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阿裡骨(1 / 1)

寒門宰相 幸福來敲門 878 字 2個月前

汴京大風霾天。

大風沙子刮得人睜不開眼。

“丞相,這是安濟坊,幼慈坊章程!王丞相請你過目!”

中書視廳內,蔡京將章程給章越過目,蔡卞坐在一旁。

章越看了蔡京辦安濟坊,幼慈坊之初衷,乃後世公立醫院,兒童福利院的雛形,不由大為滿意。

這個時代貧民都是看不起病,買不起藥,故百姓得病後死亡率奇高。有了醫生之後,可以大幅降低貧民中的死亡率。

蔡京一麵看章越臉色,一麵道:“下官聞丞相多談‘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之意,有所深思。”

“上天有好生之德,陛下乃上天之子,自是要代天行道。安濟坊可解貧民無錢求醫問藥之苦,而幼慈坊用於平日災年,百姓無法撫養孩童,故朝廷出錢為民撫養。”

章越欣然道:“甚好,甚好。”

蔡京果真是時時能體貼他的意思。

蔡卞道:“此二者都是德政。我記得當年丞相與舒國公談管仲的九惠之教,一曰老老;二曰慈幼;三曰恤孤;四曰養疾;五曰合獨;六曰問病;七曰通窮;八曰賑困;九曰接絕。”

“兄長這二坊便為了問病和慈幼,也算是了了丞相的初心。”

章越聽了蔡卞這麼說,笑了笑想起當年拿這九惠之教上門請教王安石時的情景。

蔡京謙然低下頭道:“丞相愛民之心,上承管子,孟子。京長年在丞相門下,承丞相之教受益匪淺。”

“下官以為朝廷雖用度緊張,但也可抽出部分使用,譬如先在東京或各京府中推廣,再推行至州府,以至於縣府。”

章越心道,曆史上蔡京可是公辦福利的第一人,不過他辦得太急,太追求政績,為了豐亨豫大而豐亨豫大。

章越道:“元長,事要一步步來,這幼慈院和安濟坊便先在京師試行,設安濟院為貧民問診,但我看前代也有彆坊之治,都是免費為貧民問診施藥,雖是一片仁心德心,最後卻難以為繼。”

“我看這般,坐館之地的租金,醫生的薪酬皆由朝廷支出,對百姓隻收兩文診金充作筆墨之費便好,至於藥材讓百姓去藥店自購。”

蔡京道:“丞相高瞻遠矚,京所不及。京還思得一事,宮中宮人患病以往都無法醫治,多送至寺廟調養,但寺廟又無法醫治宮人。京所思在宮旁設一‘患坊’,讓普通宮人也得以免費地醫治。”

章越心道,好個蔡京,想出伺候好領導身邊的人這一招。借以公力而行私惠,但話說回來,這也是為官長久的辦法。

你不讓上麵的人吃肉,下麵的人怎麼喝湯呢?

當然還有另一個重要原因……章越道:“王丞相也是意屬如此吧!”

“是。”蔡京如實道。

章越暗笑,蔡京果真厲害。

章越是要‘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而王則是通過‘患坊’討好宮人,借此固寵。…。。

蔡京的方案可謂同時滿足了兩個宰相的需求。

王在仁宗時常入宮寫詩,以巴結妃嬪,對此自是駕輕就熟。

如今再通過‘患坊’,對這些普通宮人施以恩惠,讓他們領好處。彆看這些宮人出身卑微,他們口中對官員的風評,比老百姓對官員的風評還要緊。

甚至有時候還能壞事。

章越道:“對患坊我沒有異議,不過既在京師試行,至於患坊和安濟坊的醫官,要從彆處選任,而不從翰林太醫院中。”

蔡京聞言猶豫道:“這……”

章越道:“宮裡太醫的本事,你們又不是不知,其中皆是人情世故,怎能指望他們,否則先帝病重時,韓魏公等人就不會從民間尋良醫了。”

“京師人多,常鬨瘟疫,安濟坊以後還要療疾疫,也需從民間請高明的醫生坐鎮。”

蔡京領命走了。

他的神色很是振奮。

他會起草好熟狀,等三位中書確認後畫押,便可上奏了,最後便可落為實處。以後這便是他的政績。

蔡卞道:“丞相,卞擔心有人評議說‘治世當以大德,而不以小惠’。”

章越失笑:“小惠?”

這話章越記得宋慈常放在口頭,說來這位法醫鼻祖是建陽人,也是老鄉啊。

以後國子監可設醫學,設博士教授醫者,要將家學變為公學。要從天下尋訪名醫。不僅是汴京還要有官醫,軍中也要設軍醫。

不過這是以後的事。

其實宋朝士大夫研究醫學風氣很盛,有句話是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言下之意是治病和治國的道理是差不多的。王安石就對醫學有所研究。沈括和蘇軾都寫過醫書,熙寧八年時將二人合著為《沈蘇良方》。

章越想到這裡道:“元度,說什麼時候才能真正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蔡卞道:“老泰山與丞相辯難時,多次聽他提及過丞相所提的‘九惠之教’和‘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卞深感丞相為民之心,隻是如今陛下委丞相攻夏之任,怕是一時難以權衡。”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