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攘外必先鬥地主?(1 / 1)

大宋有種 大羅羅 1606 字 1個月前

北京順天府皇城,崇政殿內,一場行營軍議正在進行。

參加這場軍議的,除了行營總管向克、參軍吳璘,南北兩路軍的都統製嶽飛、韓世忠,副都統製黃無忌、何薊,還有新任的北京畿路營田使劉子羽,北京畿路安撫使劉晏,河北路營田使馬擴,河北路安撫使何蘚,大同路營田使張孝純,大同路安撫使張俊,北鎮撫司使王曉德(洛陽的鎮撫司現在改稱南征撫司)、翰林學士院承旨陳東,以及一些個負責記錄和擬旨的翰林學士。

雖然趙楷好像拿到了李自成的劇本,但是他的統治集團比起一群揭竿而起沒多少年的流寇,那是不知道要老練狠辣多少了。而且他的府兵集團的封建化程度也比較高,已經形成了依托軍功,根植土地的體係。

所以進入北京城的趙楷集團並沒有太在意浮財,而是把目光投在了可以長久產生收益,而且還有利於紮根的土地上麵。

而要攫取土地,首先當然是建立地方政權,鎮壓敢於反抗天兵的漢奸武裝了。

因此這些日子,趙楷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建立北京畿路、大同路、河北路的地方政權上。

這可是個非常麻煩而且精細的活兒,不是大刀闊斧的搶一把,然後再隨便任命一些投降的奸人去當官就行了的。

必須得派出大量有能力,而且比較可靠的地方官,還得連帶著派出軍隊,北鎮撫司的鎮撫官也得跟著一起去。

到了地方也不能不分青紅皂白的就亂殺一通,得拉一派、壓一派、殺一派,這樣才能有效的建立起忠於趙楷這個官家的地方政權。

有了地方政權,才能進一步清查土地,開設軍府。有了軍府,就能在河北(指新得到的河北地盤)、北京畿、大同等三路招募一批當地的效用士......這就等於打開了河北、北京畿、大同等地壯士的上升通道。

當然了,這些事情說起來挺容易,要辦成卻也很麻煩。河北路似乎還好弄一些,畢竟有許多還鄉團嘛!

可北京畿路和大同路就比較難整了,北京畿路都讓宋朝禍害了兩回了,人心如何自不待言,而且還有許多北京畿的豪強子弟跟著金人去了塞外。

同樣的,趙楷這邊的人也不會信任北京畿路的豪強......宣和北伐時他們幫著耶律大石暴打了宋軍,後來宣和之難時他們又倒戈降金還當了金兵南侵的急先鋒。

而大同路所領有的地盤,大致上就是遼國西京路的南部,那一帶胡漢雜居,而且契丹人的數量很多......這些可不是老老實實種地的人,而是武裝的遊牧部落。

不論是曾經投靠過金國的契丹人還是一直堅持抗金的契丹人,都不會甘心放棄他們在大同路的地盤的!

另外,趙楷集團也太喜歡土地了——這就是一幫守著土地收租的鄉下武士嘛!

這個特點也決定了趙楷和北京畿、大同當地豪族的矛盾不可調和。

所以要徹底吞下北京畿路和大同路,一場治安戰是不可避免的!

而在趙楷原先的計劃中,為了防止北京畿路的漢奸豪強和金國勾結作亂,北伐軍將會在北京畿路各縣的地方政權都建立起來後,立即發起東征,奪取平州、灤州,並且奪取榆關以及平、薊、順三州境內的燕山各口,建立關隘要塞,阻絕交通。然後再關起門來和北京畿路的漢奸地主鬥爭!

可是趙構在京東路這麼一鬨騰,趙楷先攘外,再關門,後鬥地主的計劃就行不通了。

因為他就算能關上榆關和燕山各口,也不可能把京東路和河北路分開啊!

這兩處沒有地理上的分界線,隻有行政上的分界線!

而且趙構代表的是“與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趙宋傳統路線......從某種意義上說,趙構所代表的才是天下讀書人所向往的真大宋!

這一點彆說趙楷這個“鄉下武士”的頭子比不了,金陵府的那個“海賊頭子”趙桓也比不了。

趙桓一開始搞“廢武”的時候,東南的文士大夫還很開心,以為可以掌握一切了。但是順著“廢武”的路子搞了幾年,他們才發現不對了......因為現在是亂世啊!掌握一切,就意味要承擔起保家衛國的責任,要不然金賊要來搶錢搶女人,趙楷要來打土豪分田地!

所以金陵朝廷就不得不選拔一批比較能打的“文士”來當官,而這幫人上去以後比原來的武夫還要跋扈,很快就把傳統的文官壓製住了。文進士迅速貶值,而武進士急速升值,到了靖康八年科舉大比的時候,文進士的錄取數量也開始大幅下降——因為一部分靖康二年入仕的武進士開始轉任地方官,一下子就搶走了一百七八十個州縣官,使得文進士的前程愈發渺茫。

而且這幫人金陵武進士為了辦新軍、辦海軍,就得可著勁兒撈錢,所以金陵朝廷的稅收也越來越重,那些“無官士大夫”想要逃稅也就越來越困難了。

所以打著“與文士大夫共治天下”旗號的趙構橫空出世後,不僅河北的文士大夫會向往臨安,連東南的文士大夫說不定也會為趙構搖旗呐喊!

因此這個趙構......真的很討厭啊!

“官家,您給臣弟三個軍,臣弟保證在三個月之內把康王構給您捉來!”

準備要去搜山檢海捉趙構的,當然是嶽飛了!

“官家,現在行營所屬的十二個軍中有六個已經被拆開分駐各地,還在北京周圍隨時可用的隻有六個軍,如果分出三個去打京東......榆關的金賊如果大舉而來,行營方麵就隻有三個軍約六萬人可用了。”

行營總官向克馬上提出了不同意見,“臣弟以為,還是應該集中兵力先打榆關......榆關之敵一敗,京東之敵就不堪一擊了!”

韓世忠搖搖頭,“榆關之敵多達二十萬,已經盤踞險要,布防固守,而且兵糧充足,隻怕短期內難以攻拔。而我軍數量不如金賊,兵糧亦不如金賊,又無地利可恃,唯有火器之利勝過敵人。可是賊人據險而守,也足以抵消我軍火器之威。若交戰曠日持久,隻怕我軍會因為兵糧耗儘而敗北。

另外,現在渤海水路在賊而不在我。若榆關方麵對峙不下之時,金賊遣一支精兵走海路入北清河(京東路),聯合趙構攻打河北路,我軍還能不敗嗎?”

韓世忠說的對啊!

金賊是有海軍的,雖然比不了南宋,但是比內陸國北宋那是強多了!

趙楷被韓世忠一提醒,也發現自己的海軍建設有點滯後了。

大同路安撫使張俊皺著眉頭道:“打金賊也不是,打康賊也不是......那咱們打誰呢?”

是啊!接下去打誰好呢?

趙楷的目光在大殿中掃了一圈,向眾人問計。

“官家,”北京畿路營田使劉子羽接過話頭,對趙楷道,“河北、京畿、大同三路地方不安,北伐大軍就難以施展。臣以為攘外必先安內,不過先設營田軍府,再招募一批北地效用。

另外,第二期的府兵點集也快完成了,再過一兩個月,就會有二十將的步軍北來,到時候河北、大同兩路就有足夠的兵力固守了。”

趙楷點點頭,看來是讚成先鬥地主了......鬥倒了河北、北京畿的地主,就能將河北、北京畿的土地暫時至於軍府的管製之下!

而控製了土地,就控製了人口,就能從河北、北京畿攫取軍糧,招募民伕。

雖然北京畿被金賊擼了又擼,地主家估計也沒什麼餘糧了,但是河北那邊情況不同,那裡的地主家還是有糧食的。

趙楷又看了眼河北路營田使馬擴。

馬擴明白趙楷的心思,馬上道:“給臣一個月,河北營田使路就能組成至少40個營田軍府!”

所謂的營田軍府,就是管理府兵和職田的衙門。理論上,一個軍府最多會有4000戶府兵,管轄的職田更可以多達100萬畝。

不過這些營田軍府真正的基礎並不是府兵戶,而是府兵職田——有田就有兵!所以軍府一般是先圈地,後募兵(效用),最後才是分田。

馬擴所說的置40個營田軍府的意思,就是要在新收複的河北地盤上圈地4000萬畝!

這4000萬畝中的一部分可能是荒地,也有一部分可能“無主”(屬於跑路的女真猛安謀克的土地),但大部分一定有主,或者是有契的地主,或者是實際控製的地主。

而趙楷的軍府想把土地的所有權和控製權拿下,那是一定會爆發衝突的。

但這事兒必須要做!

不做的話,跟著趙楷北伐的24萬府兵上哪兒授田去?

而且4000萬畝土地上還有100萬戶佃戶,誰拿住了土地,誰就控製了這些佃戶。

這可是巨大的人力資源啊!

趙楷想到這裡,終於下了決心,點點頭道:“好,朕意已決......那就再饒金賊三個月!三個月內,河北要新建軍府40所,北京畿路建軍府20所,至於大同路......暫時不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