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八十五章 章越的改良(1 / 1)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1111 字 2個月前

章越上疏辭了禮部郎中的任命也是很有理由。

自己剛升任起居舍人不過半年,即除拜禮部郎中,實在是升遷太快。

官家(其實是王安石)雖以功相酬,但章越卻不能沒有眼色,便覺得自己功勞真的夠了。

官場上都因為蘇軾的一句話,流傳著官家‘進人太速’的評價,如今此疏一上,倒是給章越留下了一個知進退的好名聲,也有著替官家著想的意思。

不過在王安石看來,章越對於均輸法也是有意見的,不過這意見還是屬於可以接受的範疇,與司馬光,範純仁公然反對截然不同。

章越給出的意見是沒有放到台麵上,沒錯,我是不讚成你這麼做,但我不在麵上反對你,我私下裡給你提。

這令王安石覺得章越雖是反對,但是屬於可以爭取的對象,他也不想將似章越這樣的官員一杆子打死,如此就擴大了政治打擊麵,令自己在政壇上樹敵就更多了。

更何況章越在太學詩賦改經義的事上,堅定地支持了王安石,在至善堂之亂上更是乾淨利索地處理解決了蘇液對新法的反對。

故而最後王安石將章越定義為‘聽調不聽宣’的。

章越辭了禮部郎中的任命,又向朝廷要求了將太學之學田全部返還的要求,王安石即二話不說全部答允了。

王安石是聰明人,隱約看到了章越的主張。

章越不求官,要得是在太學打下自己的根基,日後形成自己的班底。

章越本就是太學生出身,而他當初設立交引所時,便大力錄取了太學生,如今交引所裡十人有七八人都是出自太學,這些讓他在太學中已有了很好的名聲。

王安石是否阻止章越在太學中擴大自己影響力呢?他還在考慮。

但章越已對太學之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此間根本不容王安石細想。

今日章越在殿上已向官家,王安石提出自己的改革主張。

“分齋教學?”

官家聞言對章越道:“這是什麼?”

章越道:“陛下,這是前天章閣侍講胡瑗,臣稱之安定先生所創的蘇湖教學法!之所以稱蘇湖教學法,是因安定先生執教蘇州,湖州府學時曾以此法教授學生,之後安定先生為範文正公所薦為太學直講,曾一度以此法施行於太學中。”

“臣正是打算在太學中恢複蘇湖教學法!”

官家看了一眼王安石道:“章卿說這蘇湖教法是胡瑗所創,那麼這是法今不法古啊!”

王安石變法的主張冠著複古的名字,比如學校取士之法,說是三代就有的。均輸法就是周朝的司市。

王安石所謂言必稱三代,對於法今是很鄙夷的。

比如官家的偶像唐太宗就是法今,王安石對他就是很不屑。

法今與法古不同,正是如今儒家與法家不同,戰國時儒家法古法三代,法家法今法春秋五霸。

但王安石名義上法古,打著儒家一套,但賣得其實都是法家的私貨。

章越說法今,但其實蘇湖教法卻是儒家所提倡的‘因材施教’。

王安石,官家麵前,章越道:“啟稟陛下,蘇湖教法臣讀論語後,歸納為因材施教。”

“何為因材施教?論語中子遊問孝,子夏問孝。因子遊能養父母但卻失於恭敬,子夏能直以稟告卻缺少溫潤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孔子以二人之所失而告之。”

“論語中子路,冉有曾問孔子如果聽聞到正確的辦法,是否立即可行,孔子答問子路是問過父兄再辦,答冉有則是立即去辦。學生問之,孔子說子路性子急躁,冉有則顧慮重重,故而分彆答之。”

沒錯,因材施教是孔子教的!

官家聽章越的話點點頭,原來章越,胡瑗的主張還是有由來的。

官家向呂惠卿問道:“呂卿以為蘇湖教法如何?”

呂惠卿在官家眼底是僅次於王安石,章越的博學多識之人。

呂惠卿道:“臣以為章越所言因材施教確實符合蘇湖教法。安定先生當年主張是明體達用,故而將學生分為經義齋,治事齋,以經義齋明體,以治事齋達用,讓擅長明體的學生去治經義,以擅長達用的去治事,這是因材施教之法。”

章越道:“不過臣以為分齋教學法還是有弊端的,達用不明體如何達用?隻明體不知達用豈非迂闊。”

“故而臣主張將蘇湖教法改一改,每個學生都要治經義以為通經明體之道,至於治事可分為一或兼涉,喜歡律學的學律學,喜歡武學的學武學,喜歡治水的學治水,喜歡算學的學算學,喜歡治民的學治民,喜歡史學的也可以學史學!”

王安石不由對章越露出刮目相看之色。

胡瑗的蘇湖教法雖好,但有割裂經義和治事的嫌疑。

但章越的改良版蘇湖教學則不同,經義是每個人都要學的,相當於文理科中的主科,但除了主科外,你可以兼修副科。

副科就是治民,武學,律學,算學,水利等。

太學生可以兼修一科或數科,總而言之你喜歡哪個科目你就報哪個科目,這就是因材施教。

如果沒有胡瑗的蘇湖教法,章越的這個理念可謂是破天荒的,令人難以接受的。

但是呢?什麼是實事求是的改革?

實事求是改革就是在前人走的路上我再多走一步。

如今章越的改良版蘇湖教學法便在官家,王安石麵前拋出了。

王安石沒說話,但呂惠卿卻提出質疑道:“之前詩賦取士,故而太學生多不願習經義,故而蘇湖教法久而廢之。”

“但如今經義取士,那麼太學生們隻學經義,不學治事之道如何呢?”

章越道:“呂說書問得好!”

呂惠卿說得就是副科不受重視的問題。比如體育課沒不列入中考前,體育老師總是那麼體弱多病,體育課動不動就被改為語數英。

同樣的考進士考得是經義,那麼學生於治事的科目又什麼熱情去學呢?

你學好了包分配嗎?

而章越給呂惠卿的回答恰恰是包分配。

章越道:“之前王參政所言,要改貢舉之法,由學校取士,臣以為可行。比如治事齋成績優異者,可不經過科舉,改由學校推舉直接作官,其出身不在進士之下!”

章越這一句話再度讓殿上的人刷新了認識。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