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英法是盟友
法國一直希望吞並薩爾區,不過以法國自己一個國家來做的話,是絕對做不到的。
所以一直尋求英國和美國的支持,至少確保英國和美國其中一個支持自己。
英國在戰後一段時間其實是支持,至少是諒解法國對薩爾區的吞並。不過美國一直反對!
本次的巴黎會議有這麼幾個外在條件,目前來說法共和意共都是本國的第一大黨。單一政黨當中,法國有百分之二十五的法國選民支持。意共的聲勢更強一些,超過三分之一的選民支持。
因為一九四六年到一九四七年的冬季比較寒冷,歐洲都出現了糧荒以及物資短缺。所以目前歐洲的情況確實不容樂觀。
但這不包括英國,因為兩翼齊飛了,在英屬印度秉承著饑荒不會連續三年出現的初衷,保持了英國國內的糧食供應,還順便支持的兩翼齊飛的另外一翼德國英占區。
在這種時候生產物資比錢管用,還造成了美占區和蘇占區很多人逃亡到了英占區。
可以說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的寒冬,反而讓英占區和其他占領區拉開了距離。
一九四七年,美占區的生產總值是戰前的百分之三十四,這還是美國撒錢的結果。
而英占區已經超過了戰前的百分之八十。彆管是不是英國開放了英屬印度的原因,是不是拿走了英占區兩千多萬德國人的全部剩餘價值,反正大英帝國有殖民地接收。
其實某種意義上英國的兩翼齊飛計劃,就是一個沒錢版本的馬歇爾計劃。
拿走英占區德國工業的全部剩餘價值,壓低價格換取英屬印度的原材料,英國本土居中調解,讓英占區工業恢複的同時,該順便吸了一口周邊其他占領區。
英占區的德國人固然是白辛苦了一年什麼都沒有剩下,但好歹沒有餓到肚子。
其他占領區的德國人就不一定了,美國人在美占區撒美元,也拉不平美占區對比戰前的百分之三十四的工業總值,和英占區百分之八十四的工業總值的差距。
英占區本來就是德國最富裕的一部分,德國除了存在東西部發展的差距,同樣也存在南北差距,從曆史上德國北方被南方超過,是七十年代石油危機前後的事情。
而在現在這個時間點,德國南部和北部的差距還是相當明顯的,再者德國北部是平原,南部是山地,北部的農業條件比南部要強一些。
不然美國怎麼在戰爭結束之前,想著和英國進行占領區置換呢,都不是沒有原因的。
所以從財政部得到了經濟數據之後,加上從首相哪裡得到了利用法國人的吞並薩爾區的心理,艾倫威爾遜趁機製定出來了一個計劃。
這個計劃可以稱之為,英法煤炭共同體,英占區有工業基礎,包括薩爾區的法占區有工業生產的重要資源,英法兩國可以分了德國的煤鐵資源。
其實就是曆史上法國組成共同體的初衷,在吞並薩爾區失敗之後,用一個框架合法的讓德國的煤鐵資源服務法國。
薩爾區是德國目前剩餘領土中僅次於魯爾區的工業區,如果美國一定要施加附加的苛刻條件對待英國,計劃的後續步伐就是英法占領區合並。
在春天的莫斯科會議上,法國人就提出關於薩爾區的地位問題,法國再一次提出了個關於德國領土處置的計劃,主張給薩爾居民單獨的公民權,薩爾內政上歸法國的高級專員負責,外交上由法國代理。
而對於魯爾區,則應該從德國分離出去,交給四大國和低地三國共管。對於這個主張,蘇聯人表示反對薩爾部分但同意魯爾部分。
而美國的馬歇爾則表示支持法國的薩爾計劃而反對對魯爾區處置,即薩爾政治脫離德國,通過貨幣聯盟和關稅聯盟將薩爾並入法國的經濟體製和財政體製,薩爾的領土“不再置於一個國際機構的控製和保護之下”。
春天的莫斯科會議上,美國和蘇聯的態度簡單來說,蘇聯反對法國吞並薩爾區,但是魯爾區可以從英占區變成共管地區。蘇聯是對著英國來的。
而美國的態度是支持薩爾區計劃,但反對魯爾區進行共管。
關於法國人這個不成功的出賣英國的計劃,最終還是達成了部分目的,比如說美國為了保住魯爾區,對一直激烈反對的法國吞並薩爾區的舉動進行一定程度的默許。
在莫斯科會議之後的五月份,法國製定了薩爾憲法,十月份正式推出,就在伊麗莎白王儲大婚之前,薩爾議會批準了薩爾憲法,憲法規定薩爾區政治上脫離德國、關稅和貨幣體製納入法國經濟體係,外交和防務由法國負責。
法國駐薩爾區專員被授予極大的權力,可以禁止任何危害憲法或法國與薩爾之間關稅同盟的立法。法郎也成了薩爾區的合法貨幣。法國和薩爾區的關稅壁壘被取消,而在的德國和薩爾區之間倒設立了關稅壁壘。
在外交部回顧了半年來圍繞著薩爾區的爭端,以及原本曆史的外交走向。艾倫威爾遜尋找著插入點,他知道這是法國最接近吞並薩爾區的時間,可以說隻差臨門一腳了。
如果在這個時候英國重新表示,願意像是一九四五年和一九四六年那樣,諒解法國對薩爾區的主張,至少有一半的可能會成功。
那麼這一份的計劃簡單來說,就是法國必須在巴黎會議上和英國站在一起。
以目前西歐的局勢,可以說是跪倒一片國家,英國本身恢複的遠超曆史同期,在這種情況下更顯得鶴立雞群了。
如果法國能夠和英國堅定的站在一起,讓美國對歐洲的經濟援助不施加眾多的額外條件,那麼英國不是不可以支持法國對薩爾區的主張,但同樣法國也要給予保證,那就是萬一達不成目的,法占區必須馬上和英占區合並。
除了這一份合並計劃作為備案,和美國人也不是沒有談判的共同語言,必須說蘇聯。在這個時間點,其實東歐的恢複速度遠遠比西歐要快。
在大家都非常艱難,地主家也沒有餘糧的時刻,就比誰更加的公平了。顯然在這個角度上,蘇聯體製明顯比老牌帝國主義,以及代表新帝國主義的美國公平。
英國也是堅決的執行了配給製,加上有殖民地作為補充,才出現了目前的局麵。
已經恢複的英國同樣也需要美國的援助,不過這種援助可以用另外一個理由要,那就是英國幫助美國穩定住西歐國家的局麵,防止這些國家爆發革命。
在怎麼說,現在大英帝國也有八十萬軍隊,世界第二大海軍在這擺著。
可以起到維護歐洲穩定的作用,本次接受援助並不是一種請求,而是一種幫助,作為輔助力量幫助美國穩定歐洲局勢。
既然不是請求是幫助,在合作的基礎上維護歐洲穩定,英國就不欠美國的。
製定完計劃之後,艾倫威爾遜帶著計劃前往外交部,在隨後的時間當中,回答外交部常務次長以及外交大臣歐內斯特·貝文的問題,給予解答。
歸根究底,現在的英國最大的問題並不是生產上有什麼問題,工業指標已經全麵恢複。最大的問題是,戰爭時期欠下的債務,尤其是美國的債務。
如果美國不逼債,英國現在的經濟就不會出現問題,拿出一部分援助購買美國商品可以談,至於開放英鎊的彙率管製則不能談,經濟上雖然沒問題,可美元的威力已經比英鎊厲害多了。
“和法國人談薩爾區的事情?用來讓美國更加公平的對待英國?”歐內斯特·貝文因為之前的一場病,還顯得有些精力不濟,問話的時候也有氣無力。
“法國曾經不成功的出賣一次我們的魯爾區,現在可以反過來用薩爾區吊法國人的胃口,讓法國人站在我們一邊。”艾倫威爾遜不慌不忙的回答道,“薩爾區的事情隻剩下臨門一腳了,在莫斯科會議之後美國人的態度已經軟化,隻要我們給予支持,法國人就敢這麼做。用薩爾區問題上的支持,保證這一次在美國援助的問題上,和我們站在一邊。”
“當然我們還要看看美國人開出來的條件,如果援助問題上沒有這麼苛刻的話。薩爾區問題還可以出現另外一種解決辦法,那就是英法煤鐵共同體的建立,兩國分享德國的煤鐵資源,反正德國的工業區在英占區,還是我們更占便宜。”
歐內斯特·貝文心中鬆了一口氣,原來不是真的支持法國人把薩爾區吞並,“如果開始承諾了法國人,之後怎麼收場?”
“美國人收買了我們,讓我們反對法國人吞並薩爾區。”艾倫威爾遜想都不想的道,“我們英國本來是要拒絕的,但美國人給的錢太多了。”
“你確實非常適合在外交部工作。”歐內斯特·貝文點頭道,“聯合法國對美國人談判的草案就這麼定了,至於煤鐵共同體作為之後安撫法國的備案。”
“是,大臣。”艾倫威爾遜點頭道,“那麼我想去一趟英占區收集一些材料做談判準備,在會議開始之前會趕到巴黎。”
“當然,不過彆讓我們的法國盟友等急了。”歐內斯特·貝文微笑道。
這章看著怎麼有點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