有見到她。”
紀雲亭坐在她對麵,笑著說:“母親也來了,已經往木府遞了帖子,許是還沒見到我母親的帖子。倒是讓我在這兒碰見了縣主,母親之前還說呢,若是見了縣主,一定得對縣主當麵道謝。之前我們運糧草出事,是縣主幫我們說了話。”
否則當時還有人說他們是故意勾結了叛軍和土匪的,真是渾身是嘴都說不清。
蘇邀沒放在心上,她搖搖頭:“本來就不是你們的過錯,當時的情形,你們已經儘力”
他們聊了一會兒,蘇邀看著天色不早了,才起身告辭。
因為潑水節快要來了,最近城中又有頗多勳貴和官員從京城趕來,大理府空前的熱鬨,蘇邀的馬車行駛在街道上,幾乎是走一段便要停下來等一段。
燕草怕她等的無聊,輕聲跟她說起紀雲亭來:“紀大少爺的傷勢看起來好全了,如今看著十分精神的樣子。”
蘇邀對紀家的人觀感都不錯,因此也笑著應了一聲。
掀開簾子看見外麵街上一隊一隊的巡邏官兵,她心裡的擔憂又散去了一些,蘇嶸想必已經知道了潑水節的事了,看城內官兵這樣多,按理來說不該出什麼岔子了。
隻是,她才稍微覺得輕鬆一些,回了木府,還沒進門,便險些被一道衝過來的人影給撞翻了。
幸虧何堅的反應十分迅疾,在那個人撲過來的同時,便已經擋在了她身前,將那人毫不遲疑的推開了。
這一推,蘇邀才堪堪站穩。
燕草被嚇了一跳,眼皮都突突的跳了起來,震驚又氣惱的朝著那人看過去:“什麼人?竟然如此言行無狀!”
蘇邀也皺了皺眉。
然後她有些詫異的挑眉問:“龐公子?”
她自然認得出來,眼前的人便是前些天才跟著朝廷官員一道南下了的龐家的嫡幼子,據說十分得貴妃娘娘和龐家的喜愛的那位。
隻是,這就更奇怪了,她跟龐家的人無冤無仇,跟十一公主還算得上朋友。
龐源來了雲南這些天,也一直都安安靜靜的,沒有生出過什麼事端,兩邊更談不上是有什麼仇怨,他為什麼忽然對自己這麼義憤填膺的,她又沒做什麼得罪他的事。
蘇邀百思不得其解,龐源卻血紅著眼睛幾乎要生吞了她:“蘇邀,你把我妹妹弄哪兒去了?!伱最好快些把我妹妹還給我,否則的話,你彆以為你仗著殿下就能為所欲為,若是我妹妹有什麼不測,我一定會殺了你,殺了你!”
龐柔?
蘇邀更加覺得茫然,皺著眉頭問:“你在說什麼?我並不知道龐姑娘去哪兒了。”
龐源卻更加氣怒,幾乎是氣瘋了一樣又要朝著她撲過來:“你還敢說你不知道?!我妹妹就是得了你的邀約才會出去的,到現在人都沒回來,她能去哪兒?!她要是出了什麼事,我跟你沒完!”
哪怕是知道應當是出了事,龐源才會這個態度,但是麵對龐源無緣無故的指責和羞辱,蘇邀還是忍不住浮現出怒氣,臉上的表情也變得嚴肅:“龐公子,沒有根據的話最好還是少說吧,我說過了,我並沒有約龐姑娘,也並沒有跟她見麵,更不知道她去哪兒了。”
她定了定神,平複了一下情緒:“她出去之前,說了是跟我出門嗎?”
她原本是想好好的說話的,奈何龐源認定了是她把人弄不見了,態度十分惡劣:“你還裝!你最好告訴我,我妹妹到底去哪兒了,否則我今天哪怕是殺了你,也做的出來!”
他說話實在是太不客氣了,燕草忍不住:“龐公子,都跟您說了,說話要有根據,您有什麼證據,就張口閉口的說我們姑娘把人給弄走了?!簡直是毫無道理!我們姑娘是去酒樓閒坐了,你若是不信,大可派人去打聽打聽,看看我們姑娘是不是在那兒,又有沒有約龐姑娘,不就都清楚了嗎?”
還世家公子呢,馭劍士就隻知道一味地喊叫,跟瘋子似地。
燕草十分看不上。
紀雲亭都隻不過是個士紳家裡的公子,都溫文爾雅,彬彬有禮,待人處事比這個勳貴之後好多了。
這外麵的動靜很快便驚動了府裡的人,袁夫人跟廖夫人都聞訊出來了,見了這情形,袁夫人皺了皺眉,拉了蘇邀在一邊,輕聲跟蘇邀說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你走之後不久,織場裡的阿秋便來跟龐姑娘說,你有事情找她,龐姑娘便跟著阿秋走了,誰知道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