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柏林危機結束(1 / 1)

大英公務員 青山鐵杉 1600 字 1個月前

第697章柏林危機結束

“哦!”貝利亞發出一聲不置可否的感歎,他對這種言辭是不感冒的。

恰恰相反他還覺得英國人的說法十分可笑,尤其是那個年輕的外交官。

這個小家夥可能還不知道,自己的身邊已經被滲透成了篩子。此刻還在這裡說什麼,和解的時代,什麼求同存異,真是太可笑了。

不過以現在的情況而言,貝利亞還是更加關注地位的穩固上,就如同英國人所說的一樣,柏林危機持續到今天,已經到了該結束的時候。利用危機消耗自由世界的目的並沒有達到。

相反不依不饒可能還會激化矛盾,尤其是新領導層剛剛上任這個時間,確實繼續對抗的政策,會牽扯不少精力。

當前貝利亞和馬林科夫的關係還是和睦的,兩人都認為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個國內問題上麵,對外應該采取一種緩和的態度。更何況現在全世界都在注意著兩國的談判。

“和平是需要雙方維護的,在對蘇聯造成威脅的時候,這個和平還怎麼維護?”

艾德禮能夠聽明白,蘇聯人還是打著讓美英法三國撤軍,真誠也堅決的搖頭道,“我個人十分理解蘇聯的擔憂,但這是不可能的,我相信美國人的態度和英國一致,而且隻會更加強硬,而不是會軟弱。”

西柏林的戰略意義當然是沒有.正常人都不會認為如果真開戰,這麼一個小小的飛地能對戰爭的發展有什麼實際的影響

但是在柏林危機的時候,保住西柏林,就是在明確地表達一個態度:自由世界會不計一切代價地維護盟友,絕對不會把盟友扔給蘇聯人.同時,也在秀肌肉,在展示資本主義的優越性。

現在連西柏林的市民都快跑光了,展示資本主義的優越性這個目的,自然是彆想了。誰也不能點著蠟燭展現優越性。由此可見西柏林本就不大的戰略地位,現在更小了。

但就算是整個西柏林隻剩下三國的駐軍,英美法三國也不會撤離的。一旦撤離就是示弱,如果這時候放棄西柏林,那很可能讓西歐的人民對對抗失去信心.而眾所周知,人心如果散了,隊伍就沒法帶了.所以,無論如何,自由世界都不可能選擇放棄西柏林。

西柏林是不是存在市民其實不重要,西柏林到底有沒有戰略地位也不重要。但自由世界必須表明自己不妥協的決心。

艾德禮首相也不能就此給任何承諾,任何涉及到西柏林的讓步都會被視為軟弱。

“我們英國的態度很簡單,對峙下去當前的局勢也不會有任何改變。”艾倫威爾遜總結道,“這是立場問題,涉及到北約團結一致的問題。當前的情況依靠空運駐軍也能堅持下去,除非蘇聯發起進攻,可一旦蘇聯發起進攻,將會觸發北約集體防禦機製。”

既然蘇聯不能開戰,那麼堅持下去的意義就不存在,繼續封鎖三國駐軍也不會撤退。

其實曆史上的柏林危機,蘇聯是占據相對的優勢局麵開局,然後讓美國硬生生的用強大的空運力量搬回劣勢,到了最後反而是美國占優。

通過柏林危機,美國就是靠空運把西柏林供養起來,蘇聯解除封鎖的時候,西柏林的物資供應還比封鎖前更多了。這樣把一個劣勢的開局,徹底反轉過來了。

而這個時空,多了一條阻斷電力,連同柏林牆的提前出線。徹底讓柏林危機變成另外一個樣子,美國空運消耗品是沒問題的,但大城市的基礎設施美國是搬運不過來的。內有斷電,外有築牆,西柏林人已經跑光了。

可以說蘇聯已經讓自由世界難堪了,本時空的柏林危機演變是,蘇聯贏了但是沒完全贏。而自由世界輸了,但沒完全輸。

英國也不藏著掖著,直接挑明了底線,不管怎麼談三國在西柏林的駐軍都不會撤退的,隻剩下駐軍了對空運的壓力還小了,隻要蘇聯不采取武力驅逐,就沒有辦法。

比起剛談判剛開始的時候,英國和蘇聯圍繞柏林危機的談判,正在朝著劍拔弩張的方向前進,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有時候雙方也想要好好談,可就會出現這樣的演變。

“我們已經交換了意見,至於最終會出現什麼結果,我們還是稍安勿躁。”莫洛托夫抬起手腕看了一眼時間,“接下來我們還要和兄弟黨派溝通。”

“很好!”艾德禮首相含笑點頭,他也沒準備第一輪的會談當中就得到想要的結果。

一行人返回下榻的賓館,討論今天的談判,對照著會議紀要,判斷蘇聯人的態度。恨不得一個屁都要反複聞一聞,到底是什麼味道。

“總的來說,我們至少在外交禮節上沒有問題,同樣蘇聯也是這樣。”艾德禮首相對結果還是不悲觀的,對隨行人員鼓勵著,“艾倫,你誠實的說,這一次的最好結果是什麼。”

“這個麼?解除地麵封鎖就是最好的結果。”艾倫威爾遜張了張嘴違心的道。

如果問他的真實想法,當然是退出柏林最好,這樣有一點對英國是非常有利的。那就是德國的統一難度會增大。

一旦失去了西柏林這個深入敵後的腹地,沒有大柏林市內部兩個不同製度的比較。很多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民主德國的公民看不到聯邦德國,聯邦德國的公民也看不到民主德國的情況,慢慢進入老死不相往來就容易得多。

這樣一條兩個德國之間的紐帶被斬斷,德國統一起來就沒有這麼容易了。德國不能統一對英國當然是好事,尤其是這個時空,英國已經成為了歐共體的領導國家。

但現在的結果也是可以接受的,西柏林成為一個單純的軍事據點,生活水平上麵的作用大打折扣,兩套製度的比較窗口地位不存在,同樣有助於德國的長久分裂。

失去了民生意義,單純作為一個軍事基地的話,西柏林的意義又變得重要了。尤其是在冷戰這個大背景下,如果北約主動發起攻勢,西柏林是一個很好的前沿據點。

如果是蘇聯主動發起攻勢,西柏林也有首先得到風吹草動的作用。

如果蘇聯已經確定了對北約的絕對優勢,到時候放棄也來得及。

所犧牲的不過是一些駐軍的生命,總的來說西柏林在民生上麵的作用消失,對英國防止德國重新統一是有好處的。軍事作用的保留,有助於監視蘇聯的一舉一動。

撤軍是萬萬不能撤軍的,所以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莫洛托夫再提及撤軍的時候,英國這邊的態度都是不為所動,最後已經說的再明白不過,不論出現任何變化,西柏林的駐軍都要保留。

這一次的會談結束之後,雙方連續三天沒有交流,當然在這段時間也不是沒有好消息放出去,無非是蘇聯認可英國在結束朝鮮戰爭過程中的努力。

關於柏林危機,隻是說雙方進行了非常坦率的溝通,會談是有益的。

至於英國本土的輿論,已經轉向了艾德禮首相舌戰群儒這個階段,什麼麵對幾十個支持蘇聯的政黨毫無懼色什麼的。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氣氛已經烘托出來了。

這種輿論環境當中,艾德禮首相這一次就算是什麼成果都沒有拿到,也不會受到任何指責。更何況轉機已經出現!

會談遲遲沒有進展,讓莫裡斯·多列士和帕爾米羅·陶裡亞蒂,法共和意共的領導人很有壓力,兩人都認為當前的特殊局勢,可以讓兩人參與到一個終結重大危機事件當中,這有助於提升兩人以及兩人背後政黨的支持率。

在莫裡斯·多列士和帕爾米羅·陶裡亞蒂兩人的斡旋之下,新一屆的蘇聯領導層也有很大的壓力,說話的可是兩個西歐最大兄弟黨派的領導人。

甚至兩人的撮合,已經在意大利和法國本土的報紙上出現,如果強硬的拒絕。說不定會讓這兩個西歐的兄弟黨派,對蘇聯出現微詞,這是當前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

“就算是終止柏林的地麵封鎖!我們也可以說是莫裡斯·多列士和帕爾米羅·陶裡亞蒂兩人的建議,導致我們出於階級感情做出了決策。”貝利亞說到這看向赫魯曉夫道,“赫魯曉夫同誌,是不是這樣。”

赫魯曉夫還沒有說話,莫洛托夫就歎息道,“可英國人一定會認為這是艾德禮的功勞。”

“那我們就沒有辦法了!顯然已經持續了這麼長時間的柏林危機已經沒有繼續操作的價值,而意共和法共的態度,是我們必須要重視的。”被打斷的赫魯曉夫說出自己的觀點,“隻能說英國人找的機會太好了。”

三月十六日,英國首相艾德禮已經抵達莫斯科一個星期,同時莫斯科也吸引了全世界注意力一個星期的時候,英國和蘇聯在這一輪會談之後達成了共識,兩國同時宣布,柏林的地麵封鎖將解除。

很快,這個消息就傳遍了世界,各大報紙都以柏林危機解除的大標題,來報道兩國領導人在莫斯科的表態。處在廣泛讚譽中心的人,當然是現任英國首相艾德禮。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